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白花檵木不同部位10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分析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白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不同部位叶、花、果实和根中鞣花酸、槲皮素、没食子酸、山柰酚、杨梅素、椴树苷、红景天苷、异槲皮苷、绿原酸、奎宁酸含量的方法学考察,为更合理地开发利用白花檵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 1.8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1;进样体积2μL。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结果表明,10个活性成分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操作简单,结果可靠。10个活性成分存在于白花檵木不同部位中且含量差异明显,白花檵木不同部位中主要成分是多酚类成分,含量最高,其次是黄酮类成分。花中10个活性成分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奎宁酸是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达到22.539 1 mg·g-1。该研究阐明了白花檵木同一部位不同活性成分差异及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白花檵木药效物质奠定基础,同时可为白花檵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将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供给能力,进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基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变化(P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多情景下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并结合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估算并预测了1990—2030年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1990
监狱监管工作是监狱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监狱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将滋生大量安全隐患,产生各类危害监狱安全及社会稳定的事件,导致监狱机关的社会形象受影响、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人民群众安全感。因此监狱必须做好日常各项监管工作,落实各项监管制度,严防发生各类风险。因此为提升监狱系统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开展C市监狱系统监管工作优化路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于监狱监管工作的定义进行了阐述,详细说
为了更好地创新传统节目制作方式,提高音视频文件处理效果,文章设计了广电媒体智能语音应用平台。首先,结合相关技术和系统应用需求分析情况,完成对系统架构设计;其次,从文稿唱词系统应用、虚拟播报系统应用、内容转写系统应用以及融媒体会议系统应用4个方面入手,全面介绍广电媒体智能语音应用平台的具体应用;最后,对系统进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运行正常、可靠、稳定,各个功能模块均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以期为技术人
图像融合是信息融合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提高图像融合质量,获取更多特征信息,增加图像信息的使用效率,提出基于CNN模型原理的区域图像融合方法对真彩色图像进行融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NN算法融合结果的视觉保真度质量指标略低于文中的MWGF算法,其余的质量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NSST算法和MWGF算法;经视觉评价融合后的图像发现文中使用的CNN算法均优于两种对比算法。因此,基于CNN模型的区域图
<正>得到消息的赵月花急急忙忙地赶回家时,她的婆婆已经一头倒在地上,昏过去了随着涉嫌拐卖多名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罗阿亮的落网,他和情人褚桂金26年前做下的那些勾当,重新浮出水面,封尘多年的案卷也再次被打开。而作为受害者之一的湖北省麻城市的赵月花,也不得不再度触动内心深处那些已经结疤的伤痕。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化学的实验命题越来越重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考生的学科素养的考查。化学实验题每年在高考中占有20-21分,是必考题型。其中实验选择题注重细节和基础的考查,而实验综合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对文字、流程、图表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真正体现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试题情境中,读不懂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弱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内皮细胞功能,促进缺血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高血压、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刺五加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制约了其临床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刺五加注射液的化学成分进
选用建筑废料作为再生粗骨料,并制备出各种再生骨料含量的再生混凝土。随后,以混凝土经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超声波脉冲速度和抗拉强度来表征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能会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呈缓慢降低的趋势。此外,当再生粗骨料掺量为天然粗骨料3.0%时,得到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最好。上述试验结果为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