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活动设计的异位与矫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道德与法治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强化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多样化活动的实践探索,才会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和情感,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活动存在异位现象,制约了活动效果的呈现,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体验式”活动设计,以寻求有效的矫治策略,让课堂活动更有效。
  一、课堂“体验式”活动设计异位透视
  道德与法治课堂“体验式”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建构,指导学生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体验式”活动时,往往出现活动设计异位的现象。
  1.忽视内涵,向偏重形式异位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手段。然而,在“体验式”活动设计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体验式”教学法认识不到位,过于追求多样的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内涵的挖掘,从而导致活动形式削弱了活动内涵,达不到“体验式”活动设计的预期目标。
  2.脱离生活,向依赖教材异位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载体,也是“体验式”活动开展的依据。然而,教材并不是唯一,教师对教材的定位和利用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在“体验式”活动设计过程中,过于倚重教材,甚至出现唯教材是从的现象,活动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从而导致活动亲和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式”活动的热情。
  3.忽视践行,向理论积淀异位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然而,“体验式”活动设计还停留在较低层次,过于注重活动体验在提高学生课程认知中的作用,没有将课程认知体验进一步上升到指导学生实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迁移,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体验式”活动设计异位的矫治策略
  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体验式”活动的异位现象,需要教师深化活动设计研究,寻求有针对性的矫治策略。
  1.挖掘內涵,内涵与形式并重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的教育诉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基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内涵。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活动设计过于注重活动形式,显然与新时期教育的诉求不相应。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体验式”活动时,重视挖掘活动的内涵,做到活动内涵与活动形式并重,从而达到“体验式”活动开展的预期目的。
  2.关联生活,创造性利用教材
  生活是课程教学的活水之源,小学道德与法治 “体验式”活动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必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材使用观念,既要发挥教材载体作用,又要提高教材解读能力,精准捕捉教材知识体系和脉络框架,从而根据教材知识编排体系,找寻联系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体验式”活动设计挖掘活水源泉。
  3.重构场景,注重体验式迁移
  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课程认知水平,还要关注理论认知向实践的提升。如何引领学生践行,我们仍然需要发挥“体验式”活动效应。然而,迁移环节的活动设计,不是对课堂“体验式”活动的再现,需要教师基于道德与法治相关专业理论知识,重构场景,以实现“体验式”活动的有效、合理迁移。
  总之,“体验式”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体验式”活动设计存在的异位问题,并正视问题,优化“体验式”活动设计,从而实现“体验式”活动的理性回归,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多样化活动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天水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时代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知识内容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立体几何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其在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下的发展途径,希望能为广大数学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 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升推理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
摘要:将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偏远山区的英语教学,能很好地满足山区英语教学的需求,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现代技术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被逐渐引入初中教学。教学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校内的教学设备。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教师的教学目标由以提升学习成绩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先分析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接着提出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优化课程建设  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结合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依据每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剖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各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掌握学
小学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好奇的心理,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问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节课堂气氛,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都知道,起步作文的教学对刚学写作文的学生而言非常关键,对老师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起步作文教学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布局、写作,并串联作文的内在逻辑和整体结构。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将头脑中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画,在画图中发散语文思维,激发写作兴趣,体会写作乐趣。  一、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大浪淘
《匆匆》一文,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把无形的时间刻画得看得见、摸得着,表达出作者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不会有太多的难点。但是,学生真的能读出,甚至读懂朱自清先生的言下之意吗?很难。如何帮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有效的联结呢?  特级教师沈玉芬在提及“言”与“意”的联结时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凭借文本,在言和意之间“走一个来回”。基于这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够立足儿童的立场,唤醒儿童的天性,推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趣、活、新”三个角度着眼,就如何立足儿童立场,引发儿童的深度学习,打造有童真色彩、有思维深度、有探究意义的课堂,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儿童立场 深度学习 思维发展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对话时,却感受不
小学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对其他科目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占据语文教学较大的比重。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抓住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
期刊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写作,能体现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十分紧密,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对写作没有信心,缺乏兴趣,学习的方法也不恰当。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阅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生物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不断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新兴技术的辅助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初中生物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一、借助信息技术备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备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