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经下睑缘切口行睑袋切除同期鱼尾纹除皱术的可行性。方法:经下睑缘切口行睑袋切除术的同时,将外眦部眶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一部分,以消除鱼尾纹形成的动力因素。结果:25例受术者经6个月至一年随访,睑袋、下睑皱纹及鱼尾纹消除满意,表情活动时鱼尾纹不明显,面部年轻化效果明显。结论:该方法设计合理,切口隐蔽、创伤小,手术效果良好,适用于睑裂周围老化型患者。
[关键词]鱼尾纹;眼轮匝肌;除皱术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29-02
面部老化是女性最为关注的问题,而睑裂周围的老化(上睑松弛、睑袋、鱼尾纹等)则预示着面部老化的开始。因此,近年来在美容外科开展的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眼周围的除皱手术(上睑除皱、睑袋切除、鱼尾纹除皱)所占比例最高,而且求美者对手术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创伤要小,手术效果要好。鉴于此,传统的单一部位手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我们从2004年起,尝试经下睑缘切口联合施行睑袋切除同期鱼尾纹除皱手术,共完成25例,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50岁。中度睑袋合并外眦鱼尾纹15例;中至重度睑袋合并下睑皱纹、外眦鱼尾纹10例。
2 手术方法
2.1 切口及剥离范围设计:在下睑缘设计手术切口线,并沿外眦鱼尾纹走向用美蓝标记楔形剥离范围。
2.2 手术方法:用1%利多卡因(含1‰肾上腺素溶液)行术区浸润麻醉,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深层钝性分离,在靠下睑缘处剪开眼轮匝肌,暴露眶隔,按常规方法去除疝出的眶隔脂肪,电凝止血,缝合收紧松弛的眶隔;用眼科剪在外眦皮下及眶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松解、切断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用拉钩拉开皮肤,显露外眦眶部眼轮匝肌,用电刀呈楔形切除部分眶部眼轮匝肌,电凝充分止血;剪除松弛的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用5-0丝线缝合下睑缘切口,手术完成。
2.3 术后处理:下睑及外眦部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24~48h,术后7天拆线。
3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根据睑袋平复程度,下睑皮肤皱纹及外眦鱼尾纹消失或变浅程度,表情活动时鱼尾纹再现程度,术后面部年轻化程度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满意效果。
4 讨论
4.1 应用解剖:眼轮匝肌分为眶部和睑部。眶部较大,为眼轮匝肌的最外围部分,分布于眼眶前面,肌纤维起白睑内侧韧带及其周围的骨性部位,肌束呈弧形向外侧行走,在外眦部上、下部纤维相互交错,于该处止于皮肤。眶部肌纤维收缩时力量较强,使睑用力闭合,久之眶周皮肤产生皱纹,特别是外眦部形成鱼尾纹。眼轮匝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手术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对眼睑闭合不会产生影响。
4.2 手术设计思路:鱼尾纹属于眼轮匝肌动力性皱纹。传统的鱼尾纹除皱手术过于强调提拉松弛的皮肤,而未注意从根本上解除眼轮匝肌动力对皮肤的牵拉,故鱼尾纹去除不彻底或除皱效果不持久;且切口在颞部发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遗留较明显瘢痕。令许多患者,特别是仅有睑袋及鱼尾纹,而面部皮肤松弛不明显的女性患者难以接受。非手术除皱方法如肉毒素局部注射,需定期多次注射,并有较多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报道,而且不能消除睑袋。而单纯的睑袋切除术对鱼尾纹的改善亦不明显。为满足爱美女士的需求,受内窥镜除皱手术的启发,我们设计了该术式。由于术中切除了外眦处部分眶部眼轮匝肌,部分破坏了眶部眼轮匝肌环状结构,减弱了眶部眼轮匝肌的收缩功能,失去对眼周皮肤的牵动能力,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外眦部鱼尾纹的产生。由于仅切除部分眶部眼轮匝肌,局部未出现明显的组织凹陷畸形。
4.3 该术式是对传统的鱼尾纹除皱手术和睑袋切除术的改进,将两个手术合二为一,既避免了传统经颞部鱼尾纹除皱手术的创伤及瘢痕,又从根本上解除了导致鱼尾纹发生的动力因素,且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但由于手术例数还不够多,是否适合所有的睑裂周围老化患者,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观察。
[关键词]鱼尾纹;眼轮匝肌;除皱术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29-02
面部老化是女性最为关注的问题,而睑裂周围的老化(上睑松弛、睑袋、鱼尾纹等)则预示着面部老化的开始。因此,近年来在美容外科开展的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眼周围的除皱手术(上睑除皱、睑袋切除、鱼尾纹除皱)所占比例最高,而且求美者对手术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创伤要小,手术效果要好。鉴于此,传统的单一部位手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我们从2004年起,尝试经下睑缘切口联合施行睑袋切除同期鱼尾纹除皱手术,共完成25例,均获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50岁。中度睑袋合并外眦鱼尾纹15例;中至重度睑袋合并下睑皱纹、外眦鱼尾纹10例。
2 手术方法
2.1 切口及剥离范围设计:在下睑缘设计手术切口线,并沿外眦鱼尾纹走向用美蓝标记楔形剥离范围。
2.2 手术方法:用1%利多卡因(含1‰肾上腺素溶液)行术区浸润麻醉,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深层钝性分离,在靠下睑缘处剪开眼轮匝肌,暴露眶隔,按常规方法去除疝出的眶隔脂肪,电凝止血,缝合收紧松弛的眶隔;用眼科剪在外眦皮下及眶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松解、切断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用拉钩拉开皮肤,显露外眦眶部眼轮匝肌,用电刀呈楔形切除部分眶部眼轮匝肌,电凝充分止血;剪除松弛的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用5-0丝线缝合下睑缘切口,手术完成。
2.3 术后处理:下睑及外眦部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24~48h,术后7天拆线。
3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根据睑袋平复程度,下睑皮肤皱纹及外眦鱼尾纹消失或变浅程度,表情活动时鱼尾纹再现程度,术后面部年轻化程度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满意效果。
4 讨论
4.1 应用解剖:眼轮匝肌分为眶部和睑部。眶部较大,为眼轮匝肌的最外围部分,分布于眼眶前面,肌纤维起白睑内侧韧带及其周围的骨性部位,肌束呈弧形向外侧行走,在外眦部上、下部纤维相互交错,于该处止于皮肤。眶部肌纤维收缩时力量较强,使睑用力闭合,久之眶周皮肤产生皱纹,特别是外眦部形成鱼尾纹。眼轮匝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手术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对眼睑闭合不会产生影响。
4.2 手术设计思路:鱼尾纹属于眼轮匝肌动力性皱纹。传统的鱼尾纹除皱手术过于强调提拉松弛的皮肤,而未注意从根本上解除眼轮匝肌动力对皮肤的牵拉,故鱼尾纹去除不彻底或除皱效果不持久;且切口在颞部发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遗留较明显瘢痕。令许多患者,特别是仅有睑袋及鱼尾纹,而面部皮肤松弛不明显的女性患者难以接受。非手术除皱方法如肉毒素局部注射,需定期多次注射,并有较多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报道,而且不能消除睑袋。而单纯的睑袋切除术对鱼尾纹的改善亦不明显。为满足爱美女士的需求,受内窥镜除皱手术的启发,我们设计了该术式。由于术中切除了外眦处部分眶部眼轮匝肌,部分破坏了眶部眼轮匝肌环状结构,减弱了眶部眼轮匝肌的收缩功能,失去对眼周皮肤的牵动能力,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外眦部鱼尾纹的产生。由于仅切除部分眶部眼轮匝肌,局部未出现明显的组织凹陷畸形。
4.3 该术式是对传统的鱼尾纹除皱手术和睑袋切除术的改进,将两个手术合二为一,既避免了传统经颞部鱼尾纹除皱手术的创伤及瘢痕,又从根本上解除了导致鱼尾纹发生的动力因素,且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但由于手术例数还不够多,是否适合所有的睑裂周围老化患者,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