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在课堂中实现劳动教育渗透,关系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的树立与确定。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根据课程性质,探寻劳动价值;再现劳动情景,激发学生思考;组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乐趣;促进家校联合,培养劳动习惯。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劳动理念、走向美丽人生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劳动教育渗透,让小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良好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学习与进步。
一、根据课程性质,探寻劳动价值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侧重于传授劳动方法以及技能,忽略了劳动价值的探究与认可、劳动习惯的形成与建立、劳动情感的激发和体验等更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事实上,如果教师将劳动教育错误地定义为传授劳动方法、提高劳动能力,那这和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区别。因此,教师需要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劳动的价值及意义。
例如,在教学《走近我们的老师》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认可教师的劳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的劳动形式以及内容,探寻教师劳动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而学生也相继补充了很多内容。比如,针对教学环节,不论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教师都需要站在讲台前为学生授课,整个过程将持续整整45分钟;再比如,每一次备课,教师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搜集资源、设计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参与学校的教研会议、周期性的课程培训以及课程辅导,对个别学生还需要进行家访和沟通。通过分享和互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劳动价值,而这远比一般意义上的说教有价值得多。
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也为了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教师应当从课程特征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寻劳动的重要价值。在这样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二、再现劳动情景,激发学生思考
情景可以触碰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情绪的碰撞。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创造和生活相关的情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小学生在观察、识记以及处理信息时更倾向于运用形象思维,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表演、故事、实验、制作以及游戏等相对趣味化的活动类型,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重现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知、体验与学习。这样才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同时促进其品德发展。
例如,在教学《父母多爱我》时,在上课导入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展示了父母一天工作与生活的视频和音频,那温馨动人的画面、那温暖人心的细节,都深深地触动着学生心中的柔软心弦,学生对父母无私的爱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深刻的情感认知以后,教师顺理成章启发学生思考:为人子女,应当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欲望,学生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说,“应当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回馈父母。”有的学生表示,“父母每天下班很辛苦,我们应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忧解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按按肩膀、捶捶腿,让他们舒服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应当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谅其劳动的艰辛,以实际行动回馈父母,为父母分忧解劳。由此可见,通过真实生动的情景,展现学生的劳动意识显著增强,劳动教育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还需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重现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劳动场景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认知,让学生形成劳动的意识,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乐趣
直接经验是一切认知的源头。实践对个体认知而言无疑是极为关键的,尤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并不能带给学生思考和领悟。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不妨在课堂中组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才更加深刻、更具成效。
如《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教学,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具备家庭奉献的精神。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再加上优生优育的理念影响,导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多少挫折,而且家长也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父母的体谅,更没有多少家庭责任感。为了改变这一趋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家务擂台赛”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在做家务方面的特长以及技能。比如,教师在擂台赛中专门设计了“叠被子”“扫地”“整理桌子”等比赛项目,同时给学生计时,看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好,就可以获得“家务小能手”的荣誉称号。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
教师在渗透劳动教育时,一定要从实践的层面出发,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感悟劳动意义,形成劳动认知与习惯,这样才能践行劳动教育。
四、促进家校联合,培养劳动习惯
想要真正提高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并实现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即时表现,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众所周知,劳动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教师同样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一切劳动教育只是在课堂实施,并未在学生生活中贯彻到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当促进家校联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
精神。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时,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为家庭做贡献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庭做貢献。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本不参与任何劳动活动,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持久的劳动习惯。鉴于此,教师应组织父母来校听课,使家长意识到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坏处、懂得利用劳动培养学生心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向家长要求,每日拍摄学生参与劳动的小视频,看看谁在家表现最好、最懂事、最喜欢劳动,并在班级中公开表扬,同时评选班级的劳动之星。在教师的努力下,家庭成为学生建立劳动习惯的重要场所,在家校合力影响下,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了真正的优化。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家长难免溺爱纵容,恨不得将一切家务劳动“包圆”,导致他们回到家不是学习就是玩,根本没有参与劳动的机会。因此,教师有必要扭转家长的错误认知,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劳动理念、走向美丽人生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劳动教育渗透,让小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良好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学习与进步。
一、根据课程性质,探寻劳动价值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侧重于传授劳动方法以及技能,忽略了劳动价值的探究与认可、劳动习惯的形成与建立、劳动情感的激发和体验等更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事实上,如果教师将劳动教育错误地定义为传授劳动方法、提高劳动能力,那这和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区别。因此,教师需要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劳动的价值及意义。
例如,在教学《走近我们的老师》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认可教师的劳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的劳动形式以及内容,探寻教师劳动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而学生也相继补充了很多内容。比如,针对教学环节,不论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教师都需要站在讲台前为学生授课,整个过程将持续整整45分钟;再比如,每一次备课,教师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搜集资源、设计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参与学校的教研会议、周期性的课程培训以及课程辅导,对个别学生还需要进行家访和沟通。通过分享和互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劳动价值,而这远比一般意义上的说教有价值得多。
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也为了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教师应当从课程特征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寻劳动的重要价值。在这样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二、再现劳动情景,激发学生思考
情景可以触碰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情绪的碰撞。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创造和生活相关的情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小学生在观察、识记以及处理信息时更倾向于运用形象思维,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核心的教学内容,通过表演、故事、实验、制作以及游戏等相对趣味化的活动类型,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重现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知、体验与学习。这样才能熏陶学生的情感,同时促进其品德发展。
例如,在教学《父母多爱我》时,在上课导入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展示了父母一天工作与生活的视频和音频,那温馨动人的画面、那温暖人心的细节,都深深地触动着学生心中的柔软心弦,学生对父母无私的爱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学生对视频内容产生深刻的情感认知以后,教师顺理成章启发学生思考:为人子女,应当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欲望,学生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说,“应当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回馈父母。”有的学生表示,“父母每天下班很辛苦,我们应当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忧解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按按肩膀、捶捶腿,让他们舒服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应当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谅其劳动的艰辛,以实际行动回馈父母,为父母分忧解劳。由此可见,通过真实生动的情景,展现学生的劳动意识显著增强,劳动教育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还需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重现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劳动场景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认知,让学生形成劳动的意识,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乐趣
直接经验是一切认知的源头。实践对个体认知而言无疑是极为关键的,尤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并不能带给学生思考和领悟。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不妨在课堂中组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才更加深刻、更具成效。
如《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教学,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具备家庭奉献的精神。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再加上优生优育的理念影响,导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多少挫折,而且家长也给孩子尽可能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父母的体谅,更没有多少家庭责任感。为了改变这一趋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家务擂台赛”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示在做家务方面的特长以及技能。比如,教师在擂台赛中专门设计了“叠被子”“扫地”“整理桌子”等比赛项目,同时给学生计时,看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好,就可以获得“家务小能手”的荣誉称号。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
教师在渗透劳动教育时,一定要从实践的层面出发,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感悟劳动意义,形成劳动认知与习惯,这样才能践行劳动教育。
四、促进家校联合,培养劳动习惯
想要真正提高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并实现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即时表现,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众所周知,劳动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教师同样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一切劳动教育只是在课堂实施,并未在学生生活中贯彻到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当促进家校联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
精神。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时,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为家庭做贡献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庭做貢献。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本不参与任何劳动活动,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持久的劳动习惯。鉴于此,教师应组织父母来校听课,使家长意识到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坏处、懂得利用劳动培养学生心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向家长要求,每日拍摄学生参与劳动的小视频,看看谁在家表现最好、最懂事、最喜欢劳动,并在班级中公开表扬,同时评选班级的劳动之星。在教师的努力下,家庭成为学生建立劳动习惯的重要场所,在家校合力影响下,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了真正的优化。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家长难免溺爱纵容,恨不得将一切家务劳动“包圆”,导致他们回到家不是学习就是玩,根本没有参与劳动的机会。因此,教师有必要扭转家长的错误认知,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