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布与靶器官损害的分析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pressure,EH)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分布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7人,男89例,女38例。其中,EH(1)组:有靶器官损害者64例,EH(Ⅱ)组为靶器官未受损者63例,另设老年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1)组收缩压(SBP)、收缩压负荷(sPBload)、脉压(PP)、收缩压变异性(sBPV),大于EH(Ⅱ)组和对照组(P<0.05)。舒张压、舒张压负荷、舒张压变异性,在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EH(1)组24小时血压分布呈非杓形。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收缩压负荷、收缩压变异性、脉压差,对靶器官的损害意义较大。动态血压非杓形节律是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因素,这对指导合理治疗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11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1307)02-0106-02
  循证医学显示,动态血压监测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水平评估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进展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有广泛应用空间,从而优化老年高血压个体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改变与靶器官损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和靶器官损害判断方法[1],选取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科住院病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188例。高血压(I)组64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靶器官损害,男44例,女20例,年龄75~9()岁,平均82.3±7.7岁;高血压(Ⅱ组)63例,男43例,女20例,年龄75~90岁,平均81.6±7.4岁,单纯高血压,不伴靶器官损害;血压正常者6l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75—90岁,平均82.2±7.8岁,作为对照组。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代谢、TC、TG、LDL—c、HDL—c水平等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靶器官损害指征心脏: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左室重量指数(LVMI),(男)LVMI≥125me./m2,(女)LVMI≥110mg/m2,或存在心功能减退。脑:根据头颅CT或MRI结果,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肾:尿白蛋白≥30~300mg/24h、血肌酐男性≥133umol/,L(1.5mg/L),女性≥114umol/L(1.3mg/L)。
  1.2方法:所有的高血压病例,观察期间未停用高血压药,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太空室验室92107型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白昼6:00~22:00,每15分钟自动充气测量,夜间22:00~6:00每30分钟自动充气测量,监测期间受试者从事日常活动,每例资料24小时有效监测次数均在85%以上。
  


  主要监测参数:见表2。血压负荷值是白天血压≥135/85mmHg,夜间血压≥125/75mmHg的次数与监测总数的百分比。血压昼夜节律,是白天平均动脉压一夜间平均动脉压/白天平均动脉压,小于10%为昼夜节律异常,大于和等于10%为昼夜节律正常。血压变异性(BPV):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所得到的血压标准差(SD)除以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
  1.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以动态血压分析软件包上机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O.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平均收缩压参数及脉压差EH(I、Ⅱ)两组均大于正常对照组。收缩压变异参数及收缩压负荷参数EH(I)组均大于EH(Ⅱ)组和正常对照组。EH(I)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较EH(Ⅱ)组减弱,有显著差异(P<0.05);24小时血压分布呈非杓形,而EH(Ⅱ)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老年血压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H(I)组、EH(Ⅱ)组、正常对照组舒张压、舒张压负荷、舒张压变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本资料显示伴靶器官损害组24小时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脉压差均大于单纯高血压组,更大于血压正常组。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2]。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逐步硬化,顺应性下降,这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3]。大动脉顺应性是左心室后负荷的主要决定因素,顺应性减退,导致左心室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与左心室肥厚,导致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
  国外学者Etom等[4]分析了106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现老年人血压波动增高是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王永刚等[5]研究提示:老年人血压波动性增高是高血压心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收缩期血压增高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资料也發现,老年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收缩压变异性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
  本资料还发现:正常对照组、老年单纯高血压组,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呈节律特征性变化,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存在表明组织器官灌注良好[6]。老年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水平较高,造成脑、心、肾等器官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血管的弛张作用减弱,造成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增多,心肾损害加重。夜间血压越高,对靶器官损害越大[7]。
  综上所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直观描绘了昼夜血压分布,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关系,使我们能根据血压的生理周期、血压变异性及每日血压改变,正确评价药物疗效,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时间,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血压的昼夜节律,从而实现24小时平稳降压,预防和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于住院的7~10天行颈动脉超声和DSA。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的检测结果。结果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无显著差异。对70%~99%的狭窄,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有显著差别。对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检出,两种方法检出率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
期刊
[关键词] 静息心率;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中图分类号:B4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4-0254-02  近年来,有关静息心率(RHR)增快在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意义已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对1647例中青年男性健康体检者RHR、血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RHR与血压的关系。
期刊
[关键词] 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性别;年龄;lhlK,;健康体检  中图分类号:R154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1X)6)04-025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已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线索,本文对2005年度
期刊
[关键词] 胺碘酮;心房颤动;Qr离散度  中图分类号:R541.7;R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4-0263-02  胺碘酮是有效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心房颤动(房颤)有较好疗效,且较少出现致心律失常作用,但其对心电图QTA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的影响各家报告很不一致,至今尚无定论[1、2]。我们使用胺碘酮治疗房颤患者78例,分析
期刊
[关键词] 大隐静脉;剥脱术  中图分类号:H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4-0267-02  大隐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4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关键词] 嘉兴市;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B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1-0048-03  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是日前世界范围内衡量冠心病对人群生命和健康危害程度、预测医疗资源的需求及进行病因学研究最有效的指标。嘉兴市秀洲区自2002年在全区开展心脑血管病监测工作,按浙江省公共际和监测程序进行冠心病急性事件的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I(prostaglandinEI,PGEI)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表达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检测不同浓度PGEI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 (1)随着PGEI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均逐渐增加(P<0.05
期刊
[关键词] 桥脑梗死;MRI;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4-0268-02  随着删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脑干梗死的诊断水平已大大提高,以往临床不能准确定位的桥脑梗死可得到确诊。现就22例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分析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异常J波与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方法 对特发性异常J波与Brugada综合征各8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和)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除aVR(部分患者aVL)外],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一般V1~v2导联不出现J波,若出现则Jv1~v2<R,不伴右束支传导组滞(RBBB),Tv1~v3常直立;②Brugada综合征及Brugada样心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肌酶谱和cTn I的变化。方法对190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轻中型110例,重型80例)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EG)、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并有9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结果重型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率(57.5%)與对照组(18.9%)及轻中型脑梗死组(2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型脑梗死组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