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学界所知悉之吴师道乃元代人,学有根柢,著作弘富,涉及到诸多学术领域,在文学史、思想史应占一席之地,然而对这一著名人物的研究,甚是寥寥。实际上,名吴师道者于唐宋元三代有三人,均为当时著名人物,且皆涉及文学,如不辨析,易致讹误。唐之吴师道,为垂拱元年进士;宋之吴师道,乃蜀人,曾任汉州太守,元祜时挂冠归隐,为“元祜七老”之一,与李之仪友善;元之吴师道,乃婺州兰溪人,元延祜辛酉(1321)进士,为著名学者、文士。本文考证、厘清三位吴师道的事迹、出处,纠正讹误,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其他文献
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正确的计算率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度、信
在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样式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建筑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传统模式下的安全管理已经不再适用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如何找到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成了新的研究课题。BIM技术的适时出现为建筑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解决建筑业安全问题提供了辅助性的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
鲁迅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古代文学,重视“历史性”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得以展开的具体历史境域。这种研究活动
现代教育不仅仅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能够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更要求我们能够从教学里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发出挑战。这将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