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属于核心部分,但同时又是难点部分,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该教学难点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其次提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教学农村中学应用策略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指的是作文教学中,在学生生活经验与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营造贴近于真实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展现或还原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提高其知识水平,促进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来陈述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并且在体验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体验式作文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均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实效性极高。
1.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1.1写作方面
当前,有不少学生写作文并非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要求。写出的作品毫无个性而言,缺乏特有的体验,未根据真实情况胡乱的编写,作文结构程式化,文章内容千篇一律,语言表达灵活性不够。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知道从哪下笔,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从未认真的体验过书本与生活,正是由于缺乏体验,致使学生最后呈交上来的作文空洞乏味。
1.2作文教学方面
有的初中语文教育者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考虑甚少,一味的注重教学任务的尽快实现,传授学生大量的作文技巧和给予结构模式的指导,关于学生生活体验方面的事项没有过多的关注,忽视加强学生体验与情感的培养,教学过程毫无生机与活力。正是因为教育者自身存在问题,致使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学生具有的个性品质与文学素养功底得不到展现。由此可见,学生作文写不好,并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造成,教育者同样也有不足的地方。
2.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应用对策
农村中学体验式作文教学主要是根据农村中学师生对生活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摸索与运用进行研究。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农村学生特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真情实意,从而增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
2.1立足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主体体验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主体体验,营造贴近于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由外部刺激力转化为意志事实,以此得到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东西,除了强调学生将自己内心想法写出来外,还要求学生写感悟深刻的东西。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相符,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2.2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体验主要是在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深刻的体验基础上而生成的,所以亲身经历与直接经验在体验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产生心灵碰撞,进而带来良好的体验。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育者在一个星期前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小组,双休日深入到田间找寻春天的影子。要求学生应仔细的观察,认真的体验,切实感受春天的气息,可通过拍摄、采集等方式将春天搬到课堂上来。第二个星期要求学生在网上或者图书馆中查找有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秀文章,看别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对春天的感受有什么样的感受。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汇总整合所搜集到的资料,并在班上展开相关讨论,从而对春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深刻的感悟,并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为一篇作文,将自己心中的春天予以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2.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利用课本资源,将课本资源朝着学生生活上延伸,促使学生对实际生活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比如,在学习完沈从文所写的《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后,由于作者沈从文从小生活在农村,在了解了儿童时期顽皮的沈从文后,深深触动了同样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瞬间形成了共鸣,从而认可与接受沈从文人生的奋斗、对理想的追求,教育者借此机会,告诉学生们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可有回报,走向成功。
2.4写作后的提升体验应突出主体,注重实效
体验式作文教学强调主体取向的评价,注重民主参与、协商、交往的评价过程,而价值多元化、尊重差异在主体评价中属于基础性特征。所以教育者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宽容,就算有一些与自己内心观点与风格不同的作品也应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争取在每篇作品中都能找到闪光点,比如,有的作品开头新颖,有的作品结尾利索,有的语言表达生动,有的想象丰富,等等,这些不仅可以在整篇文章中体现,还可是一个段落。当阅读到学生作品中的精彩地方时,教育者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形式给予相应的鼓励或赞扬,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作文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点评引导的方式,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进行自评,以找出不足之处,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育者抽取几篇风格各异的作品来评析,并传授学生正确的评价与修改作文的方法。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创设犹如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良好的体验,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作文灵感的形成,激发写作兴趣,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孙宇.新课改背景下呼唤“体验与合作”教学[N].玉溪日报,2011年.
[2]陈东旭.感悟生活 快乐作文[J].教师,2011年17期.
[3]沈红娟.中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杨建国.浅谈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5]孙强江.浅议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N].黔南日报,2011年.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教学农村中学应用策略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指的是作文教学中,在学生生活经验与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营造贴近于真实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展现或还原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提高其知识水平,促进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来陈述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并且在体验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体验式作文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均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实效性极高。
1.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1.1写作方面
当前,有不少学生写作文并非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要求。写出的作品毫无个性而言,缺乏特有的体验,未根据真实情况胡乱的编写,作文结构程式化,文章内容千篇一律,语言表达灵活性不够。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知道从哪下笔,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从未认真的体验过书本与生活,正是由于缺乏体验,致使学生最后呈交上来的作文空洞乏味。
1.2作文教学方面
有的初中语文教育者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因素考虑甚少,一味的注重教学任务的尽快实现,传授学生大量的作文技巧和给予结构模式的指导,关于学生生活体验方面的事项没有过多的关注,忽视加强学生体验与情感的培养,教学过程毫无生机与活力。正是因为教育者自身存在问题,致使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学生具有的个性品质与文学素养功底得不到展现。由此可见,学生作文写不好,并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造成,教育者同样也有不足的地方。
2.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应用对策
农村中学体验式作文教学主要是根据农村中学师生对生活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摸索与运用进行研究。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农村学生特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真情实意,从而增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
2.1立足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主体体验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主体体验,营造贴近于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由外部刺激力转化为意志事实,以此得到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东西,除了强调学生将自己内心想法写出来外,还要求学生写感悟深刻的东西。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相符,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处,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与时俱进。
2.2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体验主要是在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深刻的体验基础上而生成的,所以亲身经历与直接经验在体验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产生心灵碰撞,进而带来良好的体验。比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育者在一个星期前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小组,双休日深入到田间找寻春天的影子。要求学生应仔细的观察,认真的体验,切实感受春天的气息,可通过拍摄、采集等方式将春天搬到课堂上来。第二个星期要求学生在网上或者图书馆中查找有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秀文章,看别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对春天的感受有什么样的感受。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汇总整合所搜集到的资料,并在班上展开相关讨论,从而对春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深刻的感悟,并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为一篇作文,将自己心中的春天予以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2.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利用课本资源,将课本资源朝着学生生活上延伸,促使学生对实际生活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比如,在学习完沈从文所写的《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后,由于作者沈从文从小生活在农村,在了解了儿童时期顽皮的沈从文后,深深触动了同样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瞬间形成了共鸣,从而认可与接受沈从文人生的奋斗、对理想的追求,教育者借此机会,告诉学生们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可有回报,走向成功。
2.4写作后的提升体验应突出主体,注重实效
体验式作文教学强调主体取向的评价,注重民主参与、协商、交往的评价过程,而价值多元化、尊重差异在主体评价中属于基础性特征。所以教育者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宽容,就算有一些与自己内心观点与风格不同的作品也应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争取在每篇作品中都能找到闪光点,比如,有的作品开头新颖,有的作品结尾利索,有的语言表达生动,有的想象丰富,等等,这些不仅可以在整篇文章中体现,还可是一个段落。当阅读到学生作品中的精彩地方时,教育者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形式给予相应的鼓励或赞扬,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作文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点评引导的方式,学生在完成习作后进行自评,以找出不足之处,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育者抽取几篇风格各异的作品来评析,并传授学生正确的评价与修改作文的方法。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创设犹如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良好的体验,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作文灵感的形成,激发写作兴趣,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孙宇.新课改背景下呼唤“体验与合作”教学[N].玉溪日报,2011年.
[2]陈东旭.感悟生活 快乐作文[J].教师,2011年17期.
[3]沈红娟.中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杨建国.浅谈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5]孙强江.浅议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N].黔南日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