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调研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劳动育人体系架构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育人,是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核心关键,中医药专业大学生有怎样的劳动观、有怎样的劳动素质,不仅仅可以解决中医药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创新弱等现实问题;更是解决其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意识与劳动思维,帮助大学生提升抗压与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承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托实践,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视域,深入发掘现阶段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劳动育人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先导、三主体、五平台、三机制、一评价”的“13531”中医药专业大学劳动育人教育架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劳动育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
  在《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为:“通过让受教育者接受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其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上,针对劳动教育发表重要讲话,详细、深刻地阐释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地位、内容和途径等,为高校培育大学生劳动情怀增添了新的内涵,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随着中医药在防控新冠疫情过程中大放异彩,中医药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机遇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中更是明确了中医药在大健康产业、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中医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劳动意识不强
  结合百余名同学的劳动意识调研中,超过75%以上的学生不想主动参与劳动或只能被动接受参与劳动。在受访的学生家长中一大部分家长反应学生在家期间每日很少参与家务劳动,“眼中没活”是居家常态,学生没有参与劳动的想法。
  2.劳动精神缺失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受访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不能讲明白什么是劳动、为什么劳动、应该怎样劳动等问题,超过50%的学生害怕吃苦,劳动精神淡漠。
  3.劳动素质偏差
  通过调研教师,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弱化;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一些较简单的日常学生工作或活动组织。通过向用人单位了解,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工作,劳动素质、劳动能力参差不齐。
  4.劳动创新滞后
  部分学生形成非专业、学分需要不涉足的不良习惯,“德体美劳”统统弱化,特别是劳动教育,在部分群体中甚至歪曲理解为劳动即为谋生手段,成为“异化劳动”的受害者,进而失去创新意识等。
  二、原因分析
  1.劳动教育不够深入
  现阶段大多数院校未单独开设劳动教育类课程,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缘化和弱化,虽然在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管理与学生活动、部分课程教育教学与第二课堂、日常跟诊实习见习等中有一些劳动教育,但没有真正讲直接、讲清楚、讲明白“劳动”的概念、意义、内涵、途径等内容,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劳动、正视劳动、尊重劳动,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教育主体不够全面
  劳动观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发生很大变化,贪图安逸、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占了主流。往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在大学阶段较为丰富,但家庭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是制约和影响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主体因素,所以,将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最大收获。
  3.劳动实践不够系统
  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中,劳动教育如影随形的体现在其中,但是,劳动教育只是隐藏于教学活动之中,劳动教育的不明确性至于着教育实效。更为重要的是,这五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平台,不连贯性、不全面性、不完整性,削减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弱化了劳动教育对于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临床重要性和实际作用。
  4.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将劳动育人纳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全过程,需要完善的机制保障,如何进行劳动育人建设、开展劳动育人活动、激励学生参与教育等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机制文件,有针对性的实践机制尚未独立形成,在日常跟诊、见习、实习过程中,科室对学生动手实操、日常事务处理等的要求未能独立体现。
  5.劳动评价不够科学
  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领导育人评价体系,往往将劳动教育评价融入到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的考核评价中进行,没有独立充分考量劳动教育成效和学生实际劳动能力提升方面。在劳动育人成效的考量上过于单一、片面,没有将社会评价纳入到劳动育人成效评价。
  三、解决对策
  1.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以劳动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加快推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关注不同年级、不同地域生源、不同性别等差异性因素,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分阶段分层次融合开展劳动教育,以生活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先导教育,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结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等课程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服务、创新创业中不断提升劳动能力;结合教学实习、勤工助学,开展中医药专业实践劳动教育,将专业跟诊见习实习作为依托,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以生命教育、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价值教育,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开设必修课程,适当开设选修课程,将理论教育前置,将劳动教育与中医药职业精神教育相结合,劳动法律教育、劳动伦理教育、劳动安全教育并行,让学生在专业、职业背景下,明晰劳动的真实性、重要性与必要性,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2.实践主体多样化--以家庭、学校、社会为主体,充分发挥实践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个体在劳动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个体是劳动的主体,但就劳动教育而言,要努力打破学校、社会、家庭的空间界限,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主体,而将学生个体做为受教育主体亦是教育客体。在现阶段,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意识不强、劳动精神缺失、劳动能力不足、劳动创新滞后的现实情况下,要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主动性,以客体被动接受教育为主要形式开展教育活动,逐渐丰盈学生劳动思想、端正劳动动机,调动中医药专业大学生能动角色,关注大学生需要,逐渐实现主客体间的关系转化。针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临床操作、药植培育等触感类教育,让学生感受生命、敬畏自然,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社会要承担起宣传劳动精神、选树劳动典范的风尚,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宣传医护工作者抗疫事迹做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弘扬伟大的劳动事迹精神;家庭要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養,让学生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磨炼生活意志和生活能力,培养卫生习惯和动手能力,不断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传统家庭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积极的劳动行为习惯,锻炼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实现自我教育,完成劳动教育的主客体转化,进而带动家庭、学校、社会健康发展。
  3.实践中介多元化--以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为平台,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是普遍性联系的劳动教育平台体系,针对中医药专业大学生专业特色需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筑基活动建设,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底蕴,开展各类平台建设活动。教学实习带动劳动教育,加强教学第二课堂、虚拟课堂、翻转课堂建设,让学生亲近生命、亲近自然,科学回归传统中医药传承发展模式,加强跟师体制建设,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提高实习跟诊要求。社会实践促进劳动教育,发挥社会、学校、企业等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突出“专业特色+社会实践”优势,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助推劳动教育,坚持特色专业志愿服务与常规志愿服务相结合,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培育学生大医精神品质。勤工助学丰富劳动教育,根据国家针对贫困学生各类奖助贷补等资助体系要求,依托勤工助学岗位,促进贫困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创新创业优化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劳动精神,让学生在劳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动能,也是磨炼中医药学生意志,提升能力的关键。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五大平台的搭建,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磨砺了劳动意志、涵养了劳动精神。
  4.实践条件稳定化--加强劳动教育分层建设制度、劳动实践积分制度、评优推优激励制度建设,提供相对稳定的教育环境。
  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制度建设,劳动分层建设制度、劳动实践积分制度、评优推优激励制度,是规范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劳动教育实效的关键。劳动教育分层建设制度,坚持从大一到大五的教育全程性和连续性、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坚持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结合,大一开展生活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大二结合学生活动开展劳动价值教育与劳动素养教育,大三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劳动育人教育活动,大四大五主要结合实习与就业开展就业观劳动教育与职业劳动教育,体现劳动教育整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性别、生源、心理等诸多因素,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开展特殊性劳动教育,突出普及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相结合。建立劳动实践积分制度、评优推优激励制度,与第二课堂学分制、志愿服务学分制相结合,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第二课堂劳动育人学分体系,融入家庭赋分、学生个人赋分、活动赋分等,由学院统一认定,纳入评奖评优考评体系等。
  5实践评价科学化--以学生、家长、社会、单位评价为主,坚持动态分层分阶段考核评价管理,将就业创新素质、心理健康程度等纳入劳动教育成效评价指标。
  将劳动育人评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结合劳动实践积分制度、评优推优激励制度,作为在校学生评奖评优认定材料,引导学生完成劳动实践教育全部内容。另一部分是评价关键,也就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转变以传统考核学生来推动劳动育人教育观念,转变为评价成效,也就是评价培养目标、评价培养方案,将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成长认可作为评价主体,学生就业创新素质能力、抗压抗挫能力、职业发展状况是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临床型、科研型等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伴随着医疗机构改革、职业理想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受到重视,劳动方式、劳动观念、劳动质量、劳动效率是中医药人才队伍优化的重要内容,动态的反馈,可以有效反应出劳动教育是否有效、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完成,因此,实践评价主体和内容转换将是中医药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新的活力点。
  参考文献
  [1]刘洪祥.马克思哲学劳动成人的内在逻辑及其育人意义[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5-8+59.
  [2]时忆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视角下习近平劳动观的价值意蕴[J/OL].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8-22[2021-04-13].
  [3]赵钢锋,高鹏,张敬文.论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三维度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21(07):185-188.
  [4]方蕾,刘艳晴.“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践行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5):125-128.
  [5]苏鹏举,王海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弱势表征及实现路向[J].高教论坛,2020(11):114-119.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科活动的开展是学科核心素养所逐步形成的主要教育手段、途径和方法,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的学习活动就是在以人为本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习者以身体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身体与情感的认知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在合作与探究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运动技巧、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  ◆关键词:高中健美操;学习活动;设计特征;设计路径  高中健美操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活动设计,主要是以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为教学导向
期刊
◆摘 要:"减税降费"是近年来我国为深化供给侧改革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面临经济震荡时恢复期较长,于是国家为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文章首先对疫情时期减税降费背景下进行了综述,并对税收筹划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解释,随后介绍疫情期间出台的部分政策并对企业中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期刊
◆摘 要:穆斯塔法·萨迪格·拉斐仪(公元1880-1937年),埃及散文家、诗人,阿拉伯现代文坛中久负盛名的文学家之一。《两个小孩儿》是拉斐仪诸多文章中的一篇。作者以精湛优美的语言,对当时诸多的社会现象及问题进行探讨。此篇文章的语句自然流畅、用词准确恰当,直抒胸臆,且多次运用想象手法以丰富文章内容,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语言风格上,多使用婉转、借代以及比喻等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还兼用强调、感叹等修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家庭、学校都已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而且学校还设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是,这些远远满足不了正处于身心发生巨变的中小学生。所以,在各科教学中,很有必要探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科任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育的因素,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心
期刊
◆摘 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家宅了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家宅了那么多天,高校大学生们还能“情绪稳定”么?针对此问题,近日,我们特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心理状态调整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心理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整能力,关注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提高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态调整能力,为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大产业和行业形态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随着一些新型媒体的形成、传播、发展,衍生出了网络主播这一职业。并且,从分类上来看,网络主播的类型繁多,包括了秀场主播、游戏主播以及其他主播等。由于新兴行业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也缺乏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使得未成年人打赏主播引发了较多法律层面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法律层面为切入点,分析打赏行为的界定,结合现状未
期刊
一、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发来贺信,勉励新时代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培养队员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依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广东省《少先队活动》教材(一、二年级)教材“光荣的组织”主题六“中队是我家”的内容,开展“争当新时代好队干”中队主题活动。希望通过这次
期刊
◆摘 要:强化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为主、多层次访谈为辅的方法,在了解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对策,以丰富医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素养;创新素养培育  为了解医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为主、多层次访谈为辅的方法,向来自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
期刊
◆摘 要:基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表明,武汉市社区在减缓疫情扩散、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武汉市社区治理也暴露出治理模式欠缺合理性、社工水平待提高、居民自治意识薄弱、社区公共服务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针对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武汉市社区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反思现有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权责划分的利弊得失等前提下,结合武汉市自身具体特点,提出了改善武汉市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储备的摇篮,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游戏化原则,構建起集总目标、分级目标、课程、活动、管理的中职生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对中职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方可培养出社会需求、企业认可的德能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中职生;新时代  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