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是当代高新技术运用于传媒事业中的直接文化成果,它具有开放与共享、融合与延展、个性与创造等现代文化品质,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电视包装近10年来作品演变的脉络,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在提升电视包装品位,亮它的未来,使得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日益呈现百花齐放的征态。
一、从技术表现层面看媒体形象包装
1996~1997一批以宽泰为制作平台的大型电视包装公司几乎垄断市场,那时的作品以色彩艳美的多层叠画为主,如图1 所示CCTV《商界名家》栏目片头。1997年以后,三维制作逐渐出现,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风格在1999年之前以叠画为主、三维为辅。
1999年~2000年由于PC 机逐渐占据电视包装的制作平台,三维软件的使用盛行。当时制作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是:质感。标志、片头元素等的材料质感基本上能决定一条片头的质量。大部分的客户,公司和创作人员也基本上是凭着物体元素的质感来判断一条片头的质量的。简单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单一的技术手段和并不专业的人员素质造成,当时的片头制作以三维软件为主要工具,较少采用特技摄影和后期特效,而大部分创作人员中是从电脑专业人员转行而来,当时广告界学美术出身的人基本上都在从事平面设计,很少有从事影视广告制作的。这也直接造成了当时许多电视片头缺乏艺术感和人文思想。
这一时期三维制作的水平有限,但三维制作的片头精品在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些。一些对三维技术相当痴迷的制作人员,一批有相当深厚摄像基础的创作员充分利用被电脑彻底“解放”了的摄像机,以及不受制作成本制约的“道具”(这里指三维制作的元素),完成一批批大气、富有冲击力并且质感丰富的三维片头精品。这些片头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充分发挥了三维动画在镜头、空间及道具上的长处,并且承袭了传统电视摄像在镜头、布光及舞美上的有用技法而创作出来的。2000年~2002年可以说是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三维时代,三维作品盛行一时,一批在光效、质感、空间上运用相当精炼的作品频频展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一时期的三维作品还是以模仿国外作品为主,原创并不多。
2003年二维为主的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悄然流行起来,包括一些二维卡通元素出现在作品中,像《幸运52》的栏目片头、《为您服务》栏目片头、光线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栏目包装等等,还有凤凰卫视的许多媒体形象包装。
2003年后期不断涌现一些设计感十足的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在这个时期,许多原来从事平面设计创作的设计师改行投入影视广告及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制作领域,同时带来了成熟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人文思想。观众们欣喜地发现,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更富于艺术想象和人文内涵了、更漂亮和更富有亲和力了。片头可以不再是三维制作的冷冰冰的金属元素的堆积,也可以不再是眼花缭乱的三维空间变化。片头可以像一幅生动的油画,或者像一幅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国画,片头也可以像一幅设计思想前卫的海报,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大气、质感及冲击力等名词不再被电视台领导成天挂在嘴边。“很有味道”经常被用来形容一条片头 。
这一时期的作品融合了二维、三维、实拍、平面设计等多种元素,风格鲜明,式样活泼,原创为主。湖南经视的整体包装、上海电视时尚频道整体包装、旅游卫视整体包装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精品之作,CCTV-11(戏曲频道)水墨风格的整体包装作品获得2004年度宽泰全球大奖,上海电视时尚频道整体包装获得BDA 银奖。
2004年至今,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越来越朝着良性的原创发展风格迈进,那些一味靠扒带子的公司逐渐被市场摈弃,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百花齐放,个性突出的作品涌现,当然个性作品的数量还是不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视包装从2003年以来,进入设计时代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的艺术品位不断提升,电视包装更加重视整体性、人文性和个性。
二、从创作层面看媒体形象包装
10年前的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处于简单模仿状态,在“叠画时代”各公司以拥有国外原版包装带子为制作秘笈,可以说不需花创意时间,只要“临摹”即可,那时的制作大家比的是“扒得像不像”。
到了三维时代,2000 年后由于网络在中国的日益发达,各个制作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更多国外公司的电视包装作品,因此国内作品越来越洋气,但还是以盲目追随为主,少量的几个原创作品也被淹没其中。2004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频道专业化色彩浓郁,国内各家电视包装制作队伍开始走原创路线,如果还抱着抄袭的心态制作,这样的作品不仅电视台不买账,自己也会自取灭亡。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的风格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叠画时代→三维时代→二维时代→设计时代→简单模仿→盲目追随→原创,从这个风格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媒体艺术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断操纵影响着电视包装作品风格的起伏变化,使得它多姿多彩,成为电视艺术作品中的奇葩。
三、从技术向艺术转化看媒体形象包装
今天我们欣然地看到一些具有一定艺术品格、地域风格浓郁、富含人文色彩的包装作品不断呈现,很多制作人员已从对软件技术的迷恋,转入对包装作品内涵的挖掘与体现,同时也更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各家电视包装制作机构对制作人员的要求,已不仅是你的软件使用技术有多高,而是你在技术水平的优势上还能出电视包装作品的创意。单靠技术评判电视包装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作品是既有一定艺术表现力,又完全符合电视媒体定位和营销需求的作品。
回顾电视包装在中国走过的10年历程会发现,数字媒体艺术成就了中国电视包装业。 所以,在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大战时期,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将是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主体的、多阶层的形象树立和广告“叫卖”行为,惟有推陈出新,把完美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品牌才会形成,频道自身才会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以频道包装这一服务系统来拉动媒体经营的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对于当代传媒的市场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媒介体形象,归根结蒂,要建立在对传媒内部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之上。如果过于沉醉于媒介形象的构建而忽视了传媒内在品质的培养, 这样的形象也不会长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确实需要从业人员共同持久、勤奋地努力。
一、从技术表现层面看媒体形象包装
1996~1997一批以宽泰为制作平台的大型电视包装公司几乎垄断市场,那时的作品以色彩艳美的多层叠画为主,如图1 所示CCTV《商界名家》栏目片头。1997年以后,三维制作逐渐出现,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风格在1999年之前以叠画为主、三维为辅。
1999年~2000年由于PC 机逐渐占据电视包装的制作平台,三维软件的使用盛行。当时制作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是:质感。标志、片头元素等的材料质感基本上能决定一条片头的质量。大部分的客户,公司和创作人员也基本上是凭着物体元素的质感来判断一条片头的质量的。简单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单一的技术手段和并不专业的人员素质造成,当时的片头制作以三维软件为主要工具,较少采用特技摄影和后期特效,而大部分创作人员中是从电脑专业人员转行而来,当时广告界学美术出身的人基本上都在从事平面设计,很少有从事影视广告制作的。这也直接造成了当时许多电视片头缺乏艺术感和人文思想。
这一时期三维制作的水平有限,但三维制作的片头精品在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些。一些对三维技术相当痴迷的制作人员,一批有相当深厚摄像基础的创作员充分利用被电脑彻底“解放”了的摄像机,以及不受制作成本制约的“道具”(这里指三维制作的元素),完成一批批大气、富有冲击力并且质感丰富的三维片头精品。这些片头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充分发挥了三维动画在镜头、空间及道具上的长处,并且承袭了传统电视摄像在镜头、布光及舞美上的有用技法而创作出来的。2000年~2002年可以说是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三维时代,三维作品盛行一时,一批在光效、质感、空间上运用相当精炼的作品频频展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一时期的三维作品还是以模仿国外作品为主,原创并不多。
2003年二维为主的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悄然流行起来,包括一些二维卡通元素出现在作品中,像《幸运52》的栏目片头、《为您服务》栏目片头、光线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栏目包装等等,还有凤凰卫视的许多媒体形象包装。
2003年后期不断涌现一些设计感十足的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在这个时期,许多原来从事平面设计创作的设计师改行投入影视广告及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制作领域,同时带来了成熟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人文思想。观众们欣喜地发现,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更富于艺术想象和人文内涵了、更漂亮和更富有亲和力了。片头可以不再是三维制作的冷冰冰的金属元素的堆积,也可以不再是眼花缭乱的三维空间变化。片头可以像一幅生动的油画,或者像一幅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的国画,片头也可以像一幅设计思想前卫的海报,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大气、质感及冲击力等名词不再被电视台领导成天挂在嘴边。“很有味道”经常被用来形容一条片头 。
这一时期的作品融合了二维、三维、实拍、平面设计等多种元素,风格鲜明,式样活泼,原创为主。湖南经视的整体包装、上海电视时尚频道整体包装、旅游卫视整体包装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精品之作,CCTV-11(戏曲频道)水墨风格的整体包装作品获得2004年度宽泰全球大奖,上海电视时尚频道整体包装获得BDA 银奖。
2004年至今,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越来越朝着良性的原创发展风格迈进,那些一味靠扒带子的公司逐渐被市场摈弃,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百花齐放,个性突出的作品涌现,当然个性作品的数量还是不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视包装从2003年以来,进入设计时代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的艺术品位不断提升,电视包装更加重视整体性、人文性和个性。
二、从创作层面看媒体形象包装
10年前的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处于简单模仿状态,在“叠画时代”各公司以拥有国外原版包装带子为制作秘笈,可以说不需花创意时间,只要“临摹”即可,那时的制作大家比的是“扒得像不像”。
到了三维时代,2000 年后由于网络在中国的日益发达,各个制作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更多国外公司的电视包装作品,因此国内作品越来越洋气,但还是以盲目追随为主,少量的几个原创作品也被淹没其中。2004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频道专业化色彩浓郁,国内各家电视包装制作队伍开始走原创路线,如果还抱着抄袭的心态制作,这样的作品不仅电视台不买账,自己也会自取灭亡。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的风格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叠画时代→三维时代→二维时代→设计时代→简单模仿→盲目追随→原创,从这个风格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媒体艺术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断操纵影响着电视包装作品风格的起伏变化,使得它多姿多彩,成为电视艺术作品中的奇葩。
三、从技术向艺术转化看媒体形象包装
今天我们欣然地看到一些具有一定艺术品格、地域风格浓郁、富含人文色彩的包装作品不断呈现,很多制作人员已从对软件技术的迷恋,转入对包装作品内涵的挖掘与体现,同时也更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各家电视包装制作机构对制作人员的要求,已不仅是你的软件使用技术有多高,而是你在技术水平的优势上还能出电视包装作品的创意。单靠技术评判电视包装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作品是既有一定艺术表现力,又完全符合电视媒体定位和营销需求的作品。
回顾电视包装在中国走过的10年历程会发现,数字媒体艺术成就了中国电视包装业。 所以,在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大战时期,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将是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主体的、多阶层的形象树立和广告“叫卖”行为,惟有推陈出新,把完美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品牌才会形成,频道自身才会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以频道包装这一服务系统来拉动媒体经营的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对于当代传媒的市场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媒介体形象,归根结蒂,要建立在对传媒内部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之上。如果过于沉醉于媒介形象的构建而忽视了传媒内在品质的培养, 这样的形象也不会长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确实需要从业人员共同持久、勤奋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