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课改政策在国内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愈发深入。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逐渐转型发展至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巩固学生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理論;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并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帮助班主任自身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中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总结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途径,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虽然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较长,但是其中缺乏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起步较晚。积极心理学理论较适合健康教育的核心宗旨,因此起步较晚的积极心理学理论获得了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与落实空间。现阶段,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人们找到一种理想的幸福状态。
  一、明确在应用中的高层次目标
  众所周知,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生理健康教育,均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且该目标应具备相对较高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幸福感是做好相应工作的前提基础,由此可见,幸福感对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基于此,应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当前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当中,首先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体验积极情绪。
  教育工作者可结合当前实际教学开展情况,规划合理层级,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的内容不断变化着,但是其核心思想始终不变。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主要强调的是不同个体的积极体验,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高层次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积极体验有助于个体在最大限度上深度挖掘自身潜力,以此获取更加良好且自信的心理状态。所谓的积极体验主要是指每个人对幸福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生活环境的从容体验等。
  二、帮助班主任体验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出,积极情绪能够帮助拓展并构建人类的即时思维与行为,换言之就是可以为思想行为提供足够的资源,以此支撑其重铸。积极的情绪能够促使人们在既定情境条件下的认知能力更加全面,逻辑思维更加活跃,从而确保自身反应时间更短,但是反应目标却更加精确。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整体健康教育落实进程。
  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众多,这些理论均指向积极情绪的体验与产生,从理论上讲,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如果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甚至可以用来克服心理疾病,治愈个体。基于此,班主任应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身作则,首先体验积极品质,并将真实感受告知学生,以此促进工作效率与学习质量提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
  三、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健康教育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之外,还可以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建立健康积极的工作心态,对于整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文提到,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中小学班主任务必引导学生将积极的心理品质摆在主导地位,避免发生心理问题,有助于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通常情况下,一般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与瓶颈时,其心理较易受到挫折,但是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中小学生不会发生此类情况,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因此,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往往更加自信。
  四、构建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环境
  在学校这一大环境中,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因素,这些因素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方面的负面问题,不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巩固。基于此,当前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应当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彻底解决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其次,才能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基于此,应当及时建立一个有利于中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工作环境。
  人类的心理发育较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对较深,积极的环境因素会给人类的心理发育带来积极影响,而消极的环境因素会给人类的心理发育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积极的环境因素可以帮助个人获取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有效培养个人积极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对于塑造个人积极经验应当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并建立有助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中小学健康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帮助班主任及学生建立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成长,确保其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助于教师将健康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或课下活动中,满足当前社会对健康教育的实际要求与标准。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中小学健康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启光,袁欣.基于健康素养的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9,26(01):101-106.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手术中,采用钛网充填异体骨植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间,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以上的颈椎结核病例共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平均4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5.0个月,平均6.9个月.初治患者13例,复治患者19例.根据植骨来源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7
目的 研究上尿路结石的细菌谱及其药敏结果,为相关结石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共采集146例经皮肾镜手术结石标本,术中采用标准化Stamey法留取结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6份结石标本中,72份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9.3%.共培养出14种81株细菌.革兰阴性菌70株(86.4%),主要菌种分别为大肠杆菌25株(
【摘 要】 锻造学生真正的学习力,应当把“整块学习时间”归还给学生,让教学主体力量与教学主导力量各自归位。“整块学习时间”教学理念突出强调研制好“整块学习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前提,设计好“整块学习任务”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安排好“整块学习时间”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关键。突破学习过程的“徒有其表”,强化学习过程的“消化吸收”,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进而有效锻造与提升学生学习力。  【关键词】
期刊
在我国,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名称应用均较为混乱.如描述右半肝有称为右肝,也有称为肝右叶;又如描述肝脏5和8段切除时,有称为中肝切除,也有称为右前叶切除术,还有称为肝右叶部分切除等.肝切除时控制出血的技术也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何根据具体病例选择有效控制出血的技术,也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具有指导性的选择方案。
期刊
目的 评估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对前列腺癌发病率及病理分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8年2月至2004年12月1029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史,根据药物治疗史将患者分为非那雄胺组、α-受体阻滞剂组、非那雄胺加任一种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未治疗组)4组.收集4组患者的穿刺病理资料,重新阅读病理片,进行Gleason评分.用Stata 7.0统计软件对4组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率及前列腺癌
小学教育的初衷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且要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因此,在习惯的训练和养成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抓住学生思想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采取合理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实施教育,并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才能鼓励先进不断进步、后进不断超越。  一、优化养成教育的内容  1.组合的精细化。根据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我们可以制订“劳动一日好习惯
期刊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在历史知识教育体系当中,高中历史教育是承启基础历史教育和高等历史教育的关键环节,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完成对学生历史兴趣的激发,这是培养历史人才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对于推动课堂教学水平进步带来了支持,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的认知启发,为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助力。  一、创新课堂导入模式
期刊
一块留在腹中的纱布,竟然引发了九次手术.最近,深圳一起医疗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两年前,患者孙女士在深圳某医院做了卵巢微创手术,出院后一直疼痛难忍,伤口流脓流血,并引发了腹腔积液等多种病症。
期刊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面临中考压力,所以他们必须做好对各个学科的知识学习,数学作为基础部分,更是关键所在。考虑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态度等因素,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一定标准,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教育,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此得以应用。  一、科学做好合作学习准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就必须做好课前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