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两个环节 把握两个关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从教学时间来看占语文教学总量的70%左右。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抓住两个环节:预设、生成
  
  1.预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预计到揭题后组织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是怎样借的箭?借到箭没有”等一系列问题,也预计到学生一读课文就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将整个课应组织讨论的问题扼要揿定在“草船借箭”实为“草船‘骗’箭”上,并又据此做了具体的预设:如有学生提出这问题,则直接组织讨论;如学生一时提不出这问题,则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作深入思考。对于该问题的答案或许学生能侧重说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对于“暗示着这些箭在随后的赤壁大战中要‘还’给曹操——射向曹军”的答案,若学生说不出,则要启发学生联系赤壁大战做链接思考。这样的多维预设及导向,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二、把握两个关键:本体、简约
  
  1.本体
  杨再隋教授曾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地上,阅读教学就要讲字、词、句、篇,就要训练听、说、读、写。当前阅读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读的句子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特级教师薄俊生执教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学完了第一自然段,感受了水滴的“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后,薄老师请大家朗读这一自然段。可是学生却读得很轻很快,没有什么感情。薄老师马上幽默地说:“老师听了,觉得这水滴一会儿滴在这里,一会儿滴在那里。谁能让它滴在同一个地方?”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强调了句中的“总是”和“同一个地方”。一般来说,到此就够了,可薄老师又说:“水滴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了。但我听了觉得水滴滴了一会儿就不滴了,是吗?谁来读句子,让我们感觉水滴一直不停地在滴。”学生再读这段话的时候,就注意把句中的“接连不断、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等词语读好了。到此,指导朗读还没有完,薄老师又开口了:“水滴滴穿石块容易吗?谁能读出水滴的不容易?”自然,学生就知道要读好句中的“接连不断、总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终于”等词语。一次又一次,一连四次朗读指导,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对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又多了一层感悟,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是质的飞跃。这样的阅读课,指导到位,训练扎实,读得充分,说得透彻。
  2.简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曾几何时,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变脸”层出不穷:沸沸扬扬的“超文本”对话讨论,虽热热闹闹,但不着边际;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虽五花八门,但冲淡思维……针对“语文课堂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个认识差,大家开始呼吁“语文教学,切莫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峰回路转,语文教学竖起了“简约”的大旗,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简约不是简单,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最近看了一则关于鲨鱼的短文,说的是一般的鱼都能自由地上浮和下潜,这主要靠的是鱼鳔:当鱼想上浮时,鱼鳔充满气体;当鱼想下潜时,便放出鱼鳔中的气体,使自己的浮力变小。而鲨鱼却没有鱼鳔。于是,它只能靠不停地游动来保证身体不至于沉入水底。想不到的是,它就是靠不停的运动,保持了强健的体魄,成了鱼类中的强者,所向无敌。  当前的教坛中,许多老师进入职业“高原期”,“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感慨愈来愈多。可是,許
编者按:从2001年至今,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时,语文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露,分析课文思想内容成为时尚、追求人文性成为时尚、追求形式主义成为时尚。语文教学有效性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公布前期,本刊特约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魏本亚、尹逊才老师与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
书名:巧用白板教语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操作指南  作者:蒋丽清  出版单位: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ISBN:9787549947638  定价:30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几经改进,那么,语文教学技术又该怎样提高来适应不断进步的语文学科教学需求呢?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蒋丽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心得和经验,敏锐地感觉到: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书名:英美科幻小说简史  作者:王艳 刘晓娟 许洋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ISBN:9787310040698  定价:20.00元  科幻文学是众多文学类型之一,是伴随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作者主要是通过幻想的形式来表现未来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的内容多是在科学事实基础之上的预见和想象。在当代的西方,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
中国首份科幻与自主创新研究报告出炉  科幻阅读应纳入青少年素质教育范畴  据来自“2007中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上的消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完成的《中国科幻与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研究报告近日出炉,这是中国首份此类报告。  报告认为,科幻在一个提倡自主创新的时代里具有自身重要价值,它能够激发民族的想象力,提高智力和创造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提供帮助。报告称,科幻文学对
案例描述    寒假的一天,女儿在家做作业,我在她旁边读书,妻子则在阳台洗衣服。家庭气氛祥和宁静。突然,妻子喊着肚子疼。懂事的女儿赶忙给她倒了杯热茶喝。没等我伸手,女儿又拿来了热水袋给妈妈暖肚子,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病”很快“康复”了。  当一切回归平静,女儿又回到书房做作业,她小声地嘀咕着:“写什么呢?”我看了看她的作业本,原来是要求写一篇日记。我灵机一动,启发她说:“刚才妈妈肚子痛的事
郭沫若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感,即语言直觉,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其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丰富字词教学,感知点滴语言   
教学案例    近日,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这位老师把“棒打教头”即比武的经过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引导学生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的最后,老师问:“同学们,学完了本课,大家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短时间的沉默)  有一个学生问:“老师,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  教师脱口而出:“是洪教头一再相逼呀!书要读透呀,文中不是交代得很清楚吗?”  学生羞
席慕蓉的诗曾经先在台湾风靡一时,读者之众多,创下了纪录;稍后于20世纪90年代,其诗集在大陆的发行量一度超越最受读者宠爱的女诗人舒婷,形成所谓“席慕蓉现象”。两岸评论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把她笔下的爱情、青春,定位于“淡淡的哀愁”,温婉端丽,柔情似水。这当然是不错的,而如果仅仅是淡淡的哀愁,可能是单薄的,不可忽略的是,这种柔情、温情是与激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  试以她的代表作《抉择》为例作一分析:
设计理念  “节约用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学生很感兴趣。本活动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创设生动的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活动过程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强烈的主体意识中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产生情感体验,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人文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延伸,最终实现作为“整体的人”的和谐发展。    活动准备  1.展开调查:分小组调查家庭、社会不良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