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阅读
跟法意德日,或者中国香港地区、韩国相比,英国电影的历史成就和当下地位都不够拿得出手。作为一门产业,它是好莱坞的附庸,而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它又缺乏个性,和辉煌的“英国文学”“英国流行乐”,完全没法相提并论。
从“一战”开始直到今天,好莱坞一直占据着英国电影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以至于英国政府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对美国电影执行进口配额制。“二战”结束后,更是一度对好莱坞电影开征起了高额关税,但戏院和观众宁肯重温好莱坞老片也不愿支持国产新片。五六十年代之后,随着好莱坞八大公司把大不列颠当做外景地和人才储备库,英国电影更是近乎矮化成了好莱坞制片工业的一间外包车间。到了1990年代初期,英国影业跌入历史谷底,纯英产影片的年产量只有六七部,而包括英美合拍在内的好莱坞大片,近乎垄断地占去了90%的市场份额。英国电影界于是哀叹,“‘英国电影工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不是英国的”。
而 在“艺术电影”这另一方天地里,英吉利也谈不上出色,意法德自不用说,似乎比起波兰、捷克、丹麦,都要稍逊一筹。最关键在于,当欧陆电影人已经把电影带入到了抽象的、先锋的“现代艺术”时空之时,他们的英伦同行,好像一直跳不出莎士比亚戏剧和狄更斯小说所划定的“古典主义”红圈,而只对叙事强烈的写实题材感兴趣。所以,英国电影最擅长的两大部分:当代社会问题剧和“遗产电影”(即《傲慢与偏见》等古典文学改编作品或历史人物传记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最终,007、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英国故事”,都变成了好莱坞出品,而安东尼奥尼的伦敦题材《放大》,则成了意大利电影的经典、搭载着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的现代视听艺术的范本。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而且彼此产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好莱坞实在太强了”,因为,好莱坞电影对所有的本土电影都在无差别碾压,但欧洲大陆始终能守住小半壁江山,意大利、法国、德国都先后跃升为电影大国,不但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电影杰作和大师,本土商业片的道统及势力也一直坚挺,这说明英 国的状况更为特殊。
首先一条是,由于有同文同种的便利,从卓别林开始,希区柯克、费雯丽、大卫·里恩、肖恩·康纳利、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杰森·斯坦森、“卷福”康伯巴奇等等一代代英伦影人,一颗红心都向着好莱坞,并进而由此攀上了银幕世界的王座。所以,虽然奥斯卡的表演奖项几乎要被英国人承包了,但他们更多只是在为美国电影加分,而当他们回来拍纯粹的英国独立电影时,本国同胞通常也不买账——20年来,纯英 产影片的年产量从几十部逐渐上升到今天的100多部,而美英合拍片则始终维持在20部上下,但是,后者的票房份额几乎一直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基于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经济实力,大不列颠始终以“光荣孤立”自傲。所以,当法国为首的欧洲文化界用“作者论”、电影节及政府补 贴,构建起了一整套 “抵制美国文化侵略”的艺术电影生产/消费体制之后,被好莱坞压得抬不了头的英国电影,却并没有加入海峡对岸的这个抵抗阵营。精英的、 小众的、强调“作者”个人化表达的艺术电影,在英国一直未能枝繁叶茂。
这是一种上至官方,下到从业者自身的选择,比如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历史上唯一的非美籍CEO、英国著名制片人大卫·普特南,就在他那本精彩的世界电影工业简史《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里,再三抨击了法国人倡导的“作者论”,认为其结果就是“观众几乎都要躲开欧洲电影”。另一个显著的证据是,欧洲大国中,只有英国没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而英国影业最大的危机发生在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领衔的保守党政府上台,认为电影只是一项“商业”,因此依照自由竞争原则,废除了英国施行多年的进口配额制和伊迪税 (即针对每张电影票的征税,用于补贴英国国产电影),从而给不左不右的英国电影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直到“偏左”的工党执政,扶助本土电影的政策才重新制定并实施,但补贴力度仍然远逊于法国。
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非英语国家一般还能为本土商业片、尤其是语言类喜剧保住一块自留地,但英语系诸国,连这个阵地都会失守。所以,最终留给英国电影人发挥的,就只能是前述的批判现实主义类和文学名著改编类电影了。而这两种电影,恰好构成了英国风貌的两极:一边是粗鲁丑陋的当代民生,其本质是对足球流氓为典型象征的“老旧英国”种种凋敝颓丧现实的写真;而另一边,则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黄金时代,充溢着对二三百年前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尊卑有序的好年景的乡愁。
跟法意德日,或者中国香港地区、韩国相比,英国电影的历史成就和当下地位都不够拿得出手。作为一门产业,它是好莱坞的附庸,而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它又缺乏个性,和辉煌的“英国文学”“英国流行乐”,完全没法相提并论。
从“一战”开始直到今天,好莱坞一直占据着英国电影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以至于英国政府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对美国电影执行进口配额制。“二战”结束后,更是一度对好莱坞电影开征起了高额关税,但戏院和观众宁肯重温好莱坞老片也不愿支持国产新片。五六十年代之后,随着好莱坞八大公司把大不列颠当做外景地和人才储备库,英国电影更是近乎矮化成了好莱坞制片工业的一间外包车间。到了1990年代初期,英国影业跌入历史谷底,纯英产影片的年产量只有六七部,而包括英美合拍在内的好莱坞大片,近乎垄断地占去了90%的市场份额。英国电影界于是哀叹,“‘英国电影工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不是英国的”。
而 在“艺术电影”这另一方天地里,英吉利也谈不上出色,意法德自不用说,似乎比起波兰、捷克、丹麦,都要稍逊一筹。最关键在于,当欧陆电影人已经把电影带入到了抽象的、先锋的“现代艺术”时空之时,他们的英伦同行,好像一直跳不出莎士比亚戏剧和狄更斯小说所划定的“古典主义”红圈,而只对叙事强烈的写实题材感兴趣。所以,英国电影最擅长的两大部分:当代社会问题剧和“遗产电影”(即《傲慢与偏见》等古典文学改编作品或历史人物传记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最终,007、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英国故事”,都变成了好莱坞出品,而安东尼奥尼的伦敦题材《放大》,则成了意大利电影的经典、搭载着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的现代视听艺术的范本。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而且彼此产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好莱坞实在太强了”,因为,好莱坞电影对所有的本土电影都在无差别碾压,但欧洲大陆始终能守住小半壁江山,意大利、法国、德国都先后跃升为电影大国,不但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电影杰作和大师,本土商业片的道统及势力也一直坚挺,这说明英 国的状况更为特殊。
首先一条是,由于有同文同种的便利,从卓别林开始,希区柯克、费雯丽、大卫·里恩、肖恩·康纳利、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杰森·斯坦森、“卷福”康伯巴奇等等一代代英伦影人,一颗红心都向着好莱坞,并进而由此攀上了银幕世界的王座。所以,虽然奥斯卡的表演奖项几乎要被英国人承包了,但他们更多只是在为美国电影加分,而当他们回来拍纯粹的英国独立电影时,本国同胞通常也不买账——20年来,纯英 产影片的年产量从几十部逐渐上升到今天的100多部,而美英合拍片则始终维持在20部上下,但是,后者的票房份额几乎一直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基于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经济实力,大不列颠始终以“光荣孤立”自傲。所以,当法国为首的欧洲文化界用“作者论”、电影节及政府补 贴,构建起了一整套 “抵制美国文化侵略”的艺术电影生产/消费体制之后,被好莱坞压得抬不了头的英国电影,却并没有加入海峡对岸的这个抵抗阵营。精英的、 小众的、强调“作者”个人化表达的艺术电影,在英国一直未能枝繁叶茂。
这是一种上至官方,下到从业者自身的选择,比如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历史上唯一的非美籍CEO、英国著名制片人大卫·普特南,就在他那本精彩的世界电影工业简史《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里,再三抨击了法国人倡导的“作者论”,认为其结果就是“观众几乎都要躲开欧洲电影”。另一个显著的证据是,欧洲大国中,只有英国没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而英国影业最大的危机发生在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领衔的保守党政府上台,认为电影只是一项“商业”,因此依照自由竞争原则,废除了英国施行多年的进口配额制和伊迪税 (即针对每张电影票的征税,用于补贴英国国产电影),从而给不左不右的英国电影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直到“偏左”的工党执政,扶助本土电影的政策才重新制定并实施,但补贴力度仍然远逊于法国。
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非英语国家一般还能为本土商业片、尤其是语言类喜剧保住一块自留地,但英语系诸国,连这个阵地都会失守。所以,最终留给英国电影人发挥的,就只能是前述的批判现实主义类和文学名著改编类电影了。而这两种电影,恰好构成了英国风貌的两极:一边是粗鲁丑陋的当代民生,其本质是对足球流氓为典型象征的“老旧英国”种种凋敝颓丧现实的写真;而另一边,则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黄金时代,充溢着对二三百年前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尊卑有序的好年景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