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机械电子产业现代化发展下,企业人才衡量的标准不断提升,为各大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细化的要求。针对当下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院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保障。本文围绕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对教育现状和改进对策作出研究,以期提升学生机械电子技术的实用能力。
关键词:机械电子;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引言
机械电子专业教学有着较高的系统性和融合性特征,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使教学方向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面对产业对学生综合竞争力提出的要求,院校为全面提升学生技术实用能力,需要了解岗位的需求,并在教学上形成合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机构,为更好的完成人才输送提供保障。
1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机械电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使产业对人才的能力素养要求不断提升。各大院校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才输送的质量,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划。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清晰,使人带培养缺少竞争实力。具体表现在专业教学方式传统,目标不明确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机械电子专业教学实践较为保守,对于产业内出现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还缺少教学设计的能力。使课堂集中在教材内容讲解中,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与此同时,针对新的要求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与岗位不对应的问题。各大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式,分别为以就业为目标,教学与实践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机械电子管理、应用、维护能力;定向人才培养,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落实具体的培养方案;以知识传递为主,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这种缺少实践练习的教育活动,会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浅谈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1借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不断加强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
借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加强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首先应当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生产之间的联系,借助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结合新型课堂教学理念,以培養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根据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优化本专业学生生产学习、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多个教学环节。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的平台,引导学生到合作企业参与实习实训独立完成工作,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训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摆脱教材内容的束缚,体验实际生产活动。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构建教学、实践创新、生产以及开放一体化的综合性实训基地,配备完善的先进软件与硬件设施,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有效结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比赛、全国技能挑战大赛、机械电子设计沙龙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不断提高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应用与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实训基地实现双创训练、竞赛、孵化与实习的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训基地载体,重点打造机械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该平台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社团。并将社团的融入、学生项目的参与度,作为本专业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的重要指标,以提高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
2.2注重强化机械电子专业师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与胜任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其自身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胜任能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同样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不断强化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还需要注重加强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培训力度,注重对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的培育,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能力提升,来为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人力保障。首先,应鼓励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定期参与培训活动,与国内外优秀专业教师、专家教授、专研人员、学者等相互交流、沟通彼此人才培养经验和技巧,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理念,开拓自身教学视野。其次,应大力提倡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到学校合作企业内进行实习实践、参观调研,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保障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相辅相成,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3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能力是机械电子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面对机械电子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各大院校应作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的调整。以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为基础,通过产业和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制定贴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并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提供机会,不断完善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艳飞,李学俊,朱春梅.新农科背景下基于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人才培养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4):165-170.
[2]苏芳,王晨升,李渊,王明明.新工科背景下“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9):90-92.
[3]朱运海,崔俊涛,汪胜兰,向金利.基于CBE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校地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05):84-88.
作者简介:
杨旭东(197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所在院校:徐州开放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
关键词:机械电子;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引言
机械电子专业教学有着较高的系统性和融合性特征,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使教学方向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面对产业对学生综合竞争力提出的要求,院校为全面提升学生技术实用能力,需要了解岗位的需求,并在教学上形成合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机构,为更好的完成人才输送提供保障。
1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机械电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使产业对人才的能力素养要求不断提升。各大院校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才输送的质量,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划。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清晰,使人带培养缺少竞争实力。具体表现在专业教学方式传统,目标不明确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机械电子专业教学实践较为保守,对于产业内出现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还缺少教学设计的能力。使课堂集中在教材内容讲解中,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与此同时,针对新的要求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与岗位不对应的问题。各大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式,分别为以就业为目标,教学与实践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机械电子管理、应用、维护能力;定向人才培养,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落实具体的培养方案;以知识传递为主,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这种缺少实践练习的教育活动,会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浅谈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1借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不断加强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
借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加强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首先应当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生产之间的联系,借助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结合新型课堂教学理念,以培養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根据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优化本专业学生生产学习、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多个教学环节。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的平台,引导学生到合作企业参与实习实训独立完成工作,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训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摆脱教材内容的束缚,体验实际生产活动。并根据企业生产要求,构建教学、实践创新、生产以及开放一体化的综合性实训基地,配备完善的先进软件与硬件设施,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有效结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比赛、全国技能挑战大赛、机械电子设计沙龙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不断提高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应用与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实训基地实现双创训练、竞赛、孵化与实习的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训基地载体,重点打造机械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该平台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社团。并将社团的融入、学生项目的参与度,作为本专业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的重要指标,以提高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
2.2注重强化机械电子专业师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职业能力与胜任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其自身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胜任能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同样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不断强化机械电子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还需要注重加强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培训力度,注重对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的培育,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能力提升,来为机械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人力保障。首先,应鼓励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定期参与培训活动,与国内外优秀专业教师、专家教授、专研人员、学者等相互交流、沟通彼此人才培养经验和技巧,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理念,开拓自身教学视野。其次,应大力提倡机械电子专业教师到学校合作企业内进行实习实践、参观调研,提高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保障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相辅相成,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3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能力是机械电子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面对机械电子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各大院校应作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的调整。以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为基础,通过产业和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制定贴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并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提供机会,不断完善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艳飞,李学俊,朱春梅.新农科背景下基于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人才培养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4):165-170.
[2]苏芳,王晨升,李渊,王明明.新工科背景下“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9):90-92.
[3]朱运海,崔俊涛,汪胜兰,向金利.基于CBE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校地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05):84-88.
作者简介:
杨旭东(197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所在院校:徐州开放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