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迈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的一步,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Merseburg)合作举办的中德国际学院应运而生。为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方院校每年都会聘请当地德籍教师来中方学院任教。外教的加盟为德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与外教的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对教学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对比中外教师课堂教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更加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从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外籍教师 本籍教师 教学特点 教学对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99-02
当今社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快,国际高等教育活动日益频繁,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200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Merseburg)合作举办四个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德国际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成为了该办学项目的管理机构。
学生能否顺利地走出国门,在国外完成学业,扎实的德语知识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我院除了承担学生基础阶段专业课程教学之外,力求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语学习环境。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方合作院校每年也都会在德国当地聘请德籍教师来我院任教,和中方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德语教学工作。2004~2012年,来我院任教的德籍老师已将近二十人,他们分别来自德国各个地区,讲授语音、口语、德国文化及国情等课程。外教的参与将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带给了学生,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地道的德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拉近了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语言的距离。外教的加入同时也给作为本籍教师的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的机会。但在与外教合作过程中发现,外教与中国师生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分歧,给德语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对比中德教师课堂教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更加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从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
一、德籍教师的教学优势
1.语言和文化方面
外籍教师的德语地道自然,原汁原味。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不仅传授语言知识,同时还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多数学生对外教都带有一种好奇感,因而对其课程通常也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寻找机会与之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获取了国外的背景知识。相比之下,本籍教师虽在语法讲解方面比较清晰易懂,但是在语言的灵活运用上以及在语言和文化传统结合方面不具备优势。
2.师生关系方面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师生关系通常比较严肃,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与中国的教育传统不同,外教在课堂上通常是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首先,对外教学生是按照西方的习惯“直呼其名”的,其次,在口语课上外教,一般会要求学生围坐成一个圈,上课形式灵活,而且,因为所受教育不同,西方人大都性格外向开放,因此他们在课堂上非常善于表演,经常会用一些夸张的行为举止来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作用,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3.教学方法方面
德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尽可能给予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外语知识和技能。德籍教师不会使用汉语,功能交际法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法。在教学中,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他们一般不会因为语法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更多的是注重语言交际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德语。他们还擅长简笔画,实物教学,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这些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考核方式方面
德籍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他们会认真地制定符合自己所任课程特点的计分表,将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等方面记录在册,待到期末总结时,这些情况又都会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总成绩,这就杜绝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蒙混过关的情况。他们考核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采取笔试以外,还采取对话、讨论、作报告、写文章或制作画报等形式,对学生的德语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德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外教教学特点和风格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教学水平不足
由于所受教育背景不同,一些外籍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对外德语教师资格培训,这就造成了他们某些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比如,一位外籍教师虽然在德国拥有文科硕士学历,但从未有过任何教学经验,当她面对中国的大学生时,往往缺乏作为教师应该有的耐心,经常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虽然为人处世相对比较直接是德国人的典型性格,但是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2.授课缺乏系统性
外教大多不按照中国制定的教学大纲安排内容,他们强调学生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讲课时往往不会像国内教师一样,以教材为重心,以大纲为依据,而是采用自己收集的资料等,而且他们上课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这对习惯于使用固定教材的中国学生来讲很难适应,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道重点何在。
3.对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认识不足
德籍教师往往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也知之甚少,他们将德国的教学方式,在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运用到对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尤其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常常忽略了中国学生的感受,提问有时过于直接,不太注意学生的反应。这种要求往往会导致学生一到回答问题时就感到害怕或害羞。还有些外教在课堂上常以游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一开始很受学生欢迎, 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尤其在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学生往往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慢慢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感。 4.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缺乏统一标准
外教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缺乏统一标准。有的外教对学生要求过高,对学生的考核比较全面和严格,造成考试下来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而另一些外教考试很随意,评分标准过低,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感觉自己水平不错。但在最终的德方入学考试中却名落孙山,造成巨大的心理反差。
三、中外教师教学对比
1.在师生互动方面,中外教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在国内仍然以语言考试作为唯一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应试式”教育是国内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过多的交流。虽然很多中教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断在进行改进,但是要面对的阻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考试通过率是衡量语言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这就造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然学生也就学什么。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适应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增加了过多的互动环节,学生开始觉得新鲜,但时间长了,他们会有种不安定感,主动要求老师增加书面作业的练习量。这也就说明,中国学生对于西方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方面,外教有很多值得国内教师学习的地方
如我在上文提到的,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简笔画的运用等,外教教学的宗旨更多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重心,运用交际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反之,中教的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语法点时,中教老师运用母语解释,并且从外国人学习外语的角度去阐释难点,运用改进过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语法重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不像外教的教法那样灵活多样,但对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对某些问题深入了解很有帮助。
3.教学内容系统性方面,中教更具优势
国内教师都接受过教师资格培训,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针对课程配备了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因此整个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容易掌握该课程的重点、难点。而外教的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
四、合理改进,取长补短
如何合理地改进外教与国内教师的教学
从而全面提高德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内教师,我们应当借鉴德籍教师在教学中的长处,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营造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将西方的教学方法同中国的教育传统有机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而对于外教的日常教学管理,也应当规范化。在课程开始之前,应与外教共同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方面还应当注意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充分发挥中外教师各自的优势,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外籍教师的引进为中国课堂的德语教学提供了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和中国教师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协作团队。我们要尽力去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使他们更好地为中国的德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周丽萍,等.高校外籍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2]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101 - 102.
[3]刘继芳.国内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研究述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4]彭雁萍.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问题及应对策略(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61-65.
作者简介:
俞松(1978年10月-),男,工作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德国际学院,职称: 助教。
【关键词】外籍教师 本籍教师 教学特点 教学对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99-02
当今社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快,国际高等教育活动日益频繁,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200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Merseburg)合作举办四个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德国际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成为了该办学项目的管理机构。
学生能否顺利地走出国门,在国外完成学业,扎实的德语知识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因此,我院除了承担学生基础阶段专业课程教学之外,力求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语学习环境。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方合作院校每年也都会在德国当地聘请德籍教师来我院任教,和中方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德语教学工作。2004~2012年,来我院任教的德籍老师已将近二十人,他们分别来自德国各个地区,讲授语音、口语、德国文化及国情等课程。外教的参与将鲜活的语言与文化带给了学生,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地道的德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拉近了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语言的距离。外教的加入同时也给作为本籍教师的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的机会。但在与外教合作过程中发现,外教与中国师生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分歧,给德语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对比中德教师课堂教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更加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从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
一、德籍教师的教学优势
1.语言和文化方面
外籍教师的德语地道自然,原汁原味。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不仅传授语言知识,同时还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多数学生对外教都带有一种好奇感,因而对其课程通常也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寻找机会与之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获取了国外的背景知识。相比之下,本籍教师虽在语法讲解方面比较清晰易懂,但是在语言的灵活运用上以及在语言和文化传统结合方面不具备优势。
2.师生关系方面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师生关系通常比较严肃,有明显的等级观念。与中国的教育传统不同,外教在课堂上通常是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首先,对外教学生是按照西方的习惯“直呼其名”的,其次,在口语课上外教,一般会要求学生围坐成一个圈,上课形式灵活,而且,因为所受教育不同,西方人大都性格外向开放,因此他们在课堂上非常善于表演,经常会用一些夸张的行为举止来解释复杂的语言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作用,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3.教学方法方面
德籍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尽可能给予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通常扮演启发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外语知识和技能。德籍教师不会使用汉语,功能交际法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法。在教学中,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他们一般不会因为语法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更多的是注重语言交际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德语。他们还擅长简笔画,实物教学,大量使用图片、模型等有关教具进行讲解,这些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考核方式方面
德籍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他们会认真地制定符合自己所任课程特点的计分表,将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等方面记录在册,待到期末总结时,这些情况又都会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总成绩,这就杜绝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蒙混过关的情况。他们考核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采取笔试以外,还采取对话、讨论、作报告、写文章或制作画报等形式,对学生的德语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德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外教教学特点和风格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教学水平不足
由于所受教育背景不同,一些外籍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对外德语教师资格培训,这就造成了他们某些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比如,一位外籍教师虽然在德国拥有文科硕士学历,但从未有过任何教学经验,当她面对中国的大学生时,往往缺乏作为教师应该有的耐心,经常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虽然为人处世相对比较直接是德国人的典型性格,但是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2.授课缺乏系统性
外教大多不按照中国制定的教学大纲安排内容,他们强调学生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讲课时往往不会像国内教师一样,以教材为重心,以大纲为依据,而是采用自己收集的资料等,而且他们上课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这对习惯于使用固定教材的中国学生来讲很难适应,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道重点何在。
3.对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认识不足
德籍教师往往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也知之甚少,他们将德国的教学方式,在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运用到对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尤其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常常忽略了中国学生的感受,提问有时过于直接,不太注意学生的反应。这种要求往往会导致学生一到回答问题时就感到害怕或害羞。还有些外教在课堂上常以游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一开始很受学生欢迎, 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新鲜感,尤其在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学生往往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慢慢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感。 4.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缺乏统一标准
外教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缺乏统一标准。有的外教对学生要求过高,对学生的考核比较全面和严格,造成考试下来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而另一些外教考试很随意,评分标准过低,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感觉自己水平不错。但在最终的德方入学考试中却名落孙山,造成巨大的心理反差。
三、中外教师教学对比
1.在师生互动方面,中外教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在国内仍然以语言考试作为唯一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应试式”教育是国内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过多的交流。虽然很多中教老师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断在进行改进,但是要面对的阻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考试通过率是衡量语言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这就造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然学生也就学什么。另一方面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已经适应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增加了过多的互动环节,学生开始觉得新鲜,但时间长了,他们会有种不安定感,主动要求老师增加书面作业的练习量。这也就说明,中国学生对于西方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方面,外教有很多值得国内教师学习的地方
如我在上文提到的,游戏教学、角色扮演、简笔画的运用等,外教教学的宗旨更多是以学生作为课堂的重心,运用交际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反之,中教的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语法点时,中教老师运用母语解释,并且从外国人学习外语的角度去阐释难点,运用改进过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语法重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不像外教的教法那样灵活多样,但对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对某些问题深入了解很有帮助。
3.教学内容系统性方面,中教更具优势
国内教师都接受过教师资格培训,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针对课程配备了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因此整个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容易掌握该课程的重点、难点。而外教的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
四、合理改进,取长补短
如何合理地改进外教与国内教师的教学
从而全面提高德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内教师,我们应当借鉴德籍教师在教学中的长处,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营造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将西方的教学方法同中国的教育传统有机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而对于外教的日常教学管理,也应当规范化。在课程开始之前,应与外教共同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方面还应当注意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充分发挥中外教师各自的优势,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外籍教师的引进为中国课堂的德语教学提供了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和中国教师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协作团队。我们要尽力去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使他们更好地为中国的德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周丽萍,等.高校外籍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2]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101 - 102.
[3]刘继芳.国内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研究述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4]彭雁萍.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问题及应对策略(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61-65.
作者简介:
俞松(1978年10月-),男,工作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德国际学院,职称: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