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有效预设例谈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2953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同样如此。“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使这个对话过程进行得精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就越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那么,阅读教学怎样有效预设呢?
  
  一、研读“课标”
  
  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弄清楚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的不同阅读目标,才能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张扬学生的个性。
  案例:《云房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云房子消失了,天空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这样的天空,你喜欢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因为天空蓝蓝的,很美丽。
  生:我喜欢,因为我喜欢蓝色。
  生:我不喜欢,因为一阵风吹来,云房子就不见了。
  生:我感到很遗憾,因为小鸟们好不容易造好的云房子不见了。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有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
  学生的回答似乎有些幼稚,却是自己的见解。仔细研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感受已经
  超越了作者,超越了文本。
  
  二、研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对话的凭借。学生的感受要立足于文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是教师有效预设的前提,所以课前教师要了解文本作者创作的背景和旨意,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情感体验,了解文本的重点、难点,了解文本的留白处及拓展点,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之外的知识衔接点。
  案例:《诚实与信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师:“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生:我会把反光镜修好再走。
  生:我会当作没事一样走开,不承担任何责任。
  生:我也会像作者一样,写张字条留下来,并且把小红车推出停车线。
  师:把小红车推出停线——不仅我没有想到,编书的人恐怕也没有想到!说说看,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因为能见度很低,把小红车推出停车线,可以避免后面的车子再撞上它。
  如果说给车主留下字条是诚实的话,那么把车子推出停车线则体现了一种责任,一种人文关怀。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放飞学生的思维。
  
  三、研究学情
  
  “课标”指出:“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弄清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原有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以及兴趣爱好等。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预设才能合理有效。
  案例:《小动物过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学生接说: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课件出示这三种小动物)它们非常友好,生活得非常快乐,它们常常在一起——(学生接说:唱歌,跳舞。)可是,当秋风刮起来,天气渐渐凉了的时候,三个好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烦恼起来了。请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烦恼。
  生:因为天气渐渐凉了,它们都要过冬了,整个冬天就不能在一起唱歌跳舞了。
  师:三个好朋友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很难过,很伤心。
  师:既然这样,它们为什么不在一起过冬呢?
  生:因为它们过冬的方式不一样。
  师:你们想知道这三个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
  从“快乐”到“烦恼”,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疑问,教师适时质疑,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急于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顺势导入课文的学习。
  
  四、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设计教案时要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应变自如。
  案例:《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段
  (读课题后,学生正欲对课题质疑,教师提示学生不要急于质疑,而要先读课文,从课文中自行释疑。)
  师:读了一遍课文后,原先的质疑解决了吗?
  生:为什么说这次葬礼是“特殊”的?读完课文后,我知道了是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而举行的葬礼,所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葬礼。
  师:你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理解了。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断流呢?读完课文后我知道了是因为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人们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致使瀑布断流。
  (学生发言后,教师让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课文,然后选择课文的有关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人们再也见不到它昔日的壮观景象了。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它曾经吸引了世界上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生:因为人们不注重环保,用水毫无节制,乱砍滥伐森林,所以导致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断流消失。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滔滔不绝,咆哮而下,气势雄伟壮观,所以它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只能失望而去。
  生:因为葬礼一般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而今天人们却为一条即将消失的瀑布举行葬礼,所以这种葬礼是一种特殊的葬礼。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失了,所以人们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
  师:读了两遍课文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
  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课文的有关内容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这样有效的预设既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地进行因果句式的训练,又避免了对课文的琐碎分析和串讲。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其他文献
游戏化音乐教学是教师基于听觉形式的音乐作品,创设戏剧性表演游戏情境并引导幼儿投入到戏剧性表演游戏中,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冲突解决等方式体验游戏性并获得音乐经验及形
《沉默》是日本第三新人作家远藤周作基督教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对小说耶稣形象塑造和主人公洛特里哥从信教到弃教这一心路历程的考察可以发现,洛特里哥心中的耶稣形象变化与
近年来,自“场景”概念被引入教育范畴后,对学习场景建构的研究日渐增多。学习场景建构的提出,是对幼儿学习环境的重构与拓展,满足幼儿开展深度学习的需求。文章基于儿童博物
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改变了下泄的水沙条件,引起坝下游水沙过程及输移特性的变化。采用以旬为单位的统计时段,分析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旬平均流量、输沙量及含沙量的变化。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