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6月23日,在6月份的15个交易日里,上证综合指数从3426.2点下跌至2760.42点,跌幅达19.6%,市场的悲观气氛越来越浓。对比去年这个时候,正是“5.30”下调印花税后报复性反弹的行情,上证指数由2007年6月5日3564.43点开始强劲反弹,到2007年6月19日升至4269.52点,11个交易日中出现9根阳线,涨幅达16.32%。
如今,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究竟是什么让中国股市出现如此巨大的震荡?这需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预期越来越明显。去年这个时候,正是股市最为红火,爆发“第二春”的时候,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都产生了极为乐观的预期。而自去年10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而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却还沉浸于股市飞速增长的黄金梦中,不知道噩梦已经逐渐降临。雪灾、地震的相继发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越南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时我们真的意识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其次,CPI阴云笼罩。从去年末开始,CPI就已居高不下,使得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更加坚定。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去年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今年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去年的“牛市上半场”中,股市依然演绎着“利空出尽是利好”的神话,而在所谓的“牛市下半场中”,情况已经出现了反转。在今年端午节前夕央行发布的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剧烈,6月10日开盘后,股市低开低走,暴跌7.73%,可见市场已经脆弱到何种地步。
宏观面的变化必然影响微观的企业个体。人力、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势必挤压企业利润;在从紧货币政策下,企业现金流受困,甚至某些中小企业只能借高利贷度日,财务成本的提高,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企业证券投资收入,在去年的大牛市中被成倍放大,而在当前的低迷行情下也成倍数下滑甚至亏损。
悲情的六月天即将过去,市场能否迎来“夏木阴阴正可人”的七月?恐怕依旧不容乐观。大非减持依旧是压在投资者心头的石头,虽然市场的下行使得估值越来越趋于合理,但相比大非的持股成本,它仍然有着很高的利润空间。在利润的驱使下,资金紧缺的市场中,再也没有比减少筹码获得现金更优的策略,毕竟在熊市中现金为王。
2008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在即,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保持增长,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去年的大牛市中,7月份的中报披露拉开了反弹调整后的第二轮行情,从7月5日开始到10月17日,7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上涨了58.18%,众多上市公司翻番的预增业绩,造就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巅峰。而如今,众多上市公司大幅预增局面一去不复返,预亏利空开始频现,5月1日至6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29家公司预告了中期业绩,7家预亏,1家预减。
自从3000点的政策底跌破之后,众多的投资机构纷纷下调了底部中枢,一度看到2200点左右。其实市场跌到如此程度,猜测底部的意义已然不大,就像去年的这个时候市场恐高一样,大家都在猜测股市顶在何方,从3000点调到4000点,从4000点调到5000点,当到5000点的时候大家甚至看到了8000点、10000点,却没有料到6000点成了铁顶。预测底部也是一样,如果跌破2200点,是不是市场又要看到1600点?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来结束这种意义抽象的预测,那就是“这个市场本没有底,跌得多了,自然成了底。”
下半年充满期待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创业板或将会给股市带来希望。
如今,曾经的辉煌荡然无存。究竟是什么让中国股市出现如此巨大的震荡?这需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原因。
首先,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预期越来越明显。去年这个时候,正是股市最为红火,爆发“第二春”的时候,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都产生了极为乐观的预期。而自去年10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而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却还沉浸于股市飞速增长的黄金梦中,不知道噩梦已经逐渐降临。雪灾、地震的相继发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越南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时我们真的意识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其次,CPI阴云笼罩。从去年末开始,CPI就已居高不下,使得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更加坚定。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去年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今年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去年的“牛市上半场”中,股市依然演绎着“利空出尽是利好”的神话,而在所谓的“牛市下半场中”,情况已经出现了反转。在今年端午节前夕央行发布的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剧烈,6月10日开盘后,股市低开低走,暴跌7.73%,可见市场已经脆弱到何种地步。
宏观面的变化必然影响微观的企业个体。人力、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势必挤压企业利润;在从紧货币政策下,企业现金流受困,甚至某些中小企业只能借高利贷度日,财务成本的提高,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企业证券投资收入,在去年的大牛市中被成倍放大,而在当前的低迷行情下也成倍数下滑甚至亏损。
悲情的六月天即将过去,市场能否迎来“夏木阴阴正可人”的七月?恐怕依旧不容乐观。大非减持依旧是压在投资者心头的石头,虽然市场的下行使得估值越来越趋于合理,但相比大非的持股成本,它仍然有着很高的利润空间。在利润的驱使下,资金紧缺的市场中,再也没有比减少筹码获得现金更优的策略,毕竟在熊市中现金为王。
2008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在即,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保持增长,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去年的大牛市中,7月份的中报披露拉开了反弹调整后的第二轮行情,从7月5日开始到10月17日,7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路高歌猛进,上涨了58.18%,众多上市公司翻番的预增业绩,造就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巅峰。而如今,众多上市公司大幅预增局面一去不复返,预亏利空开始频现,5月1日至6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29家公司预告了中期业绩,7家预亏,1家预减。
自从3000点的政策底跌破之后,众多的投资机构纷纷下调了底部中枢,一度看到2200点左右。其实市场跌到如此程度,猜测底部的意义已然不大,就像去年的这个时候市场恐高一样,大家都在猜测股市顶在何方,从3000点调到4000点,从4000点调到5000点,当到5000点的时候大家甚至看到了8000点、10000点,却没有料到6000点成了铁顶。预测底部也是一样,如果跌破2200点,是不是市场又要看到1600点?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来结束这种意义抽象的预测,那就是“这个市场本没有底,跌得多了,自然成了底。”
下半年充满期待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创业板或将会给股市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