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英语改革政策,如何顺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引导英语教学向着实效性发展,如何让“幼师英语”真正符合时代需要、抓住幼儿学习的科学规律、为基础教育做好准备,作为师范教育者的我们值得好好深思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
一、大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1.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和重心。作为中等师范学校,我们为输送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负直接责任,因此课改从我做起,从培养合格的学前双语幼师做起,一路探索在语言应用中完成学前英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教与学。
新英语考试政策的实质重在突出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减轻学业负担,把英语这门课由哑巴语言变成真正能应用的语言!进而共同实现英语教育价值的两方面: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本课题基于这两点,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树立品德,培养情操,开拓视野,建立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2.谈到幼师英语,说到底它的服务对象是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了如下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二、立足现实分析出路
1.在母语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一向缺乏动力与兴趣,这种失去了现实意义的教与学让师生都处境尴尬,英语如此不接地气就真的成了一本“天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师队伍,尤其是负责输送幼师人才的中等师范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当多做一些研究,例如细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了解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保证职业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材编写及管理模式为研究重点,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2.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件使得社会迫切期待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师范学校的“英语课”是否还应当像从前一样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最终培养对象呢?事实证明,我们的幼师很难胜任幼儿英语教育的召唤,因此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融德育、技能和文化于语言学习是教学改革顺应社会需求的必然。
3.如果幼儿教学不能融入“生动”教育,如果语言的学习远离生活,如果英语学习缺乏实用价值,那么英语仅仅就是一门功课,双语教育无疑变成了给孩子们增加的又一负担,幼儿的身心愉悦无从谈起,这种教学也就背离了设立幼儿英语的初衷。因此我们的课题以幼儿特点为中心出发,探索在实际运用中培养语言学习的创造性与自主性,使得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模式的教与学当中真正得到成长和进步。
4.从研究方法及原则上讲,本课题尊重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事实,让幼儿英语的学习越过书本识字,直接进入实际运用,尤其符合人类在幼儿阶段探索世界的学习规律,同时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无限想象力,让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在儿童剧的实际创作和拍摄中不断建立和形成。正如《指南》上说:对于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与教材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牢牢把握服务学生发展、促进质量提高的原则,提出服务教育教学领域整体发展的全局性和具有推广意义的办法,也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改方案。
5.具体教学中,英语的交际意义是在英语儿童剧的表演中得到体现的,让孩子直接以句子形式呈现语言功能,不再割裂句型的各个部分,从浅至深,循序渐进,这个过程直接让幼儿明白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也为我们的教与学明确了目的和方向。
6.课题需要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媒介来推广和验证实施,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相对完整的内容之后将剧本在学生中进行拍摄和简单制作,在欣赏中互励互勉,相互反馈,进一步完善影音资料,带领幼师生合理探索教学的各个环节。
7.从操作上说,教育改革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比较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自觉将德育、知识、技能和文化礼仪等全面发展要素融入教与学的创作中。
因此改革重在及时转变幼师英语课程的指向,把3-6岁的幼儿看作是根本教育对象,一切教学内容和方法从幼儿的接受特点出发,而不仅仅是按照一个十五六岁习得者的特点制定教学,从而保证中等师范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幼师更能胜任幼儿英语的启蒙工作,使得幼师教育和幼儿教育更好的接轨,让英语教育更具社会现实意义。在此根本出发点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幼儿发展的特点,研究如何让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教与学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新的教学手段将具有深远、实效的研究意义。
一、大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1.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应“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和重心。作为中等师范学校,我们为输送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才负直接责任,因此课改从我做起,从培养合格的学前双语幼师做起,一路探索在语言应用中完成学前英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教与学。
新英语考试政策的实质重在突出英语的实际应用功能,减轻学业负担,把英语这门课由哑巴语言变成真正能应用的语言!进而共同实现英语教育价值的两方面: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本课题基于这两点,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树立品德,培养情操,开拓视野,建立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2.谈到幼师英语,说到底它的服务对象是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了如下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二、立足现实分析出路
1.在母语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一向缺乏动力与兴趣,这种失去了现实意义的教与学让师生都处境尴尬,英语如此不接地气就真的成了一本“天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师队伍,尤其是负责输送幼师人才的中等师范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当多做一些研究,例如细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了解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保证职业教育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材编写及管理模式为研究重点,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2.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件使得社会迫切期待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师范学校的“英语课”是否还应当像从前一样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最终培养对象呢?事实证明,我们的幼师很难胜任幼儿英语教育的召唤,因此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融德育、技能和文化于语言学习是教学改革顺应社会需求的必然。
3.如果幼儿教学不能融入“生动”教育,如果语言的学习远离生活,如果英语学习缺乏实用价值,那么英语仅仅就是一门功课,双语教育无疑变成了给孩子们增加的又一负担,幼儿的身心愉悦无从谈起,这种教学也就背离了设立幼儿英语的初衷。因此我们的课题以幼儿特点为中心出发,探索在实际运用中培养语言学习的创造性与自主性,使得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模式的教与学当中真正得到成长和进步。
4.从研究方法及原则上讲,本课题尊重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事实,让幼儿英语的学习越过书本识字,直接进入实际运用,尤其符合人类在幼儿阶段探索世界的学习规律,同时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无限想象力,让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在儿童剧的实际创作和拍摄中不断建立和形成。正如《指南》上说:对于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与教材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牢牢把握服务学生发展、促进质量提高的原则,提出服务教育教学领域整体发展的全局性和具有推广意义的办法,也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改方案。
5.具体教学中,英语的交际意义是在英语儿童剧的表演中得到体现的,让孩子直接以句子形式呈现语言功能,不再割裂句型的各个部分,从浅至深,循序渐进,这个过程直接让幼儿明白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也为我们的教与学明确了目的和方向。
6.课题需要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媒介来推广和验证实施,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相对完整的内容之后将剧本在学生中进行拍摄和简单制作,在欣赏中互励互勉,相互反馈,进一步完善影音资料,带领幼师生合理探索教学的各个环节。
7.从操作上说,教育改革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比较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自觉将德育、知识、技能和文化礼仪等全面发展要素融入教与学的创作中。
因此改革重在及时转变幼师英语课程的指向,把3-6岁的幼儿看作是根本教育对象,一切教学内容和方法从幼儿的接受特点出发,而不仅仅是按照一个十五六岁习得者的特点制定教学,从而保证中等师范学校向社会输送的幼师更能胜任幼儿英语的启蒙工作,使得幼师教育和幼儿教育更好的接轨,让英语教育更具社会现实意义。在此根本出发点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幼儿发展的特点,研究如何让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教与学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新的教学手段将具有深远、实效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