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过年回老家,连逼婚都不再是七姑八姨大伯小叔最关心的话题了,大家见了我都先问:“你说今年这经济形势,到底会咋样啊?”一年前我回家,人人都只盯着问股票代码,今年终于开始关心宏观经济形势了。
中国经济的走势也是日本人最常问我的。中国股价去年6月份开始大跌,不少日本同事都来问我,这会不会影响中国人来日本“买买买”啊。能让日本人眼巴巴地盼着中国人有钱,说明咱中国越来越重要了不是?
2016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到底会怎样,也是我自己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金融从业者、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大学教授……大家的答案都高度统一、简明扼要:不知道!
确实,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了。我家饭桌旁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我从小吃饭时就看着它。今年我突然有点体会到最高决策者的心情了,如果他们的饭桌前也挂着这张地图,看着祖国情况各异的30多个省份,还有那一圈不让人省心的邻居,不知道还有没有胃口吃饭。
可是做中国的老百姓也不容易,去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股市那叫一个冰火两重天。千股涨停、千股跌停能在一年内发生,咱老百姓也真是长了国际水平的见识。再说这元宵节刚过,上海人民就眼巴巴地看着房价又坐上了火箭,“去年不买房,十年都白忙”;北京人民却惊闻小区的墙要被拆了,那百分之好几十的公摊面积真要让业主哭晕在小区的绿化带上。
别说预测一年的经济形势了,我连未来一天的经济形势都预测不了。弄出熔断机制的智囊们,也没想到开市才15分钟大家就都可以下班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经济确实不如之前那么有劲儿了,大家普遍地觉得日子难过,钱难赚。
元宵节前的周日,我去了上海现在正火热的有个大摩天轮的商场,一楼的国际大品牌和二、三、四楼的国产服装品牌门店,都颇为冷清。但是一到七、八楼,乌泱泱的,人声鼎沸,几乎所有的餐厅都要排队。真是让我喜忧参半。忧的是楼下实体店日子太难过,喜的是餐饮楼层的人气说明大家还是有钱,还是要消费。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人,经济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有“危”,更有“机”。投资圈目前并没有退缩。虽然经济不景气,短期内看不到刺激经济猛增的机会,但娱乐和泛娱乐成了时下的投资首选。
道理很简单,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干什么?忙啊!经济不好大家干什么?玩啊!我问过一个中国台湾的朋友,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他个人经历了什么。他说自己家本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爸爸到镇上开了个摩托车修理店,经常晚上11点多还有人砸门要紧急修车。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的,就像日本经济腾飞时代写字楼深夜长明的灯光一样,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每个人去奋斗与忙碌。而经济发展无力,大众也会普遍无所事事,中低档消费的娱乐成为新的刚性需求。
春节期间电影票房的火爆也算印证了这一点。我认识某上市公司的副总,下个月就去掌管一个专投娱乐项目的基金,账上已经妥妥地趴着十亿元人民币。纳斯达克疯涨的时候,专投互联网的基金也难一口气融到这么大笔的资金。可人家轻描淡写地说,这点钱哪儿够啊,投不了几部电影。
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一个重要的机会所在——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手上捏着不少钱!有人、有钱,就终究有机会。
实际上,比起担忧经济危机,我更担忧“经济疯狂”。最近上海楼市的这一轮暴涨,比波澜不惊的股指更让我畏惧。2008年起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里,中国相比世界其他市场,受到的影响已经是少之又少,中国人尚不曾经历真正的经济危机。
从我个人感受来说,反而因为2008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的打击,让中国成为大量外资的“避风港”,当时募集一个美元基金甚至比现在要容易得多。中国如果爆发经济危机,诱因不会来自国外,最大的危险潜伏在国内,而这些危险并不为担忧着经济危机的老百姓们所知。比如人人都骂股市跌得厉害,骂庄家吸血,骂政府不作为,殊不知庄家之所以能存在,不在于政府监管的严苛,而在于散户多了势必滋养出庄家——因为散户容易被情绪诱导,散户越多的市场越容易被人为操作。美、日、欧,几乎没有多少老百姓亲自操盘股票,市场上基本都是专业机构。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都经历过股灾,知道股票“高抛低收”的背后有太多专业知识。自己天天跟着小道消息炒股,就不能怪庄家玩了自己。
再比如,最近创业企业一片一片地倒闭,一批一批地关门。这是经济不好吗?不,这些公司原本就应该关门大吉。跟风创业、抄袭创业,一家融到钱马上就有十几家公司拼凑出相同的业务又去圈钱,这样的公司不死,中国经济的前途堪忧。
新年了,我不少的朋友都有新变化。听说有人把亲戚的大棚种植项目改成了文艺青年们追捧的多肉植物,我要为他的市场定位竖起大拇指;还有朋友从外企辞职,把老家的古法红糖带到了自己的网店;做餐饮的朋友把门面转租出去,专心做中央厨房和外卖业务;我的高中同学在新东方任教多年,去年自己开了个英语培训机构,一年赚了几十万,今年又拉了个合伙人;我在日本搬家,搬家公司的老板是在日本待了5年的中国人,他刚刚给我打电话,说生意有点好,明天能不能6点半来给我搬家,一向痛恨早起的我满口答应。
我支持所有创业者,尤其是这些踏踏实实、做好一项业务的创业者。再萎靡的经济形势下,也会有商机,找准市场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我在上海百货商场看到两家小店人气很旺,其中一家是做中式童装的,不少全家出行的顾客当场买衣服给孩子穿上,爷爷奶奶争相拿着手机跟着拍照。还有一层楼,全是顾客自己在做木工、画油画、打首饰……
任何国家、行业、企业都不会长盛不衰,起起伏伏又生生不息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没有人知道,明天和经济危机哪个先来到。无论哪个先来,至少我们还拥有今天。
在经济放缓的时候每个人都找回踏实、奋斗的态度,不要指望从股市、楼市里一夜暴富,能多学习就多学习,能多工作就多工作,才是对抗经济危机的真正良药。
(秋 水摘自《财经天下周刊》2016年第5期,邝 飚图)
中国经济的走势也是日本人最常问我的。中国股价去年6月份开始大跌,不少日本同事都来问我,这会不会影响中国人来日本“买买买”啊。能让日本人眼巴巴地盼着中国人有钱,说明咱中国越来越重要了不是?
2016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到底会怎样,也是我自己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金融从业者、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大学教授……大家的答案都高度统一、简明扼要:不知道!
确实,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了。我家饭桌旁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我从小吃饭时就看着它。今年我突然有点体会到最高决策者的心情了,如果他们的饭桌前也挂着这张地图,看着祖国情况各异的30多个省份,还有那一圈不让人省心的邻居,不知道还有没有胃口吃饭。
可是做中国的老百姓也不容易,去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股市那叫一个冰火两重天。千股涨停、千股跌停能在一年内发生,咱老百姓也真是长了国际水平的见识。再说这元宵节刚过,上海人民就眼巴巴地看着房价又坐上了火箭,“去年不买房,十年都白忙”;北京人民却惊闻小区的墙要被拆了,那百分之好几十的公摊面积真要让业主哭晕在小区的绿化带上。
别说预测一年的经济形势了,我连未来一天的经济形势都预测不了。弄出熔断机制的智囊们,也没想到开市才15分钟大家就都可以下班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经济确实不如之前那么有劲儿了,大家普遍地觉得日子难过,钱难赚。
元宵节前的周日,我去了上海现在正火热的有个大摩天轮的商场,一楼的国际大品牌和二、三、四楼的国产服装品牌门店,都颇为冷清。但是一到七、八楼,乌泱泱的,人声鼎沸,几乎所有的餐厅都要排队。真是让我喜忧参半。忧的是楼下实体店日子太难过,喜的是餐饮楼层的人气说明大家还是有钱,还是要消费。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人,经济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有“危”,更有“机”。投资圈目前并没有退缩。虽然经济不景气,短期内看不到刺激经济猛增的机会,但娱乐和泛娱乐成了时下的投资首选。
道理很简单,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干什么?忙啊!经济不好大家干什么?玩啊!我问过一个中国台湾的朋友,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他个人经历了什么。他说自己家本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爸爸到镇上开了个摩托车修理店,经常晚上11点多还有人砸门要紧急修车。所有人都忙忙碌碌的,就像日本经济腾飞时代写字楼深夜长明的灯光一样,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每个人去奋斗与忙碌。而经济发展无力,大众也会普遍无所事事,中低档消费的娱乐成为新的刚性需求。
春节期间电影票房的火爆也算印证了这一点。我认识某上市公司的副总,下个月就去掌管一个专投娱乐项目的基金,账上已经妥妥地趴着十亿元人民币。纳斯达克疯涨的时候,专投互联网的基金也难一口气融到这么大笔的资金。可人家轻描淡写地说,这点钱哪儿够啊,投不了几部电影。
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经济未来一个重要的机会所在——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手上捏着不少钱!有人、有钱,就终究有机会。
实际上,比起担忧经济危机,我更担忧“经济疯狂”。最近上海楼市的这一轮暴涨,比波澜不惊的股指更让我畏惧。2008年起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里,中国相比世界其他市场,受到的影响已经是少之又少,中国人尚不曾经历真正的经济危机。
从我个人感受来说,反而因为2008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的打击,让中国成为大量外资的“避风港”,当时募集一个美元基金甚至比现在要容易得多。中国如果爆发经济危机,诱因不会来自国外,最大的危险潜伏在国内,而这些危险并不为担忧着经济危机的老百姓们所知。比如人人都骂股市跌得厉害,骂庄家吸血,骂政府不作为,殊不知庄家之所以能存在,不在于政府监管的严苛,而在于散户多了势必滋养出庄家——因为散户容易被情绪诱导,散户越多的市场越容易被人为操作。美、日、欧,几乎没有多少老百姓亲自操盘股票,市场上基本都是专业机构。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都经历过股灾,知道股票“高抛低收”的背后有太多专业知识。自己天天跟着小道消息炒股,就不能怪庄家玩了自己。
再比如,最近创业企业一片一片地倒闭,一批一批地关门。这是经济不好吗?不,这些公司原本就应该关门大吉。跟风创业、抄袭创业,一家融到钱马上就有十几家公司拼凑出相同的业务又去圈钱,这样的公司不死,中国经济的前途堪忧。
新年了,我不少的朋友都有新变化。听说有人把亲戚的大棚种植项目改成了文艺青年们追捧的多肉植物,我要为他的市场定位竖起大拇指;还有朋友从外企辞职,把老家的古法红糖带到了自己的网店;做餐饮的朋友把门面转租出去,专心做中央厨房和外卖业务;我的高中同学在新东方任教多年,去年自己开了个英语培训机构,一年赚了几十万,今年又拉了个合伙人;我在日本搬家,搬家公司的老板是在日本待了5年的中国人,他刚刚给我打电话,说生意有点好,明天能不能6点半来给我搬家,一向痛恨早起的我满口答应。
我支持所有创业者,尤其是这些踏踏实实、做好一项业务的创业者。再萎靡的经济形势下,也会有商机,找准市场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我在上海百货商场看到两家小店人气很旺,其中一家是做中式童装的,不少全家出行的顾客当场买衣服给孩子穿上,爷爷奶奶争相拿着手机跟着拍照。还有一层楼,全是顾客自己在做木工、画油画、打首饰……
任何国家、行业、企业都不会长盛不衰,起起伏伏又生生不息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没有人知道,明天和经济危机哪个先来到。无论哪个先来,至少我们还拥有今天。
在经济放缓的时候每个人都找回踏实、奋斗的态度,不要指望从股市、楼市里一夜暴富,能多学习就多学习,能多工作就多工作,才是对抗经济危机的真正良药。
(秋 水摘自《财经天下周刊》2016年第5期,邝 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