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盲目实施撤村并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些地区将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为建设中心城市,盲目实施撤村并庄,认为这样既可以节约耕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又可以推进城市化建设。当一幢幢楼房代替传统农房在农村拔地而起时,带给农民的却是搬运粮食和存放生产工具等诸多不便,致使许多农民对这些楼房口出怨言,称其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实际上对于这种撤村并庄造成的浪费远比整治一个村庄要大得多。据测算,搬迁一个村庄所需要的费用大约是整治一个村庄的六倍。在撤村并庄过程中,虽说农民住上了楼房,节约了建设用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机具和收获粮食无处存放,需要他建许多临时棚,另占据不少耕地,不但没有减少耕地,反而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
2.忽视农民实际情况,盲目实施房屋统一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无视农民实际情况,忽视农民收入差距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农居盲目实施统一改造,不考虑农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所承包的农田位置,让农民搬迁到乡村公路两侧统一建房,所建房屋按乡镇规划要求大小一样、高低一致,造成经济条件好的想好好不了,经济条件差的负担重、压力大,甚至有的居所远离承包农田,干农活也很不方便。
3.一味跟着项目跑,盲目安排整治的时序。有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以重工业、上项目为主,重单一建设项目,轻综合发展。有时为了争取到国家相关部门项目,在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危险水库出险加固、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建设中,不顾实际进行规划整治。结果是村里的路是土的,农田小道却是修成了水泥的。水渠的水全是污染的,水渠两岸却修成了水泥护坡。农民用的都是自打压水井,地里却铺上自来水管,村里的学校、农民的住房都是危房,村委会高标准修建的各类活动室却在那里闲着。
4.村庄建设规划不统一,对基本农田的有效利用与整合考虑很少,有的已造成耕地浪费。一些原先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公路和集镇,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眼界开阔和思想开放,便陆续迁移到公路两边和靠近集镇的地方,以前居住的自然村成为只有一二户居民住的空心村,而重新建房所占的几乎全是农民自家或邻居先前承包的耕地,没有统一的建房规划用地,降低了土地综合利用率。
5.村庄规划缺乏科学性,农居安全隐患大。一些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导致一些村庄建到地震带、泄洪区、泥石流易发区、地下采空区,有的村庄按公路长线布阵,甚至被过境公路穿村而过。这些村庄选址不安全,结构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把握的原则
1.进一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保护水、森林、草地、湿地等农村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尽可能的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形地貌及自然形态,遵循生物的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生存规律,对为农民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作用的水资源、土壤、自然环境等良好的生态链予以重点保护,对森林、草原、水土、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不能破坏。
2.进一步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当地土地、空间、季节气候等自然规律决定的。比如,农村散养的鸡、鹅、猪等家禽、家畜,只有养在住房边,才能做到将吃剩下的饭、洗碗的泔水喂养家禽,家禽的粪便运到自家的菜地或田地,种出的有机蔬菜和粮食供自己食用,这样才能形成低成本的生产、生活循环过程,不顾这些自然规律的特殊性,机械的按照城市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3.进一步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将农村就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区别对待,充分体现当地的山水人文优势、历史内涵和特色,尊重与保护当地村庄的文化遗产,避免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要加强对基本农田、湿地、生态养区的保护,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自然规律,能够保留下来的历史村庄,是经历了自然环境共存的时间检验,是村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规划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我们要进一步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从更高的层次上寻找切入点,从更宽的视野中选择突破点,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
1.先公共设施,后个人居住。村镇规划建设的顺序要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做到先公后私、以公带私、梯次推进。对那些水、电、路、厕等基础公共设施优先规划建设,解决农民的吃水、出行、用电、如厕难等问题。在解决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引导农民进行个人居住环境的整治,做到大环境治了,小环境也要改善。
2.先整治、后开发。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名镇村落不被破坏基础上,划分先进制造区、高端服务区、交通物流区、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生态涵养区、新型农业采摘观光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不同区域类型,按照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整治开发。
3.先地下、后地上。在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时,一定要吸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教训,避免经常“开膛破肚”。在保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改变自然水系、不损害传统建筑风貌基础上,对这些自然建筑群和规划的自然村庄地下管网线路进行优先整治改造,确保在今后的建设中不重复实施地下给排水等管网投资,使有限的新农村建设改造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4.先环境后实体。新农村建设的“新”与原来的旧农村相比,主要体现在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改进、人居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进一步对这些乡村道路和环境进行整治,方便农民生活。改善居住条件,而后进行实体开发,这样既便与开发建设,又便于规划的实施落实。
5.先机制后实施。为保障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实,各地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农村建设的法规制度,使城乡规划建设有法可依。要进一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优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要确实进一步建立农民参与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任务十分复杂,各地区、各村庄情况不同,特色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其建设的风格和规划标准也应不尽相同,应按照县统筹、乡制定、村实施的三级联建、联管机制,保证每一级管理机构都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增强各级机构的管理力度,保证每一村的规划都由村民参加,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农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赢得他们对乡镇规划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确保所指定的规划依据实际、操作可行。另外,要进一步将建立公共财政对乡镇公共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实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应根据农村公共设施现状,结合公共财政能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投入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盲目实施撤村并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些地区将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为建设中心城市,盲目实施撤村并庄,认为这样既可以节约耕地,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又可以推进城市化建设。当一幢幢楼房代替传统农房在农村拔地而起时,带给农民的却是搬运粮食和存放生产工具等诸多不便,致使许多农民对这些楼房口出怨言,称其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实际上对于这种撤村并庄造成的浪费远比整治一个村庄要大得多。据测算,搬迁一个村庄所需要的费用大约是整治一个村庄的六倍。在撤村并庄过程中,虽说农民住上了楼房,节约了建设用地,但由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机具和收获粮食无处存放,需要他建许多临时棚,另占据不少耕地,不但没有减少耕地,反而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
2.忽视农民实际情况,盲目实施房屋统一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区无视农民实际情况,忽视农民收入差距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农居盲目实施统一改造,不考虑农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所承包的农田位置,让农民搬迁到乡村公路两侧统一建房,所建房屋按乡镇规划要求大小一样、高低一致,造成经济条件好的想好好不了,经济条件差的负担重、压力大,甚至有的居所远离承包农田,干农活也很不方便。
3.一味跟着项目跑,盲目安排整治的时序。有的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以重工业、上项目为主,重单一建设项目,轻综合发展。有时为了争取到国家相关部门项目,在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危险水库出险加固、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建设中,不顾实际进行规划整治。结果是村里的路是土的,农田小道却是修成了水泥的。水渠的水全是污染的,水渠两岸却修成了水泥护坡。农民用的都是自打压水井,地里却铺上自来水管,村里的学校、农民的住房都是危房,村委会高标准修建的各类活动室却在那里闲着。
4.村庄建设规划不统一,对基本农田的有效利用与整合考虑很少,有的已造成耕地浪费。一些原先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公路和集镇,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眼界开阔和思想开放,便陆续迁移到公路两边和靠近集镇的地方,以前居住的自然村成为只有一二户居民住的空心村,而重新建房所占的几乎全是农民自家或邻居先前承包的耕地,没有统一的建房规划用地,降低了土地综合利用率。
5.村庄规划缺乏科学性,农居安全隐患大。一些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导致一些村庄建到地震带、泄洪区、泥石流易发区、地下采空区,有的村庄按公路长线布阵,甚至被过境公路穿村而过。这些村庄选址不安全,结构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把握的原则
1.进一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保护水、森林、草地、湿地等农村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尽可能的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形地貌及自然形态,遵循生物的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生存规律,对为农民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作用的水资源、土壤、自然环境等良好的生态链予以重点保护,对森林、草原、水土、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不能破坏。
2.进一步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当地土地、空间、季节气候等自然规律决定的。比如,农村散养的鸡、鹅、猪等家禽、家畜,只有养在住房边,才能做到将吃剩下的饭、洗碗的泔水喂养家禽,家禽的粪便运到自家的菜地或田地,种出的有机蔬菜和粮食供自己食用,这样才能形成低成本的生产、生活循环过程,不顾这些自然规律的特殊性,机械的按照城市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3.进一步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将农村就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区别对待,充分体现当地的山水人文优势、历史内涵和特色,尊重与保护当地村庄的文化遗产,避免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要加强对基本农田、湿地、生态养区的保护,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当地的风俗习惯自然规律,能够保留下来的历史村庄,是经历了自然环境共存的时间检验,是村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规划建设的几个着力点
我们要进一步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从更高的层次上寻找切入点,从更宽的视野中选择突破点,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
1.先公共设施,后个人居住。村镇规划建设的顺序要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做到先公后私、以公带私、梯次推进。对那些水、电、路、厕等基础公共设施优先规划建设,解决农民的吃水、出行、用电、如厕难等问题。在解决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引导农民进行个人居住环境的整治,做到大环境治了,小环境也要改善。
2.先整治、后开发。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名镇村落不被破坏基础上,划分先进制造区、高端服务区、交通物流区、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生态涵养区、新型农业采摘观光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不同区域类型,按照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整治开发。
3.先地下、后地上。在规划实施新农村建设时,一定要吸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教训,避免经常“开膛破肚”。在保证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改变自然水系、不损害传统建筑风貌基础上,对这些自然建筑群和规划的自然村庄地下管网线路进行优先整治改造,确保在今后的建设中不重复实施地下给排水等管网投资,使有限的新农村建设改造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4.先环境后实体。新农村建设的“新”与原来的旧农村相比,主要体现在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改进、人居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进一步对这些乡村道路和环境进行整治,方便农民生活。改善居住条件,而后进行实体开发,这样既便与开发建设,又便于规划的实施落实。
5.先机制后实施。为保障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实,各地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农村建设的法规制度,使城乡规划建设有法可依。要进一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优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要确实进一步建立农民参与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任务十分复杂,各地区、各村庄情况不同,特色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其建设的风格和规划标准也应不尽相同,应按照县统筹、乡制定、村实施的三级联建、联管机制,保证每一级管理机构都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增强各级机构的管理力度,保证每一村的规划都由村民参加,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农民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赢得他们对乡镇规划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确保所指定的规划依据实际、操作可行。另外,要进一步将建立公共财政对乡镇公共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实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应根据农村公共设施现状,结合公共财政能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投入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