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市县档案部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基础服务力量,在社会服务领域中不断得到扩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又对档案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发挥档案馆的功能与作用,有必要建立市县档案大统一管理。
关键词:档案统一管理;网络;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配备不到位
受经费紧张的影响,档案管理缺乏现代化设备投入,无法对部分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有效的电子化档案,档案管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之上,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信息分类不专业
能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市县,数据库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目的性,信息分类不够专业,导致查阅者无法实现快捷的查找和阅读。
3.规范化建设需加强
在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处理方法,市、县两级档案管理使用的软件和电子文档的类型不同,而导致最终形成的电子文档不具备统一性,以至于各类档案无法实现通用。
4.网络化标准不统一
在市、县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建设中,出现了用多组人力、物力去研究和开发自己的数据库和网络环境,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提高了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成本,并且还不能有效地让档案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最终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这一目的。
二、建设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措施和建议
1.要加大投入
积极建立市、县档案资源目录中心系统,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力争5年内要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馆藏档案检索计算机化。要以公共服务和民生为中心,积极创建文书档案管理数据库、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民生档案管理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等各种专题信息数据库。有序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和声像档案数字化工作,逐步建成以全文和多媒体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资源互通和共享。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加强档案管理网络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来抓,确保对所有的档案都能够实现电子化的处理,包括文本、声音、图片和影像等。
2.要制定规范
要提供各种档案信息处理的标准的电子档案信息范本,以便于对大量的档案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要统一标准,建立标准的数据库模型,在对数据库的设计上要有目的性、整体性、特殊性的考虑,对数据库的建设要具备适用、通用的原则。要务必保障数据处理的快捷和运用的方便。然后,对电子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使得数据库与电子档案信息能够有机地结合一个整体。通过这一方法的制定,能够让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实现一个共同的平台,能够让所有的档案信息有效地通用,以求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真正意义上体现档案所具有的价值。
3.深化服务范围,实现馆际资源共享
在数字档案馆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不再只限于对档案实体的信息提取,更包括对其它档案馆数字信息的使用。档案人员对这些馆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利用者使用。档案馆之间可分工协作、相互补充,实现网络化的馆际互查、远程利用等,还可与外部其它网络链接,查询互联网上的其它信息。
4.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坚持人文管理原则
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涉档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素质水平、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安全。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采取科学有序的管理策略,在组织管理和防范上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加强宣传教育,包括保密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组织文档工作人员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技术操作人员学习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常识,了解泄密原因及防范办法。通过教育培训、媒体宣传、政策导向等途径,宣传贯彻档案信息安全意识,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把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5.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实现档案统一管理,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创新,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培养敬业精神。敬业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档案工作者要热爱事业,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设想,而且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断进行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档案工作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三是培养求实的科学精神。档案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所面临的新形势和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学习、总结一切创造性的先进做法和成果,勇于探索和实践,有效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跃进.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问题的探讨[J].中国档案,2009(8).
[2]滕鲁平.全新视角审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J].中国档案,2009(8).
关键词:档案统一管理;网络;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 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配备不到位
受经费紧张的影响,档案管理缺乏现代化设备投入,无法对部分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有效的电子化档案,档案管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之上,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信息分类不专业
能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市县,数据库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目的性,信息分类不够专业,导致查阅者无法实现快捷的查找和阅读。
3.规范化建设需加强
在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处理方法,市、县两级档案管理使用的软件和电子文档的类型不同,而导致最终形成的电子文档不具备统一性,以至于各类档案无法实现通用。
4.网络化标准不统一
在市、县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建设中,出现了用多组人力、物力去研究和开发自己的数据库和网络环境,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提高了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成本,并且还不能有效地让档案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及最终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这一目的。
二、建设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措施和建议
1.要加大投入
积极建立市、县档案资源目录中心系统,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力争5年内要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馆藏档案检索计算机化。要以公共服务和民生为中心,积极创建文书档案管理数据库、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民生档案管理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等各种专题信息数据库。有序推进纸质档案数字化和声像档案数字化工作,逐步建成以全文和多媒体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资源互通和共享。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加强档案管理网络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来抓,确保对所有的档案都能够实现电子化的处理,包括文本、声音、图片和影像等。
2.要制定规范
要提供各种档案信息处理的标准的电子档案信息范本,以便于对大量的档案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要统一标准,建立标准的数据库模型,在对数据库的设计上要有目的性、整体性、特殊性的考虑,对数据库的建设要具备适用、通用的原则。要务必保障数据处理的快捷和运用的方便。然后,对电子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使得数据库与电子档案信息能够有机地结合一个整体。通过这一方法的制定,能够让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实现一个共同的平台,能够让所有的档案信息有效地通用,以求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真正意义上体现档案所具有的价值。
3.深化服务范围,实现馆际资源共享
在数字档案馆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不再只限于对档案实体的信息提取,更包括对其它档案馆数字信息的使用。档案人员对这些馆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利用者使用。档案馆之间可分工协作、相互补充,实现网络化的馆际互查、远程利用等,还可与外部其它网络链接,查询互联网上的其它信息。
4.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坚持人文管理原则
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涉档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素质水平、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安全。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安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采取科学有序的管理策略,在组织管理和防范上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加强宣传教育,包括保密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组织文档工作人员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技术操作人员学习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常识,了解泄密原因及防范办法。通过教育培训、媒体宣传、政策导向等途径,宣传贯彻档案信息安全意识,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把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为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5.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实现档案统一管理,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创新,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培养敬业精神。敬业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档案工作者要热爱事业,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设想,而且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不断进行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创新。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档案工作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三是培养求实的科学精神。档案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所面临的新形势和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学习、总结一切创造性的先进做法和成果,勇于探索和实践,有效地、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跃进.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问题的探讨[J].中国档案,2009(8).
[2]滕鲁平.全新视角审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J].中国档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