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_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通过自由的形式,优美简洁的文字抒发真实的情感。无意间,这种极富工具性和实践性的艺术,随着历史的延续,其中的高雅和情趣却在逐渐淡化。而当代中学生视写作为恐惧已然成为一种现实。那么这种写作情感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当今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被剥夺了“自主写作的权利”。这使得学生成了作文的傀儡,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成长。
  关键词:情感缺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44-2
  一、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1.呼唤抒发真情实感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想说什么写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我认为:学生必须主动地在自己的文章里抒发真情实感,而不应该被我们的作文题所限制,再发出虚假的空洞的口号。而我们的学生为了迎合考试作文,迎合阅卷老师,掩藏了自己的感情,试着用老师的视角和观点抒发出老师喜欢的情感,但是学生真实情感却被我们老师忽略了,这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关键所在。
  2.谁剥夺了学生的自愿、主动和积极的情感呢?
  我对所在学校的两个班级的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对写作很感兴趣感的占5%;生活中保持写作习惯的占10%;出于完成作业任务而有写作行为的占88.75%;而11.25%的学生对于写作没有感觉;有过写作成就感的仅1.25%。
  面对这样的结论,我们不禁要问:如此境况下的学生作文情感何在?又是谁剥夺了学生写作的自愿、主动和积极的情感?答案不能简而言之,一言以概。学生的心声里暗含着答案:
  首先,学生说,“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应试才考虑作文”。
  为了考得好的分数,考上理想的学校,学生追求高分作文,老师也提倡作文教学以考试为中心,考什么就教什么。有的学生写文章甚至出现胡编乱造,为文造情,说着言不由衷的话。长此以往,学生还有什么情感可抒发呢!学生成为了一台被编好程序的机器,如何能利用写作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更有甚者,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的一线老师为了学生作文能“标新立异”,开始盲目地提倡学生考前记忆各类作文、名人名言、俗言谚语等,无疑这些能为学生带来“高分”。
  有时老师要求时间久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抄作文书,作文抄、编、凑,情况及其严重。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2.材料不够充分。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不会仔细观察,从而导致写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时当然只有“皱眉头、咬笔头”了,面对作文题,心中无话可说不会收集材料,不会选材;3.中心不够明确。写作的内容过于重内容,轻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词句篇上。写作时往往是凑字数所选取的材料不能为中心服务;4.内容不够具体。学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无内容可写,于是往往言不由衷,写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学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别说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够新颖。不清楚各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因此,我认为:应试理念下所谓的技巧性作文教学,是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很多学生说,“没什么好写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达的智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观察。”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养成细心的观察习惯。只有细心的观察,才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步步深入,把握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了认真观察和体验之后,学生一定会产生自己的情感,情感的闸门一旦打开,我们只需要寻找适当的载体,把情感宣泄出来,自然就能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学生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得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并且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也许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经历大同小异,但是我们个性不同,见解不同,那么我们从生活中观察所得到的就不会完全一样。而这些不同的观察所得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家庭对孩子情感的引领对于孩子在智力开发和情商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判断是非、明辨丑恶等方面的中介桥梁。这些情感体验又成为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表情达意的灵魂。
  第三,部分学生说,“根本不喜欢!”
  任何一个人,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我认为,当今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依然是学生没能在文学写作中彰显“自我”,以至于对写作“根本不喜欢”,认为写作索然无味。
  二、解决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这一问题的对策
  1.让学生成为主角
  教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够,对学生生活的了解不够,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学生的作文,这是作文教学失败的原因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感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生命活力不会过早地消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以及各自独立的个性。教师要着力营造一个完全让学生舒展自己心灵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和瑰丽,感到自由和快乐,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描述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坚持让学生树立“自立”品质;坚持“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事情,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2.让学生自己种“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从传统的写作中解脱出来,不要一味地依赖教师,要自己“找米下锅”。教师除了让学生在书本和生活中找“米”外,还应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种“米”。有了大量书本的信息,有了源源不绝的生活源头,有了蜂拥如潮的情感,还要加工和提炼。写文章须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要在作文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写作状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静下心来,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感觉,并将这种感觉无限延伸。即教师先选定写作目标,如某件事或某个人,然后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观察时,让学生随时和自己的第一感觉对照,目的就是使第一感觉更加突显。
  3.为学生多举办有益的活动,提高情商教育
  对于作文情感体验来说,学生的体验过程越是丰富,一种情感的形成越是牢固。因此,我们能否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能否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尝试着在班级建立阅读园地,让大家把自己收集的书本放在园地中,大家交换着阅读。每周举办一次读后感写作比赛,月底的时候在班级中举办读后感演讲交流比赛。学生们踊跃地交流着阅读体会,虽然短的就几句话,但是这最起码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也有擅长写作的同学,写出了完整的文字,我们将他们的文章送到《小荷》报刊登发表,并且推介参加市级比赛。其中我班的张越同学获得市级比赛二等奖,并且文章刊登在《小荷》报上。这样就极大地激励了她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并且带动了其他同学踊跃参加各项活动,形成良性的循环,让我们的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的我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正是我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的这种做法,在赢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真正从不同的“领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感召了学生的思想。
  其次,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商”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情商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学生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客观感知以及对个人不良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语文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培养,如《赵普》培养学生不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举荐人才,要一心为国。为国荐才,哪怕是面临生死的威胁,也决不妥协。这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
  4.方法引导、不拘一格
  作文,是一种个体情感价值观的体现,其差异性决定了作文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学生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二是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后,为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更具有感染力,要运用一些“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我们现在的考试作文明确文体:记叙文,这样就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有的放矢。
  首先是文章主旨问题。主旨即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看法,文章就是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易犯主旨不明的毛病,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自己写作意图,以至于作文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中心明确,这样就使读者一看便知。
  第二是材料问题。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写作时能做到从材料出发,用材料说话,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文章才充实,富有说服力。材料把握有两大来源。一是来源于生活,要知道,生活中材料无处不在,只要留心观察,留心记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写作材料就会处处存在。二是来源于书中的理论学习,这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或调查去获取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都离不开细心观察与记录。要求学生不能随意编造,不能有任何虚构和夸张。
  第三是语言问题。语言是作文的载体,也是精彩作文的凭借。语言的准确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语言的好坏,关系到作文质量的好坏。初中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把握问题,不是语言不恰当,就是用语不贴切。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就得用好语言,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明白白地传递给读者,精心锤炼词句。做到用词精当,语句凝练。其次,语言平易自然。这就要求学生做到直陈其事,直截了当,明明白白将事告诉读者。再就是语言要庄重,这就要求作者写作中从造句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握用词分寸和界限,让文章语言充满庄重感,切忌方言,土语之类的口语色彩浓烈的词语在文中频繁出现,以至文章不伦不类。
  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规律,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作文的兴趣。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文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简单、有趣,从而提高写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5.改变传统观念,完成角色转变
  教师必须由作文课堂的“放羊者”“主讲者”转变为学生作文的动情者和欣赏者,以期激发学生感情,调动作文兴趣,唤起写作欲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效率的目标。调动学生的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文命题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切忌空泛、远离学生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正常、丰富、高尚的感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人性最近的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情。其次,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学生作文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诸如缺乏信心、惰性心理、因某次作文失败、老师的态度等,教师应采取循循善诱的态度,让学生勤练笔,多写作,不要畏惧作文,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激励学生创意性的写作过程体验;以下水作文的方式,参与写作,增强学生信心和兴趣。最后,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之处,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权威者,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欣赏者的眼光评判学生的习作,切忌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三、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充分相信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可以让学生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不同感情体验。当然当代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制定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相应对策时,我们要实事求是,多方探讨,对症下药。根据问题形成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得解决途径多样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实践,能让学生写出有血肉,有灵魂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1]孙欲晓,赵爽.论家庭情感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期的重要作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2).
  [2]李白坚.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其他文献
2006年12月4日,“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6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6年来,目前全国已有60多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推广实施了这一计划,每天供应学生饮用奶
摘要:物理教学作为一门强调理性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教授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那些物理的概念和定理,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物理教学要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令教师感到难以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困惑,也就成为教学的难点,本文将针对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
把继电器控制电路图直接移植成PLC梯形图是一种简捷可靠的设计方法.文章给出了采用移植法时应遵守的几条规则:输入触点常态规则;时间触点等效规则;输出电路安全规则;梯级可执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用训练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途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语言训练材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用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42-2  近两年来,语用训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落实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依据元认知策略,目前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大多采用PWP教学模式即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而针对读中和读后两个阶段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理论研究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但是对于读前活动设计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效的读前活动设计能够起到抛砖引玉、铺垫支架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读前活动设计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激活背景知识方面入手,用实例论证读前活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传网络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将谚语定义为:“A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LIFE IN GENERA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欲望,而且对他们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
现代旅游科学是指研究现代旅游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与古代和近代的旅游科学在研究对象、内容、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都有明显区别。现代旅游活动的实践需要促生了大量新旅游学科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并为问题的调适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以期引导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矫正课堂教学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