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高考成绩一公布,博白顿谷镇的王氏宗祠金圭堂里就热闹了起来。各地的王氏代表都在这个时节赶回来,集中讨论当年的奖优和助贫计划。
王氏宗祠金圭堂至今有360多年历史,助学的传统也延续了300多年。博白县王力奖学协会(原王力奖学基金会)1994年成立至今也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26年来,协会累计奖励了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8990人,其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有2392多人,闻名整个县域。
对家族优秀学子进行奖励,其实是金圭塘王氏家族“蒸尝制”资助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延续。王氏家族保留并沿用至今的“蒸尝制”,在客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明清时期,全国人口激增,很多人大规模向岭南迁徙,其中就包括客家人。农耕社会多有保守,而客家人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眼界开阔,阅历增多,产生了许多开放意识,智慧得到发展,才干不断增长。在博白开枝散叶、安身立命的一批人,客居他乡,没有经济基础,好的土地已被先住民占据,他们只能租种先住民的土地,主客之间难免产生矛盾。为了让自己的族群力量不断增大,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中原汉族人的儒家传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敬天法祖,祖先崇拜。抱团取暖的博白客家先民,为博白带来崇文重教的涵养和吃苦耐劳的积淀。他们在这里敬奉祖先,并承继着祖上耕读传家的传统,慢慢地,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支持体系,培养家族人才,也造福一方发展。
在《王氏家谱》家训的第三款里,记载着一项“蒸尝当裕”的条款。“蒸尝”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活动,冬祭称为“蒸”,秋祭称为“尝”。过去富裕农家把田捐给宗族祠堂,称为蒸尝田,田收所得作为祭祀之用。作为宗族的公有财产,蒸尝田是维持家族制度的经济支柱。族产的用途很多,除了保证对祖先的祭祀之外,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办学。王氏把原本用于祭祀的蒸尝财产划出一部分用于子弟的教育投入,保证家族的子弟都能够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
除了支持子孙外出读书外,王氏还用蒸尝财产建立了合族公议书房,请私塾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普及启蒙教育。这种用整个家族的财力来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方式,使得金圭塘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在金圭塘,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年私塾里6个学生赶考,放榜的时候却发现7人考中,原来连跟去为赶考学子们做饭的“伙头军”也中榜了,一时传为佳话。明清时期,金圭塘先后有15人进士及第,近百年来走出研究生、留学生98人,大学生2000多人。据村里的长辈介绍,王氏宗祠门前现存的鱼塘和前面的大片土地,都是王氏宗祠的蒸尝财产,每年能收几十万斤稻谷。民国时期,先人每年从蒸尝里面拿出一定的比例,来资助、奖励学子,比如,读初中的学生每年能够领到800斤稻谷,高中生可领1600斤,大学生可领3200斤,出国留学的能够领到6400斤。
得益于蒸尝制,王氏家族走出了令金圭塘王氏家族引以为豪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王力。出生于1900年的王力,原名王祥瑛,字了一,是金圭塘王氏家族第十一代孙。他的曾祖父王文田是清朝貢生,父亲王贞伦是晚清秀才。书香门第出身的王力白幼就刻苦用功。1924年,24岁的王力得到了家族蒸尝财产的资助,到上海的大学求学。两年以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国学大师。1932年,他以题为《博白方音实验录》的论文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到祖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大学、岭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从事语言学教学及研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工作者,桃李满天下。受家族崇文重教传统的影响,1986年王力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夏蔚霞遵照丈夫的嘱托,将最大的一笔遗产——《王力文集
王氏宗祠金圭堂至今有360多年历史,助学的传统也延续了300多年。博白县王力奖学协会(原王力奖学基金会)1994年成立至今也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26年来,协会累计奖励了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8990人,其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有2392多人,闻名整个县域。
对家族优秀学子进行奖励,其实是金圭塘王氏家族“蒸尝制”资助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延续。王氏家族保留并沿用至今的“蒸尝制”,在客家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明清时期,全国人口激增,很多人大规模向岭南迁徙,其中就包括客家人。农耕社会多有保守,而客家人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眼界开阔,阅历增多,产生了许多开放意识,智慧得到发展,才干不断增长。在博白开枝散叶、安身立命的一批人,客居他乡,没有经济基础,好的土地已被先住民占据,他们只能租种先住民的土地,主客之间难免产生矛盾。为了让自己的族群力量不断增大,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中原汉族人的儒家传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敬天法祖,祖先崇拜。抱团取暖的博白客家先民,为博白带来崇文重教的涵养和吃苦耐劳的积淀。他们在这里敬奉祖先,并承继着祖上耕读传家的传统,慢慢地,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支持体系,培养家族人才,也造福一方发展。
在《王氏家谱》家训的第三款里,记载着一项“蒸尝当裕”的条款。“蒸尝”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活动,冬祭称为“蒸”,秋祭称为“尝”。过去富裕农家把田捐给宗族祠堂,称为蒸尝田,田收所得作为祭祀之用。作为宗族的公有财产,蒸尝田是维持家族制度的经济支柱。族产的用途很多,除了保证对祖先的祭祀之外,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办学。王氏把原本用于祭祀的蒸尝财产划出一部分用于子弟的教育投入,保证家族的子弟都能够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
除了支持子孙外出读书外,王氏还用蒸尝财产建立了合族公议书房,请私塾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普及启蒙教育。这种用整个家族的财力来保障孩子受教育的方式,使得金圭塘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在金圭塘,至今还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有一年私塾里6个学生赶考,放榜的时候却发现7人考中,原来连跟去为赶考学子们做饭的“伙头军”也中榜了,一时传为佳话。明清时期,金圭塘先后有15人进士及第,近百年来走出研究生、留学生98人,大学生2000多人。据村里的长辈介绍,王氏宗祠门前现存的鱼塘和前面的大片土地,都是王氏宗祠的蒸尝财产,每年能收几十万斤稻谷。民国时期,先人每年从蒸尝里面拿出一定的比例,来资助、奖励学子,比如,读初中的学生每年能够领到800斤稻谷,高中生可领1600斤,大学生可领3200斤,出国留学的能够领到6400斤。
得益于蒸尝制,王氏家族走出了令金圭塘王氏家族引以为豪的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王力。出生于1900年的王力,原名王祥瑛,字了一,是金圭塘王氏家族第十一代孙。他的曾祖父王文田是清朝貢生,父亲王贞伦是晚清秀才。书香门第出身的王力白幼就刻苦用功。1924年,24岁的王力得到了家族蒸尝财产的资助,到上海的大学求学。两年以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国学大师。1932年,他以题为《博白方音实验录》的论文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到祖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大学、岭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从事语言学教学及研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工作者,桃李满天下。受家族崇文重教传统的影响,1986年王力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夏蔚霞遵照丈夫的嘱托,将最大的一笔遗产——《王力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