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教学调研时,笔者深深地感到当前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师生自身内外部之间、师生之间单向信息传递的活动,教学的单向性导致了教学的低效性。教学中双方难以明确自身的任务,缺乏有效师生交往的机制,以至课堂教学结束,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教师讲些什么,教师也不清楚学生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加强教学主体互动尤为必要。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内外知识之间等三个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现实交往中,几个朋友一块聊天,如果其中哪一个被忽略了,他会有失落感、被冷落感与离开的愿望。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学生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产生。长此以往,其厌学情绪就会滋生蔓延,班级归属感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是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班级、同学、教师产生亲近感一种有效的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合理问题分配意识
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向学生提问题,但这些问题怎样分配给学生,分配给哪些学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通盘考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倾向将问题抛向学习成绩好、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而成绩一般或沉默寡言的学生几乎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致使课堂提问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激励价值,致使优秀生不能更优秀,后进生则越来越退步。如果教师能够时时从这个角度进行反思,也许就可以领悟出学生期待被教师关注与提问的强烈愿望。
2.目光对视与手掌抚摩策略
由于在一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所提问题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问题回答。而目光对视与手掌抚摩则是关注学生的一种有效策略。要运用此种策略,教师必须牢记与熟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在自如讲授的同时,用目光扫视每一个学生,不时地走进学生中间与个别学生交流或用手掌慈祥地抚摩个别精力不集中或暂时没有问题回答的学生,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关注。
二、生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到校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向教师学习知识,或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应该更多的是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相互学习与适应。对于行为的交往卢奇亚诺·梅卡契(luciano Mecacci)用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和认识的规范性基础之间的联系。在一本名为《奇怪的大脑的书中》,他以四个一生下来就失聪并于1975年在莫斯科完成大学心理学学业的聋哑人为例,说明了认识的基础并非如经验主义者数百年所相信的那样,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梅卡契写道:这四位学习心理学的大学生像正常人一样,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思维水平,当然,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通过感官知觉获得的,他们与别人沟通的唯一渠道是身体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他们的精神象正常的儿童一样,是在与别人,如同伴、老师或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即社会接触中发展起来的。与学生的心理层次相适应,小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应该是集体性探讨学习,学生能够在这种集体性的学习中获得很多新的知识增长点。那么教师怎样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呢?通常两种做法可资借鉴。
1.建立学习小组、分配合作性学习任务在现行大班教学体制下,教师要想以一人之力达到对全班学生关照似乎不大可能。但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关注、相互监督不失为一种优化的教学策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后进生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优秀生的能力得到极大发展(因为优秀生自己明白一个问题不难,但要向他人讲明白某个问题却不容易。他们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自身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也会有所发展。),也使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做法为把学生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上平均分为6~9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都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竞争上岗)。组长的任务是:(1)辅助教师检查本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组长作业则由教师来提前检查反馈(组内其他成员如果能较快完成作业,也可以申请由老师来检查。)。(2)某一教学目标完成后,组长协调组内学生通过互助尽可能快地掌握教学目标并即时检测,将检测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要定期进行小组间评比。)。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标的学生则由组内已掌握的学生课上或课下进行辅导。在分配给小组任务后,教师可以采取限时记忆、组内互助交流与讨论等方式促进小组整体功能发挥,使学生间尽可能多地产生互动与互助。
2.进行“自然分材”教学
面对1比40甚至更多的师生比,如何全面开展因材施教,一直困扰着人们。而这一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教学质量要有较大幅度提高似乎有一定难度。
但幸运的是,自然分材教学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按照熊川武教授的解释,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普读”与“补读”相结合及课外档案跟踪个别指导的教学方式。
这个定义的主要内涵有:
一是自然分材,相对于人为分层(校、班、组)而言。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完成或基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和“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普读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主要是做新练习题),补读生则得到及时帮助,普读与补读生是随其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当日为普读生者,来日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是档案跟踪,使课堂中不彻底的分材教学真正走向彻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进步档案,记载的是各自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学习,就真正的因材施教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补读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这对后进生的学习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在国外,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曾采用录音的方式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通过分析后进生与教师、优秀生以及后进生之间讨论问题的录音,获悉后进生在与教师讨论问题时表达的流畅性与清晰性不如与优秀生,而后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讨论在清晰性与流畅性上明显好于前两者。其原因是后进生的自卑与恐惧被嘲笑的心理的作用)。同时,学有余力的普读生也可以参与到补读生的讨论与教师对补读生的辅导中。
三、学生内在与外在知识的互动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宝贵知识经验。由于对这一点的过分强凋,导致过分灌输行为的出现。但事实上,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在其成长经历中,都具有对外在世界、对自身的独特感受与看法,而此才是学生言行的主宰者与其心中的真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帮助学生将存在于其内心的知识通过表达与做事外显化、显性化。然后通过学习、内部或外部对话不断使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相互转化,观念与行为不断转化。为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重视表达,言为心声
不论在英语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通过辩论、演讲、写作、实践或实验等方式将内心所想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表达由有话说不出、写不出,向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过度,最后走向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当学生在以上有所发展时,就会信心倍增,兴趣渐长。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以下两点,一是内外兼顾,即不仅让学生通过听、看获取知识,同时也通过思考与言说来获取知识;二是言为心声,在引导学生言说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实性与涉我性,即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心,我行由我心。
2.心声为先、转变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有关某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时,很少先听取学生的看法,然后根据举例或实验辩其正误,而是直接将现成观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些观点,也难以消化与理解,难以以此解决现实问题,仍旧以内隐于自身的原有观念来解释事物。这样其所学知识则成为悬浮在其内隐知识表面随时可能漂走的对学生行为不会产生影响的多余之物。因此教学要想使外在科学观念对学生原有观念产生影响,就必须先了解其原有观念是怎样的,然后在批判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使其产生新观念。这样才能使外在科学知识与学生内在知识融合起来并内化为支配学生行为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皮衣能够御寒的原因时,应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很多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皮衣能够生热,所以人们穿上皮衣能够御寒。教师通过将温度计放人皮衣内而温度计的刻度没有改变与将皮衣包住冰冷的石块而石块依旧冰冷的事实来证明学生观念的错误性,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正确的观念,进而达到学生内外知识的互动。
总之,师生互动是实现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师生良好教学心态的一种有效方向,希冀有更多学人对其加以关注。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加强教学主体互动尤为必要。教学主体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内外知识之间等三个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现实交往中,几个朋友一块聊天,如果其中哪一个被忽略了,他会有失落感、被冷落感与离开的愿望。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学生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产生。长此以往,其厌学情绪就会滋生蔓延,班级归属感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是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班级、同学、教师产生亲近感一种有效的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合理问题分配意识
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向学生提问题,但这些问题怎样分配给学生,分配给哪些学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通盘考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倾向将问题抛向学习成绩好、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而成绩一般或沉默寡言的学生几乎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致使课堂提问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激励价值,致使优秀生不能更优秀,后进生则越来越退步。如果教师能够时时从这个角度进行反思,也许就可以领悟出学生期待被教师关注与提问的强烈愿望。
2.目光对视与手掌抚摩策略
由于在一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所提问题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问题回答。而目光对视与手掌抚摩则是关注学生的一种有效策略。要运用此种策略,教师必须牢记与熟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在自如讲授的同时,用目光扫视每一个学生,不时地走进学生中间与个别学生交流或用手掌慈祥地抚摩个别精力不集中或暂时没有问题回答的学生,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关注。
二、生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到校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向教师学习知识,或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应该更多的是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相互学习与适应。对于行为的交往卢奇亚诺·梅卡契(luciano Mecacci)用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和认识的规范性基础之间的联系。在一本名为《奇怪的大脑的书中》,他以四个一生下来就失聪并于1975年在莫斯科完成大学心理学学业的聋哑人为例,说明了认识的基础并非如经验主义者数百年所相信的那样,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梅卡契写道:这四位学习心理学的大学生像正常人一样,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思维水平,当然,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通过感官知觉获得的,他们与别人沟通的唯一渠道是身体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他们的精神象正常的儿童一样,是在与别人,如同伴、老师或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即社会接触中发展起来的。与学生的心理层次相适应,小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应该是集体性探讨学习,学生能够在这种集体性的学习中获得很多新的知识增长点。那么教师怎样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呢?通常两种做法可资借鉴。
1.建立学习小组、分配合作性学习任务在现行大班教学体制下,教师要想以一人之力达到对全班学生关照似乎不大可能。但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关注、相互监督不失为一种优化的教学策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后进生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优秀生的能力得到极大发展(因为优秀生自己明白一个问题不难,但要向他人讲明白某个问题却不容易。他们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自身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也会有所发展。),也使全体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做法为把学生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上平均分为6~9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都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竞争上岗)。组长的任务是:(1)辅助教师检查本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组长作业则由教师来提前检查反馈(组内其他成员如果能较快完成作业,也可以申请由老师来检查。)。(2)某一教学目标完成后,组长协调组内学生通过互助尽可能快地掌握教学目标并即时检测,将检测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要定期进行小组间评比。)。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标的学生则由组内已掌握的学生课上或课下进行辅导。在分配给小组任务后,教师可以采取限时记忆、组内互助交流与讨论等方式促进小组整体功能发挥,使学生间尽可能多地产生互动与互助。
2.进行“自然分材”教学
面对1比40甚至更多的师生比,如何全面开展因材施教,一直困扰着人们。而这一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教学质量要有较大幅度提高似乎有一定难度。
但幸运的是,自然分材教学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按照熊川武教授的解释,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普读”与“补读”相结合及课外档案跟踪个别指导的教学方式。
这个定义的主要内涵有:
一是自然分材,相对于人为分层(校、班、组)而言。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完成或基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和“补读生(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普读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主要是做新练习题),补读生则得到及时帮助,普读与补读生是随其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当日为普读生者,来日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普读生与补读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是档案跟踪,使课堂中不彻底的分材教学真正走向彻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进步档案,记载的是各自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学习,就真正的因材施教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补读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这对后进生的学习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在国外,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曾采用录音的方式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通过分析后进生与教师、优秀生以及后进生之间讨论问题的录音,获悉后进生在与教师讨论问题时表达的流畅性与清晰性不如与优秀生,而后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讨论在清晰性与流畅性上明显好于前两者。其原因是后进生的自卑与恐惧被嘲笑的心理的作用)。同时,学有余力的普读生也可以参与到补读生的讨论与教师对补读生的辅导中。
三、学生内在与外在知识的互动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长期积淀下来的宝贵知识经验。由于对这一点的过分强凋,导致过分灌输行为的出现。但事实上,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在其成长经历中,都具有对外在世界、对自身的独特感受与看法,而此才是学生言行的主宰者与其心中的真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帮助学生将存在于其内心的知识通过表达与做事外显化、显性化。然后通过学习、内部或外部对话不断使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相互转化,观念与行为不断转化。为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重视表达,言为心声
不论在英语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通过辩论、演讲、写作、实践或实验等方式将内心所想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表达由有话说不出、写不出,向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过度,最后走向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当学生在以上有所发展时,就会信心倍增,兴趣渐长。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以下两点,一是内外兼顾,即不仅让学生通过听、看获取知识,同时也通过思考与言说来获取知识;二是言为心声,在引导学生言说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实性与涉我性,即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心,我行由我心。
2.心声为先、转变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有关某事物或现象的知识时,很少先听取学生的看法,然后根据举例或实验辩其正误,而是直接将现成观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即使记住了这些观点,也难以消化与理解,难以以此解决现实问题,仍旧以内隐于自身的原有观念来解释事物。这样其所学知识则成为悬浮在其内隐知识表面随时可能漂走的对学生行为不会产生影响的多余之物。因此教学要想使外在科学观念对学生原有观念产生影响,就必须先了解其原有观念是怎样的,然后在批判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使其产生新观念。这样才能使外在科学知识与学生内在知识融合起来并内化为支配学生行为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皮衣能够御寒的原因时,应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很多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皮衣能够生热,所以人们穿上皮衣能够御寒。教师通过将温度计放人皮衣内而温度计的刻度没有改变与将皮衣包住冰冷的石块而石块依旧冰冷的事实来证明学生观念的错误性,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正确的观念,进而达到学生内外知识的互动。
总之,师生互动是实现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师生良好教学心态的一种有效方向,希冀有更多学人对其加以关注。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