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难为易突破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难点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紧扣认知本质,尊重认知差异;尊重认知差异,在各个击破中突破难点;顺应认知规律,依据认知特性;依据认知特性,在积极游戏中突破难点四方面研究如何在化难为易中突破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难点,从而为优化课堂奠基。
  关键词:特殊教育;循序渐进;尊重差异;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761.2;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100-01
  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感觉能力相对薄弱,认知速度相对较慢,知识信息保存记忆的时间也相对短暂,且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这就导致了在体育学习中存在更多的认知难点。这也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连接点,努力协调与平衡他们之间的联系,让特殊学生的缺陷得到较好的补充,从而为突破难点、优化课堂奠基。
  一、紧扣认知本质,在循序渐进中突破难点
  针对特殊学生认知能力相对滞后的特点,体育教学就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循环往复、渐趋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尝试、不断历练中积累和练习,一步步地强化记忆,在巩固中不断提升技术动作能力。例如,在“小篮球散步上篮”的教学中,让学生协调地接球跨步就是他们动作掌握的核心难点。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原地慢速起跨再摘树叶的方法进行练习,然后再进行持球练习,最后做自抛自接的实战演练。正是在这样的逐步教学中,学生逐渐夯实了动作要领,成功突破了这一内容的教学难点。
  二、尊重认知差异,在各个击破中突破难点
  特殊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多、运用有限的动作,对于他们而言是难以跨越的鸿沟。教师可借助分解、拆段的方式,延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各个击破,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教学“前滚翻”为例,视频示范连贯、优美,但学生练习起来总是无从下手,要么前滚时双腿分开,要么头部低垂不够充分,要么就是团身不够紧凑,导致整个动作严重不协调。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述和演示,学生就会陷入无趣的尴尬境地中。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体状态,采用以下分段解决的策略:用下巴夹住一张纸片来克服低头不充分的难题,容易分腿的情况就让学生用两个膝盖夹紧一条绳子,团身不紧时就让学生用大腿与腹部夹着小篮球。正是这三个具有创造性的策略,学生自然而然强化了动作的协调性,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顺应认知规律,在观察对比中突破难点
  体育课堂常设置在室外,多媒体技术运用不方便,但特殊学校的学生对于直观形象元素的依赖性更强,纯粹理性枯燥的内容会限制他们对于信息的吸收。多媒体技术的画面清晰、色彩明艳、鲜活可感的视频更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没有任何理由将这一契合学生认知实际能力的手段排除在外。例如,在教“学习蛙跳”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制作并出示了三个教学环节:动画呈现“小青蛙找妈妈”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在视频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动作的创编与设计;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知之后,借助慢镜头回放蛙跳动作引导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深化,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取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最后,教师采取仿生练习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了小兔跳跃的镜头,并要求学生在深入观察、对比的基础上寻找两者的共性,从而为之后的实践练习奠定基础。教师借助于视频图像,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聚焦动作的呈现,为学生自主性练习、直至动作要领的掌握奠定了基础。纵观这一案例,教师没有受到传统教学中认为体育课堂不适用多媒体技术的限制,针对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制作了与内容相关的视频,为学生的观察体悟、实践练习提供了第一手资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依据认知特性,在积极游戏中突破难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小学生本来有意注意(随意注意)的能力就不强,更何况还是特殊学校的学生。如果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难以形成。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相应的游戏,这对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内容时,不少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但在落地时膝盖弯曲度不够,会对学生的膝关节造成损伤。因此,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就成为了这一教学内容的一大难点。为了更高效地突破这一认知障碍,教师专门设计了这样的体验性游戏:老师先分发给学生一个小礼物,在学生单脚起跳之后即将落地时,让学生伸手去拿老师送的礼物。事实上,学生落地时还要拿到东西,就意味他们必须要在落地时屈膝进行缓冲。教师正是运用了特殊学生急于索取礼物的心理,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自己突破了教学难点,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体育课程作为锻炼学生体质健康、磨炼学生的精神意志、完善学生认知缺陷的一项重要课程,自然有着其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而教师只有引领特殊学生在实践练习、揣摩中自行解决,才能真正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修缮他们的不足,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张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2010(S2).
  [2]吴广卫.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和合理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03).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其中不确定性不需要满足传统的匹配条件.对系统中不确定项所要求的信息仅为不确定项是有界的,其界为系统状态的已知函数.首先应
摘 要:运用微视频可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精心制作,契合学情;适时插入,有的放矢;分层引导,因材施教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有效将微视频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分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78-01  微视频,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图画和声音,相
该文根据烧蚀模型计算出弹丸在某一时刻的烧蚀外形及其对应的气动系数,利用外弹道模型仿真高超声速弹丸烧蚀后对其外弹道特性的影响.文中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计算结果对以后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倒谱模型的改进的倒谱基音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分帧语音进行10阶线性预测编码(LPC)分析和逆滤波,获得LPC预测残差;然后对残差信号进行倒谱分析,倒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