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书育人的重任众所周知,由于效果的时效性,自上而下均看重成效显著的显性教育,使隐性教育则不由自主地成了“隐区”,甚至是“盲区”。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着手,分析其重要性及缺失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隐性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隐形教育 高校 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何小梅(1981- ),女,广东翁源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7-02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利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形教育是将教育目的隐藏在平时的现实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在轻松、不反感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理念,使其转化为自身学习的目标,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现实中,由于显性教育的教育成效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界普遍将重心放在了显性教育上,出现了严重的重显性、轻隐性的情况,这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引起重视,得到改善与解决。
一、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明显的、立竿见影的成效,相比之下的隐性教育较为“隐”,但其存在着愉悦性、全面性、生动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显性教育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1.改变嵌入方式,提高成效性。教育的嵌入方式,一般以显性为主,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明显的、将希望达到的教育意图明了地告知学生,而隐性教育则不然。隐性教育借助于各种载体,以隐蔽的方式依附于、潜藏在言行、物体或活动中,深入学子的思维,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嵌入方式,更符合新时代高校学子们的需求。当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个性凸显、叛逆,习惯于挑战常规思维,对于显性的嵌入教育方式,或多或少从内心深处存在忤逆的心理,不自觉地与之背道而驰,而隐性教育则可巧妙填补这一空隙,由显性的嵌入变为隐性的嵌入,将教育目的以隐晦的方式深入学子内心,如此,隐性教育达到了显性教育所不及的功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2.改变接受方式,提高渗透性。现在高校普遍运用显性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多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师者身份,明了、强硬地将教育目的授之于学生,学生接受的方式较为被动,这种接受方式明显会使学生走向不同的结局——接受与拒绝,且常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局面,这对于教育成效而言不是一种成功,应该引起深思。隐性教育则不然,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规范的道德规则、独特的人格魅力等载体感染、引导学生,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他们想并且愿意学习的事物、观念,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此,隐性教育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更改为主动地接受,一改仅浮于表面的顺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性。
3.改变意识方式,提高认同性。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载体,形成明显的、有意识的思维,这种方式是有目的性、有意识性的思想教育;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承载背后隐蔽的教育过程,在不知不觉的境况下接受一定的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思维的“扬弃”,无意识的认同和形成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由有意识向无意识更换,无意识地从内心里接受思维的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认同性。
二、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现状
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所不能及的德育功效,理应与显性教育一样受到重视,但在现实中,隐性教育却实施得不尽如人意,主客观因素都制约着隐性教育的开展。
就客观因素而言,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时效性是衡量成效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由于显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存在立竿见影的成效,深受自上而下的一致欢迎,社会、高校到教师本人都首选显性教育,显性教育在教学上、德育工作上易见成绩,如此一来,隐性教育则自然而然忽略在一旁。
就主观因素而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天之骄子们的筛选分辨能力尚为有限。由于学生知识、阅历等不足,对于教育的“好与坏”没有很好的分辨界限,不懂得筛查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好坏,因此对于意识中“扬弃”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是限制隐性教育实施的较大的瓶颈。
三、加强隐形教育的有效措施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性,“清盲区”势在必行,必须加强隐性教育方式,联系实际生活,摸索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并予以
实施,以下将从三大方面来探究加强隐性教育的措施。
1.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氛围。隐形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景物、风气、氛围等途径耳濡目染或感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此,受教育的氛围,从校园到社会,都要提供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们能潜意识地接受感染。
和谐、轻松的教育氛围,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上下须合力提供、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当今,存在更多的观念是侧重于实效性快的功利性教育思维,应试教育的观念多年来地位稳固,造就出来的人才不如人意。因此,社会急需扭转此局面,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将显性教育的眼光顺延到隐性教育上来,营造宽松、平等的教育氛围、建构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良好的校风、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使原本趋利性的氛围慢慢转换为和谐、宽松、轻松的氛围,使高校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更改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在教育的道路上,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的是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知识传授者的化身,更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教师是行为的模范,才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以高尚的学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以无形中的隐性教育感染、影响学生,使教育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教师须正其身,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还要注重素质的修炼。这需要大部分教师更改知识传授的方式,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改绝对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硬塞,转换为注重师生互动的传授方式;此外,还应注重传授知识之外的其他内在形式——潜在的、不经意的榜样示范,此为教师需更改的“传授”方式重点,即以德服人。让受教育者感知除了从教师身上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其德行、人格魅力等,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人,真挚的情感、为人师表的言行感染人,良好的形象影响人,实事求是、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人,真正使受教育者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3.注重学习,增强自身能力。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是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施加影响的,因此受教育者自身的接收、领悟等心理状态直接影响隐性教育的实施效果。学生不能绝对地认为教师传授的皆为“真理”,也不能一刀切地认为教师所授为“无用之道”,这两种绝对性的思维都是不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扬弃”的最好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学生们注重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套完整的辨别思维,以更好地吸纳“精华”为己所用。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方法,两者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隐性教育应与显性教育一样得到相同的重视。我们应该看到,隐性教育在社会、教育界已经开始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是值得赞许的,但同时也需看到其研究和关注力度还不够,在某些地区、高校,隐性教育是“隐区”,更甚者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截然分割开来或者绝对对立起来,显然这是失之偏颇的。在今天物欲横飞、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高校学生的德育、品行将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在此,笔者呼吁社会上下、教育界高度重视隐性教育,共同扫除目前尚未得到重视的隐性教育“盲区”,让隐性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一朵绚丽绽放的奇葩,与显性教育共同为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2]闵玉娟.从“德性的口袋”到德育的渗透——高校德育工作应注重隐形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3]肖文,周俊,董英,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隐形教育及载体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徐海英.教师的人格与隐形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关键词]隐形教育 高校 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何小梅(1981- ),女,广东翁源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7-02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利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组织管理、职业活动、人际交往、文化娱乐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形教育是将教育目的隐藏在平时的现实生活中,让受教育者在轻松、不反感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理念,使其转化为自身学习的目标,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方法,应该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现实中,由于显性教育的教育成效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界普遍将重心放在了显性教育上,出现了严重的重显性、轻隐性的情况,这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引起重视,得到改善与解决。
一、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明显的、立竿见影的成效,相比之下的隐性教育较为“隐”,但其存在着愉悦性、全面性、生动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显性教育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1.改变嵌入方式,提高成效性。教育的嵌入方式,一般以显性为主,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明显的、将希望达到的教育意图明了地告知学生,而隐性教育则不然。隐性教育借助于各种载体,以隐蔽的方式依附于、潜藏在言行、物体或活动中,深入学子的思维,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嵌入方式,更符合新时代高校学子们的需求。当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个性凸显、叛逆,习惯于挑战常规思维,对于显性的嵌入教育方式,或多或少从内心深处存在忤逆的心理,不自觉地与之背道而驰,而隐性教育则可巧妙填补这一空隙,由显性的嵌入变为隐性的嵌入,将教育目的以隐晦的方式深入学子内心,如此,隐性教育达到了显性教育所不及的功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2.改变接受方式,提高渗透性。现在高校普遍运用显性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多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师者身份,明了、强硬地将教育目的授之于学生,学生接受的方式较为被动,这种接受方式明显会使学生走向不同的结局——接受与拒绝,且常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局面,这对于教育成效而言不是一种成功,应该引起深思。隐性教育则不然,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规范的道德规则、独特的人格魅力等载体感染、引导学生,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他们想并且愿意学习的事物、观念,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此,隐性教育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更改为主动地接受,一改仅浮于表面的顺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性。
3.改变意识方式,提高认同性。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载体,形成明显的、有意识的思维,这种方式是有目的性、有意识性的思想教育;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承载背后隐蔽的教育过程,在不知不觉的境况下接受一定的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思维的“扬弃”,无意识的认同和形成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由有意识向无意识更换,无意识地从内心里接受思维的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认同性。
二、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现状
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所不能及的德育功效,理应与显性教育一样受到重视,但在现实中,隐性教育却实施得不尽如人意,主客观因素都制约着隐性教育的开展。
就客观因素而言,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时效性是衡量成效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由于显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存在立竿见影的成效,深受自上而下的一致欢迎,社会、高校到教师本人都首选显性教育,显性教育在教学上、德育工作上易见成绩,如此一来,隐性教育则自然而然忽略在一旁。
就主观因素而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天之骄子们的筛选分辨能力尚为有限。由于学生知识、阅历等不足,对于教育的“好与坏”没有很好的分辨界限,不懂得筛查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好坏,因此对于意识中“扬弃”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是限制隐性教育实施的较大的瓶颈。
三、加强隐形教育的有效措施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性,“清盲区”势在必行,必须加强隐性教育方式,联系实际生活,摸索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并予以
实施,以下将从三大方面来探究加强隐性教育的措施。
1.更新观念,改变教育氛围。隐形教育主要是通过对景物、风气、氛围等途径耳濡目染或感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此,受教育的氛围,从校园到社会,都要提供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们能潜意识地接受感染。
和谐、轻松的教育氛围,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上下须合力提供、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当今,存在更多的观念是侧重于实效性快的功利性教育思维,应试教育的观念多年来地位稳固,造就出来的人才不如人意。因此,社会急需扭转此局面,自上而下地更新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将显性教育的眼光顺延到隐性教育上来,营造宽松、平等的教育氛围、建构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良好的校风、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使原本趋利性的氛围慢慢转换为和谐、宽松、轻松的氛围,使高校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更改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在教育的道路上,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的是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知识传授者的化身,更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教师是行为的模范,才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以高尚的学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以无形中的隐性教育感染、影响学生,使教育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教师须正其身,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还要注重素质的修炼。这需要大部分教师更改知识传授的方式,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改绝对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硬塞,转换为注重师生互动的传授方式;此外,还应注重传授知识之外的其他内在形式——潜在的、不经意的榜样示范,此为教师需更改的“传授”方式重点,即以德服人。让受教育者感知除了从教师身上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其德行、人格魅力等,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人,真挚的情感、为人师表的言行感染人,良好的形象影响人,实事求是、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人,真正使受教育者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3.注重学习,增强自身能力。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是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施加影响的,因此受教育者自身的接收、领悟等心理状态直接影响隐性教育的实施效果。学生不能绝对地认为教师传授的皆为“真理”,也不能一刀切地认为教师所授为“无用之道”,这两种绝对性的思维都是不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扬弃”的最好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学生们注重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套完整的辨别思维,以更好地吸纳“精华”为己所用。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方法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教育方法,两者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隐性教育应与显性教育一样得到相同的重视。我们应该看到,隐性教育在社会、教育界已经开始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是值得赞许的,但同时也需看到其研究和关注力度还不够,在某些地区、高校,隐性教育是“隐区”,更甚者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截然分割开来或者绝对对立起来,显然这是失之偏颇的。在今天物欲横飞、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高校学生的德育、品行将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在此,笔者呼吁社会上下、教育界高度重视隐性教育,共同扫除目前尚未得到重视的隐性教育“盲区”,让隐性教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一朵绚丽绽放的奇葩,与显性教育共同为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2]闵玉娟.从“德性的口袋”到德育的渗透——高校德育工作应注重隐形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3]肖文,周俊,董英,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隐形教育及载体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徐海英.教师的人格与隐形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