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青少年,教育部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教学也应承担起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责任。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本文从问题情境创设、结构化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开发三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数学课堂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问题情境;结构化教学;校本课程
一、核心素养立意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时代对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成为了人类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学校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各学科都担负着相应的学科素养,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与落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听讲并进行模仿训练为主,主要锻炼孩子运用知识解题和应考的能力,而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解题和考试层面,缺乏实际应用能力,长大后,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评价“唯分数论”;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单一的状况。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但是缺乏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意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无法引领时代的发展。所以我国基础教育到了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怎么改?“核心素养”给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明确的引导。义務教育的育人目标正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教育部不仅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还确定了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科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二、核心素养立意下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改革有了指引和方向,本人就核心素养立意下数学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价值的教学需要真实情境中的有效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大量巩固练习,往往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把核心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长期以往,对知识的掌握依靠死记硬背,学生的能力培养只停留在会解题、会考试的程度。这从本质上扼杀了数学的生命,也培育不了学生数学的眼光、思维和表达,更培养不了引领社会发展的下一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的下一代。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要因课而异,但问题情境的选取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1.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课程与生活之间的接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研究表明,当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就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创设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情境,再利用模型思想,将地平面看做一条直线,太阳看做一个圆,根据自身的所见所想,将两者之间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画出来,从而引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正、负数”的教学中,创设赢球为正、输球为负的情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负数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进行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引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做出创新、联想的载体。中国联想集团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数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平常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创设类比与联想的问题情境,既可以降低新知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性质与运算联想分式的性质与运算;类比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联想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类比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探究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知识的类比与迁移的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联想迁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意义重大。
(二)结构化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结构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点整合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群。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整合归纳、类比迁移的能力。
在结构化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章节为单位、以某一个研究方法为单位或者以某一个共同规律为单位进行整合。在《锐角三角函数》一章的教学中它的结构脉络非常清晰,就是围绕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展开运算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这一条结构主线,那么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学生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初中函数知识的教学中,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都按照相同的研究方法开展。所以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结构化研究方法,就可以将三个章节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为一个整体的学习思路,将大大地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对于某一些知识点,如圆里面的直角结论可以将垂径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切线的性质等知识点串成一个知识群,关于“ ”的结论可以将线段中点、角平分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等串连成一个知识群。结构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数学校本课程的研发让数学更有生命力
校本课程大大改善了传统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千人一面的状况,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让学校发展更具特色。鉴于我校每年中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大、得分低的现状,可以开设“数学培优”校本课程,由一线教师组成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紧扣课程标准和中考方向,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选报了该门课程的学生开展培优训练。针对数学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可以开设“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将初中三年的数学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将能够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提取出来,设计实际情景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如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开设“测量”活动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教学楼的高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与学习,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旋转”时,可以开设“图形的设计”活动课程,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进行图案的设计,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折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增强学习兴趣。在讲解方程与函数的际应用中的利润问题时,可以开设“商场中的打折”课程,让学生在统计身边的商场各式各样的打折方案,引导学生将打折方案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打折方案,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意义重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时代的呼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负为国育英才的重任,必须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在深入学习领悟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强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曹一鸣,冯启磊,陈鹏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2]《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吴亚萍,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03月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问题情境;结构化教学;校本课程
一、核心素养立意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时代对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成为了人类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学校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各学科都担负着相应的学科素养,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贯彻与落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听讲并进行模仿训练为主,主要锻炼孩子运用知识解题和应考的能力,而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解题和考试层面,缺乏实际应用能力,长大后,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评价“唯分数论”;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单一的状况。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但是缺乏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意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无法引领时代的发展。所以我国基础教育到了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怎么改?“核心素养”给教育改革提供一个明确的引导。义務教育的育人目标正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教育部不仅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还确定了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科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二、核心素养立意下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改革有了指引和方向,本人就核心素养立意下数学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价值的教学需要真实情境中的有效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大量巩固练习,往往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把核心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长期以往,对知识的掌握依靠死记硬背,学生的能力培养只停留在会解题、会考试的程度。这从本质上扼杀了数学的生命,也培育不了学生数学的眼光、思维和表达,更培养不了引领社会发展的下一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的下一代。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这要因课而异,但问题情境的选取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1.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课程与生活之间的接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研究表明,当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就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迷人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创设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情境,再利用模型思想,将地平面看做一条直线,太阳看做一个圆,根据自身的所见所想,将两者之间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画出来,从而引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正、负数”的教学中,创设赢球为正、输球为负的情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负数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进行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2.能够引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做出创新、联想的载体。中国联想集团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数学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平常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创设类比与联想的问题情境,既可以降低新知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性质与运算联想分式的性质与运算;类比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联想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类比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探究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知识的类比与迁移的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联想迁移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意义重大。
(二)结构化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结构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点整合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群。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整合归纳、类比迁移的能力。
在结构化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章节为单位、以某一个研究方法为单位或者以某一个共同规律为单位进行整合。在《锐角三角函数》一章的教学中它的结构脉络非常清晰,就是围绕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展开运算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这一条结构主线,那么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学生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初中函数知识的教学中,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学习都按照相同的研究方法开展。所以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结构化研究方法,就可以将三个章节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为一个整体的学习思路,将大大地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对于某一些知识点,如圆里面的直角结论可以将垂径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切线的性质等知识点串成一个知识群,关于“ ”的结论可以将线段中点、角平分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等串连成一个知识群。结构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数学校本课程的研发让数学更有生命力
校本课程大大改善了传统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千人一面的状况,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让学校发展更具特色。鉴于我校每年中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大、得分低的现状,可以开设“数学培优”校本课程,由一线教师组成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紧扣课程标准和中考方向,形成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选报了该门课程的学生开展培优训练。针对数学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等问题,可以开设“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将初中三年的数学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将能够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提取出来,设计实际情景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如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开设“测量”活动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活动(如测量旗杆的高度,测量教学楼的高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与学习,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旋转”时,可以开设“图形的设计”活动课程,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进行图案的设计,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折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增强学习兴趣。在讲解方程与函数的际应用中的利润问题时,可以开设“商场中的打折”课程,让学生在统计身边的商场各式各样的打折方案,引导学生将打折方案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打折方案,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意义重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时代的呼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负为国育英才的重任,必须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在深入学习领悟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强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曹一鸣,冯启磊,陈鹏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2]《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吴亚萍,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03月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广东 广州 5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