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分析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解析,试图为完善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推动我国体操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并收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其中涉及体操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重点分析,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的设计和构想提供参考。
1.2.2访谈法
为了使得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本研究设计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访谈问卷,通过电话访谈、微信、QQ、E—mail 等交流形式,访谈有关专家、学者、中小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从多个的层面对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
2、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众对对竞技体操和学校体操在概念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界限划分不清晰。很多家长或学生对体操的认识仅停留在电视转播中的竞技体操,如鞍马、吊环、平衡木等。各级部门和学校缺乏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学生、家长和社会并不了解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特点,练习方法,安全措施等。老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脱节,教学目标单一,使得学生对体操缺乏兴趣,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旦学生失去了对体操学习的兴趣和耐心,那么中小学体操教学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1)器械与场地的矛盾。器械体操不仅器械费用高、且每一种器械需要占用场地的面积较大。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中,开辟出一块场地作为专用器械体操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表现出器械与场地之间的矛盾。(2)高要求与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地完成一节器械体操教学课,对授课教师的运动技能、教学、教育、管理、语言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师队伍具有出生各异,水平不一的特点,大多授课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安全第一线上担惊受怕,降低课的要求与规格就难免成为了常态,表现出高要求与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之间的矛盾。(3)身材与器械规格的矛盾。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中,运用的体操器械通常都是适合成年人的标准规格器械。在器械的粗细、高度及宽窄的可调度方面与中、小学生的身材特征不匹配,存在着身材与器械规格之间的矛盾。
3、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的分析
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观法。体育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展示出来是中小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时间、空间的感知,包括了动作示范,其中动作师范包含完整示范、重点示范、慢速示范、对比示范、领做等。示范应该具有目的性,要根据技术动作形成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示范,示范动作要符合规格、正确、轻松、优美。(2)语言法。运用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促进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语言法主要有讲述、讲解、提示、口令、评价、要求等。使用语言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措辞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结合专业术语进行讲解。语言要简明扼要,突出重难点,揭示动作的结构和内部的关系。
但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进展。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借助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经验式教学,方法缺乏新颖,和时代脱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示范和练习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的快速掌握体操技能,避免出现示范多练习少或练习多示范少的情况出现。
4、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剖析
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分支,作为体育学科,其特殊性不可忽视,而教学内容安排的好坏将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是指在体育教育体系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根据中小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制定的有针对性的体操技能和知识。体操教学内容也是十分全面和广泛的,既包含理论层面的知识,也涵盖了实践技能和技术。
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基本体操主要是指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这是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仅以了解和简单掌握为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选择贴近生活需求的内容,例如,翻滚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习较为复杂技术的基础,活动方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这类体操技能。
中学校在确定体操教学内容是多通过经验和一些陈旧的观念盲目或随意的去选择教学内容。体操教学内容出现了严重的重复,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受教学环境及条件的影响,也存在体操教学内容开展不全面等问题。在技能类的教学内容上,会存在较多问题,训练方法单一,针对不同水平程度的学生,应选择合適的教学内容。
5、总结
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诸多要素是影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关键环节,而教学内容与方法则是内因,是教学环节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部门和中小学要抓住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健身的契机,加强对体操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切实做到将体操教学放到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来,为推动全民健身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鹏、蔺新茂.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操教学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4-676
[2]蔺新茂.构建大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系统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97-100
[3]王皋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张秀丽.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84-86
[5]张猛.中小学体操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72-73
[6]尹开宁、王珺.湖北省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31-133
关键词: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内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并收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其中涉及体操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重点分析,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的设计和构想提供参考。
1.2.2访谈法
为了使得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本研究设计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访谈问卷,通过电话访谈、微信、QQ、E—mail 等交流形式,访谈有关专家、学者、中小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从多个的层面对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
2、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众对对竞技体操和学校体操在概念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界限划分不清晰。很多家长或学生对体操的认识仅停留在电视转播中的竞技体操,如鞍马、吊环、平衡木等。各级部门和学校缺乏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学生、家长和社会并不了解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特点,练习方法,安全措施等。老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脱节,教学目标单一,使得学生对体操缺乏兴趣,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一旦学生失去了对体操学习的兴趣和耐心,那么中小学体操教学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1)器械与场地的矛盾。器械体操不仅器械费用高、且每一种器械需要占用场地的面积较大。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中,开辟出一块场地作为专用器械体操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表现出器械与场地之间的矛盾。(2)高要求与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地完成一节器械体操教学课,对授课教师的运动技能、教学、教育、管理、语言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师队伍具有出生各异,水平不一的特点,大多授课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安全第一线上担惊受怕,降低课的要求与规格就难免成为了常态,表现出高要求与教师体操技能储备之间的矛盾。(3)身材与器械规格的矛盾。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中,运用的体操器械通常都是适合成年人的标准规格器械。在器械的粗细、高度及宽窄的可调度方面与中、小学生的身材特征不匹配,存在着身材与器械规格之间的矛盾。
3、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的分析
中小学体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观法。体育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图解、模型等将动作的过程展示出来是中小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时间、空间的感知,包括了动作示范,其中动作师范包含完整示范、重点示范、慢速示范、对比示范、领做等。示范应该具有目的性,要根据技术动作形成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示范,示范动作要符合规格、正确、轻松、优美。(2)语言法。运用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促进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语言法主要有讲述、讲解、提示、口令、评价、要求等。使用语言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措辞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结合专业术语进行讲解。语言要简明扼要,突出重难点,揭示动作的结构和内部的关系。
但教学方法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进展。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借助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经验式教学,方法缺乏新颖,和时代脱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示范和练习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的快速掌握体操技能,避免出现示范多练习少或练习多示范少的情况出现。
4、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剖析
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分支,作为体育学科,其特殊性不可忽视,而教学内容安排的好坏将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是指在体育教育体系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根据中小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制定的有针对性的体操技能和知识。体操教学内容也是十分全面和广泛的,既包含理论层面的知识,也涵盖了实践技能和技术。
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基本体操主要是指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这是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仅以了解和简单掌握为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选择贴近生活需求的内容,例如,翻滚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习较为复杂技术的基础,活动方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这类体操技能。
中学校在确定体操教学内容是多通过经验和一些陈旧的观念盲目或随意的去选择教学内容。体操教学内容出现了严重的重复,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不高。此外受教学环境及条件的影响,也存在体操教学内容开展不全面等问题。在技能类的教学内容上,会存在较多问题,训练方法单一,针对不同水平程度的学生,应选择合適的教学内容。
5、总结
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诸多要素是影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关键环节,而教学内容与方法则是内因,是教学环节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部门和中小学要抓住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健身的契机,加强对体操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切实做到将体操教学放到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来,为推动全民健身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鹏、蔺新茂.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操教学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4-676
[2]蔺新茂.构建大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系统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97-100
[3]王皋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张秀丽.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84-86
[5]张猛.中小学体操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72-73
[6]尹开宁、王珺.湖北省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