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交往活动。”缺失一方主体的参与,教学必然形成“孤掌难鸣”、“独脚戏”的残缺局面。另外,以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知识、能力都是在活动中由活动主体主动构建的”。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更是师生智慧生长的催化剂。
一、 平等民主,消除学生动的障碍
化学教学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的动脑、动心、动手、动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能放下包袱、无后顾之忧。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1.尊重 。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渴望尊重是人的五大基本欲望之首。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希望学生尊重自己,但往往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也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呢?不可否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
尊重我认为有二层意思,一是在人格上,如不大声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的相处,朋友式的交谈等等。二是人性上的。就是要认同每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唯有对学生的尊重,才有对学生的平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实现民主,我们教师才能放下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收起师道尊严,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
2.理解 。化学教学中要实现师生平等、民主,还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能力等方面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首先,我们的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宝贝,在小学初中时大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有较大的优越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增大,许多学生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平常,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并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产生很大的怀疑。教师要充分理解,正确引导,使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培养兴趣,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甚至错误,没想好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第三要有耐心,当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多次重复的基础的问题,这时我们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对每一次经过他们大脑思考过的问题,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参与的信心,千万不能显现不耐烦的心情。
二、 创设情境,搭建学生动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行动,还必须具有一定氛围和情境。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欲望。
1.设疑导趣,激发学生动的心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对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非常有效的。
要使设疑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质量。我们不能为了设疑而设疑。设疑应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进行Al(OH)3两性教学时,我先请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一是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另一个是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结果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热烈,兴趣盎然,在他们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知识。
设疑的难度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设疑过难,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磨损学生行动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信心,导致教学死水一潭的现象产生。因此,设疑要符合大纲对知识的要求层次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疑问可设计成若干个层次递进的小题,以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2.变换形式,拓展学生动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讲台前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进行着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板演往往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也不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行动。因此,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①变换师生角式,进行师生易位。在教材处理时,对某些易讲、易懂易归纳的内容或某个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上台讲授给其它学生,听课的同学可以向授课的“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质疑。教师则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除让学生做小老师上课之外,我还让学生出试卷,进行自测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优化座位排列,创设动的氛围。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有其可取之处,即学生之间的干扰较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教师也便于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在感情上隔开了教师与学生,教师在讲台上的位置相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高在上,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改变课堂中学生座位的排列形式,为师生、学生之间的行动和信息沟通提供多种空间形态,如马蹄形的排列、前后座位组成“蜂窝组”,全班围圈坐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③改变集体教学,增加个别教学 。一是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展开讨论、自由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该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互助组”。让同座或邻座的同学组成学习“互助组”,让这些同学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讨论时交头接耳,商量对策,然后答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不仅能使学生之间增加参与学习的机会,而且可以使学生互相帮助,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展开活动,让学生体验动的快乐
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探索,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是小组形式的,还可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可操作程度、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开展实施。活动内容力求简单、方便、周期性短,时效性强,与教学内容、生活实际贴近。避免复杂的、庞大的探究活动,造成开展困难。可进行的活动很多,如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讲座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明确目的、任务、要求,也可以是什么要求也不要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活动过程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如在学了酸碱中和滴定后,知道许多植物的花、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能不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否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我让学生自愿报名,动手自制,开展实验。在学习了分子的极性后,组织学生利用泡沫塑料、胶泥、竹签、火柴梗等自制H2、HC1、CO2、CH4、NH3等分子模型,既有比例模型,也有球棍模型,使学生加深了解分子内原子的空间位置,为学习有机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急于求成期望太高是不现实的,也不要每每想有什么经典之作;应将师生互动扎扎实实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在不经意的细微之处,只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就会抓住互动的机会,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平等民主,消除学生动的障碍
化学教学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的动脑、动心、动手、动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能放下包袱、无后顾之忧。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1.尊重 。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渴望尊重是人的五大基本欲望之首。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希望学生尊重自己,但往往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也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呢?不可否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群体,通过教学活动,可使其得到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但学生又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他们在人格上、地位上,与老师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
尊重我认为有二层意思,一是在人格上,如不大声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的相处,朋友式的交谈等等。二是人性上的。就是要认同每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唯有对学生的尊重,才有对学生的平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实现民主,我们教师才能放下权威者、法官的身份,收起师道尊严,做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
2.理解 。化学教学中要实现师生平等、民主,还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能力等方面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首先,我们的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宝贝,在小学初中时大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有较大的优越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增大,许多学生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平常,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并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产生很大的怀疑。教师要充分理解,正确引导,使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培养兴趣,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甚至错误,没想好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等等。第三要有耐心,当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多次重复的基础的问题,这时我们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对每一次经过他们大脑思考过的问题,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参与的信心,千万不能显现不耐烦的心情。
二、 创设情境,搭建学生动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行动,还必须具有一定氛围和情境。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欲望。
1.设疑导趣,激发学生动的心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对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非常有效的。
要使设疑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质量。我们不能为了设疑而设疑。设疑应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进行Al(OH)3两性教学时,我先请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一是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另一个是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结果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热烈,兴趣盎然,在他们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知识。
设疑的难度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设疑过难,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磨损学生行动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信心,导致教学死水一潭的现象产生。因此,设疑要符合大纲对知识的要求层次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疑问可设计成若干个层次递进的小题,以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2.变换形式,拓展学生动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讲台前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进行着教学活动。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板演往往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也不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行动。因此,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①变换师生角式,进行师生易位。在教材处理时,对某些易讲、易懂易归纳的内容或某个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上台讲授给其它学生,听课的同学可以向授课的“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质疑。教师则适时的进行点拨、指导。除让学生做小老师上课之外,我还让学生出试卷,进行自测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优化座位排列,创设动的氛围。 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有其可取之处,即学生之间的干扰较少,听课注意力集中,教师也便于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在感情上隔开了教师与学生,教师在讲台上的位置相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高在上,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改变课堂中学生座位的排列形式,为师生、学生之间的行动和信息沟通提供多种空间形态,如马蹄形的排列、前后座位组成“蜂窝组”,全班围圈坐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③改变集体教学,增加个别教学 。一是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展开讨论、自由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该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互助组”。让同座或邻座的同学组成学习“互助组”,让这些同学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讨论时交头接耳,商量对策,然后答问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不仅能使学生之间增加参与学习的机会,而且可以使学生互相帮助,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展开活动,让学生体验动的快乐
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探索,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是小组形式的,还可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可操作程度、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开展实施。活动内容力求简单、方便、周期性短,时效性强,与教学内容、生活实际贴近。避免复杂的、庞大的探究活动,造成开展困难。可进行的活动很多,如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讲座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明确目的、任务、要求,也可以是什么要求也不要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体验,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活动过程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如在学了酸碱中和滴定后,知道许多植物的花、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能不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是否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我让学生自愿报名,动手自制,开展实验。在学习了分子的极性后,组织学生利用泡沫塑料、胶泥、竹签、火柴梗等自制H2、HC1、CO2、CH4、NH3等分子模型,既有比例模型,也有球棍模型,使学生加深了解分子内原子的空间位置,为学习有机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急于求成期望太高是不现实的,也不要每每想有什么经典之作;应将师生互动扎扎实实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在不经意的细微之处,只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就会抓住互动的机会,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