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AI教育仍處於探索的模式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人工智慧)教育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您認為澳門需要怎樣的AI教育?針對全民的培養AI興趣教育?還是針對學(生)界的專業技術教育?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黃健武廳長:現今一個地區的發展已離不開資訊科技,學生的資訊素養是該地區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故澳門特區政府一直支持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一方面期望利用資訊科技提升教與學效能,另一方面,培養具備21世紀競爭力的學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將深度融合於社會各領域中,提高創新力及生產力,形成全新生活方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與各種領域相結合。”可以預見,將為本澳社會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同時亦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自2017/2018學校年度起“學校發展計劃”明確將“教育與互聯網+”列為主要發展方向,當中包括:持續支持學校引入各類電子化互動學與教方案,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升學習效能及學習動機。鼓勵學校通過資訊科技與其它學科的結合,進行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解難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競爭力。推動學校逐步運用大數據(Big Data),通過分析學生學習數據,逐步實現個性化、精準化的學與教模式。
   澳門科技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曾祥財副教授:澳門AI(人工智慧)教育仍處於初步的階段,目前來講,若推動AI(人工智慧)教育發展,要考慮到AI涉及的許多專業知識,比如要對電腦有認識,懂編程,以及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故,澳門未到針對全民培養AI興趣教育的階段,但可致力發展針對學(生)界的基礎AI技術應用的教育。
   澳門電腦學會陳永健理事長:近年國家很重視AI(人工智能)教育,而且,去年AI(人工智能)教育正式納入中學課程。目前,澳門的AI教育仍處於一個探索的模式,澳門需要怎樣的教育?我們培養學生一個怎樣的能力?我非常認同如國內專家所提出的:AI教育的目的,不應只將焦點目標定在AI(人工智能)範疇,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高階的認知能力、以及技術整合應用能力,對電脑硬件有認識、對數字有認識,有團隊合作精神。具備以上綜合認知能力,即使日後不從事AI(人工智能)行業,對未來工作生活都會有幫助。
   澳門培正中學創新科技科劉冠華主任:當今世代,AI(人工智能)是很熱門的潮語,其實AI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上、工作上無處不在,而且範疇超級廣,現在大家所講的AI是指電腦系統怎樣去學習人類行為的應用範疇。
   近年,全球各地AI(人工智能)發展如火如荼,甚至已納入內地高中學生必修的正規課程,在這種AI教育風潮之下,澳門更是要奮起直追,才能跟得上未來創新科技趨勢。我們見到,在澳門,不單止大學開始設置AI課程,很多中學在STEM課程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一個適切的教學模式,比如結合機械人和編寫程式等教學,並在政府支持之下,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科技大賽,展現本澳學界科普教育的成果,所取得成績令人欣慰。
   現階段澳門需要怎樣的AI教育?我認為,可分兩個層面去做:先科普,後專業。科普教育可以教識學生AI的原理是什麼,以及認識AI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如代替教師批改學生試卷、課堂上教學,等等。至於AI技術專業發展層面,我認為,現階段要在澳門發展不容易,但不排除將來政府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平台,為培養未來的科技專業人才創造條件。
其他文献
曾幾何時,孩童們跟隨祖母到街市購買鮮肉的光景,是三地居民的回憶;曾經,慣見雞販用“口吹尾”的方法挑選活家禽,是殘留在上世紀的生活片段。但在本世紀,澳門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恐襲”,讓我們的集體回憶都冲刷得銷聲匿跡。   恐怖襲擊的手法素來層出不窮:有的使用自殺式炸彈襲擊;而有的則把人質縛起斬首示眾,還要上載到YouTube或雲端之中,任人觀看。不過,在各國地區遭受恐襲困擾的同時,在人口極為稠密的港澳
期刊
環境保護局上月前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零一八》,本澳各空氣監測站錄得空氣質量屬“良好”和“普通”天數佔該站監測總天數超過九成二,與二零一七年相若。   澳門空氣污染主要分為本地和外來污染,本地主要來自車輛尾氣及電廠發電,外來污染則主要受常季風影響,秋冬季的外來污染一般較為嚴重,原因是本澳春、夏季主要吹偏南風,會將南海海上無污染的空氣吹到本澳,故本澳春、夏季的空氣質量一般較佳,能見度亦較高。  澳
期刊
澳門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方發展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經濟,而且在民生、醫療、教育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步。這是澳門回歸20年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力支持下,在歷屆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發揮當家作主的熱情和聰明才智,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取得的豐碩成果。  回歸20年,歷屆政府施政理念的變化  
期刊
7月25日上午,應澳門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賀一誠先生邀請,澳門月刊社長王定昌、總編輯王春芳等一行抵賀一誠競選辦公室,受到賀一誠與競選辦負責人的熱情接待,雙方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賀一誠首先歡迎澳門月刊到訪,他提到澳門月刊紮根澳門社會數十年,秉持講真話的原則,堅持立場,密切貼近澳門社會,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澳門各政府機構、各社團,以及市民中都有比較廣泛、深厚的讀者基礎。
期刊
中、西醫新視觀:  互為配合,各盡所長   中醫藥在澳門已歷百餘年,並且深入民心。以前,澳門醫療條件尚且不完善,中醫為保障底層社會華人的健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於家庭的淵源,尤記得小時候在自家鋪頭門口幫祖父揀藥熬藥,為街坊分派涼茶防暑。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澳門醫藥發展一直比較偏向西醫的,尤其在社會動盪的年代,居民生活條件差,各類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而感染的傳染病比較多發,在這樣的社會
期刊
8月是本澳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日子。作為今屆選舉唯一入閘的候選人,他提出的“協同奮進、變革創新”理念,承諾深入傾聴澳門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聲音訴求,無疑是貼近了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需求的,因而得到本澳社會各界普遍的認同。很多有識之士都看到本澳回歸20年來,一路走過,表面風光,但其實繁華背後,不論民生經濟還是法制基建都存在不少或大或小的問題,有的甚至堪稱社會惡果令本澳全社會集體買單,因為這類的惡果太多,
期刊
AI(人工智能)發展已成為全球發展的重要課題,而發展離不開人才,為此,全球各地近年掀起一股重視科技資訊發展,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浪潮。而據資料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AI(人工智能)人才有80萬,印度有15萬,英國有14萬,而中國有5萬,以上數據,可窥知為何國家如此急起直追培養科技人才的原因了。在澳門,特區政府正在努力打造澳門為智慧城市,如何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以助澳門迎接人工智能世界的挑戰,已成
期刊
由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組織的澳門中文傳媒50餘人珠海啖荔活動於7月19日舉行。活動內容安排豐富,先後參觀橫琴總部大廈、南方電網琴韻變電站、橫琴長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澳門大學科技研究院等單位實地訪問交流。此次活動受到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午4時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龍廣豔及橫琴新區等領導的陪同下出席媒體見面會。   姚市長致辭時表示,珠海將舉全市之力,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主
期刊
打造智慧城市,AI科技人才是關鍵,您認為澳門AI人才市埸怎樣?解決AI人才需求有哪些途徑?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黃健武廳長:智慧城市是21世紀城市規劃和發展的主流。早前,國務院及主管部委也就建設智慧城市的主要方向、原則和目標等訂定了指引,澳門智慧城市發展策略及重點領域建設,亦將成為特區政府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   配合特區智慧城市的發展策略,本局期望人工智能可跟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朝向兩個
期刊
教育是提高人口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澳門回歸以來,透過健全和完善教育法規,不斷推動教育事業向前發展,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多元化,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澳門教育體系。回顧澳門教育發展史,從回歸前到回歸後,澳門教育的近現代化走過了艱辛而漫長的歷程。  時代變遷,澳門教育進化史   回歸前,當時澳葡政府在很長時間裡對社會教育都沒有足夠重視,除了一些葡人學校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