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色列居亚、非、欧要津,亦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兼有领先世界的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中以合作意义重大。2017年两国建立了“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双方间的教育、旅游和艺术交流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也存在着文化自身塑造形象不足、文化交流形式单一等的问题。提出促进民间艺术交流、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和塑造快速发展的国家形象,促进丝路精神的传播,实现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人文交流;传统文化传播力;国家形象建构
以色列早在1950年1月9日就承认了新中国,但因冷战之故,直到后冷战的1992年1月24日两国才正式建交。新千年后,两国在外交、貿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迅速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得益于两国间存在多方面的互补性。2013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以合作带来了新契机。以色列还因能连接红海与地中海这一地缘优势而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就此而言,有学者曾对对之作了如下概括和总结:长远言之,以色列的区位独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地缘价值难以替代,战略支点凸显,是宜主动与之加强交往的战略合作伙伴 。
一、中以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效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两者也都保持着宗教、文化和情感上的联系。两个民族在近代也都遭遇了“苦难”,故而使两个民族也有了更多的交流。1950年1月,以色列成为西方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积极响应,中以在人文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这突出表现为:建立联合大学的高级学术交流、旅游业快速发展和艺术交流的圆满成功三个方面。
(一)学术交流日益密切
中以双方进行教育交流,互派留学生进行学习。2015年1月,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谅解备忘录》,计划自2015年起,中以双方每年共同资助60名中国学生赴以攻读硕士学位,200名中国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赴以短期交流学习。中以双方建立联合大学,进行高级学术交流。2007年,特拉维夫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孔子学院并开始运行,这是中以两国高校较早的合作项目。2014年5月,北京大学和希伯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揭牌。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孔子学院项目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中以两国高校逐渐启动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合作项目。2014年5月,特拉维夫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新中心。2015年12月,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广东汕头开始建设,这是在中国的第一所以色列大学,在201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2016年3月份,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与吉林大学建立了联合创业创新中心等。
(二)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赴中东地区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以间的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1,表现为中国赴以色列游客数量大幅增加。通过表1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中国赴以色列的旅游人数逐年递增,赴以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数值。2016年以色列驻华使馆与以色列国家旅游部正式官宣以色列开放10年多次往返签证,同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的游客人数为7.9万人。2017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的人数增长最高为12.3万人。
第2,表现为中以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增加。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国已有4个城市直飞以色列的航班。2016年4月,海南航空首先开通了北京直飞特拉维夫的航班;2017年9月,海南航空开通了上海直飞特拉维夫航班;2018年8月,海南航空开通广州飞往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直飞航班;2018年9月,四川航空开通了成都直飞特拉维夫的航班。海航方面表示,北京直飞特拉维夫航班开通以来,来自以色列和中国的客流增长均超出预期,增开航班显示出公司总部对以色列市场充满信心。
(三)艺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是衡量国家间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自中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互动和交流,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从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率上看,并不是很高,例如在2011年,中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只有2次(参见表2),2012年增幅较大,达到5次。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2015年中以间文化交流次数再次出现了显著增长,达到12次之多。虽然2016年至2018年稍有减少,但依然保持在每年8次的较高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无疑为中以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着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中以间人文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形象对以塑造不明确
相较于以色列,我们在以色列存在着国家形象塑造不明确的问题。以色列借助媒体、论坛和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塑造并强化了自己作为“创新国家”的在华形象,并且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此外,以色列借助高校的论坛交流与合作,也展示了其“创新国家”的形象。然而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形象,我们在以色列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仍有待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以间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取得的成果,在经贸领域,2014年中国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基建领域,中以间基建领域的合作项目数量不断上升和数额不断扩大。相对于中以间多领域取得的成果,中国在以色列国家形象塑造缺并没有与之对应,没有塑造中国政治、经济与科技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形象。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形象的塑造与中以间多领域取得的成果相较而言,对以国家形象的塑造不明确是中以间人文领域交流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
相对于以色列在华的多种文化交流形式,我们对于以色列的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中以间的文教交流形式更多的是以孔子学院、汉语桥、“欢乐春节”和歌舞剧等形式。其中民间歌舞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也充分反映出艺术家对于中以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2017年中以建交25年之际,“中国电影节”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电影城开幕,拓展了中以间的文化交流形式。中以间现代歌舞剧的文化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功,得到了以色列艺术家的认可,促进了中以间的艺术交流。但是,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多种文化形式的宣传,我们对于以色列的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以色列通过教育项目的交流、历史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从多层面建立中以间的文化交流,为以色列在华形象的塑造和认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传播力不强
在以色列的传统文化交流,存在着传播力不强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命脉,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继承古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融入当今的区域合作体系,成为宣传中国国家意志和價值观的平台。中华文化中“天下观”、“大同社会”“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与“命运共同体”等,是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治理,提出中国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在以色列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仍比较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播不强,仍以传统节日以及中以双方公办的文化活动为主,传统文化传播力有限。
三、加强中以间人文领域交流的建议
(一)塑造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经济下行状况下,塑造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延续了2018年下滑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多数新兴经济体均出现经济增长乏力迹象,制造业尤显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争端频发,贸易保护倾向日趋加强,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以及对各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重了投资者观望心态,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的态势下,2019年中国仍保持了6.2%的GDP增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世界发展贡献自己方案的政策。通过中以间的人文交流,塑造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为中以间多层次的投资与合作,带来更多的信心。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交流
新时代的条件下,民间的艺术交流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也具有着新的特征。首先,民间外交的形式多样化。从中国赴以色列演出的艺术交流可以看出,除现代歌舞剧外,还涌现出了钢琴演出、琵琶演奏、武术表演和画展展出等的交流形式。这给中以间文化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使得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次,民间交流的主体多元化。除了众多的艺术交流之外,高校间学者交流、联合论坛的举行、商人和考察团等,多种形式的中以间合作,也促进了中国在以色列的文化交流。最后,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中,民间外交向网络化转变体现在注重增强城市—企业—社会组织的纽带联系。增强民间外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沟通能力,提升中以间的民间交流。
(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
中华文化秉承着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精神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能把文化传播变成意识形态的生搬硬套,也不能变成价值输出的僵硬手段,而是要将中国的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共享,实现文化传播的双赢互补。首先,充分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作用。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国“和为贵”、“天下观”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播中,影响力日益扩大,是中以间人文交流的有效载体和增进中以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其次,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是两个古老的民族,都为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两者近代也有相似的命运和情感。充分发挥丝路精神,让“互利共赢”与“和平发展”等的理念通过文艺、影视、书刊和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等,增强中以人民的价值认同感。最后,转变文化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演出外,转向运用电子图书、手机、报刊、直播平台、论坛、微博和微信等新兴传媒,为中以间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空间。
作者简介:
申超(1993,11-)民族:汉族,籍贯:山西长治,职称: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东北非。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人文交流;传统文化传播力;国家形象建构
以色列早在1950年1月9日就承认了新中国,但因冷战之故,直到后冷战的1992年1月24日两国才正式建交。新千年后,两国在外交、貿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迅速深化,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得益于两国间存在多方面的互补性。2013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以合作带来了新契机。以色列还因能连接红海与地中海这一地缘优势而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就此而言,有学者曾对对之作了如下概括和总结:长远言之,以色列的区位独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地缘价值难以替代,战略支点凸显,是宜主动与之加强交往的战略合作伙伴 。
一、中以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效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两者也都保持着宗教、文化和情感上的联系。两个民族在近代也都遭遇了“苦难”,故而使两个民族也有了更多的交流。1950年1月,以色列成为西方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积极响应,中以在人文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这突出表现为:建立联合大学的高级学术交流、旅游业快速发展和艺术交流的圆满成功三个方面。
(一)学术交流日益密切
中以双方进行教育交流,互派留学生进行学习。2015年1月,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谅解备忘录》,计划自2015年起,中以双方每年共同资助60名中国学生赴以攻读硕士学位,200名中国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赴以短期交流学习。中以双方建立联合大学,进行高级学术交流。2007年,特拉维夫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孔子学院并开始运行,这是中以两国高校较早的合作项目。2014年5月,北京大学和希伯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揭牌。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孔子学院项目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中以两国高校逐渐启动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合作项目。2014年5月,特拉维夫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新中心。2015年12月,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广东汕头开始建设,这是在中国的第一所以色列大学,在201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2016年3月份,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与吉林大学建立了联合创业创新中心等。
(二)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赴中东地区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以间的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1,表现为中国赴以色列游客数量大幅增加。通过表1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中国赴以色列的旅游人数逐年递增,赴以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数值。2016年以色列驻华使馆与以色列国家旅游部正式官宣以色列开放10年多次往返签证,同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的游客人数为7.9万人。2017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的人数增长最高为12.3万人。
第2,表现为中以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增加。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国已有4个城市直飞以色列的航班。2016年4月,海南航空首先开通了北京直飞特拉维夫的航班;2017年9月,海南航空开通了上海直飞特拉维夫航班;2018年8月,海南航空开通广州飞往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直飞航班;2018年9月,四川航空开通了成都直飞特拉维夫的航班。海航方面表示,北京直飞特拉维夫航班开通以来,来自以色列和中国的客流增长均超出预期,增开航班显示出公司总部对以色列市场充满信心。
(三)艺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是衡量国家间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自中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互动和交流,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从文化艺术交流的频率上看,并不是很高,例如在2011年,中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只有2次(参见表2),2012年增幅较大,达到5次。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2015年中以间文化交流次数再次出现了显著增长,达到12次之多。虽然2016年至2018年稍有减少,但依然保持在每年8次的较高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无疑为中以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着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中以间人文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形象对以塑造不明确
相较于以色列,我们在以色列存在着国家形象塑造不明确的问题。以色列借助媒体、论坛和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塑造并强化了自己作为“创新国家”的在华形象,并且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此外,以色列借助高校的论坛交流与合作,也展示了其“创新国家”的形象。然而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形象,我们在以色列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仍有待提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以间在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取得的成果,在经贸领域,2014年中国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基建领域,中以间基建领域的合作项目数量不断上升和数额不断扩大。相对于中以间多领域取得的成果,中国在以色列国家形象塑造缺并没有与之对应,没有塑造中国政治、经济与科技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形象。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形象的塑造与中以间多领域取得的成果相较而言,对以国家形象的塑造不明确是中以间人文领域交流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
相对于以色列在华的多种文化交流形式,我们对于以色列的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中以间的文教交流形式更多的是以孔子学院、汉语桥、“欢乐春节”和歌舞剧等形式。其中民间歌舞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也充分反映出艺术家对于中以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2017年中以建交25年之际,“中国电影节”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电影城开幕,拓展了中以间的文化交流形式。中以间现代歌舞剧的文化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功,得到了以色列艺术家的认可,促进了中以间的艺术交流。但是,相对于以色列在华多种文化形式的宣传,我们对于以色列的文化交流形式仍较为单一。以色列通过教育项目的交流、历史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从多层面建立中以间的文化交流,为以色列在华形象的塑造和认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传播力不强
在以色列的传统文化交流,存在着传播力不强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命脉,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继承古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融入当今的区域合作体系,成为宣传中国国家意志和價值观的平台。中华文化中“天下观”、“大同社会”“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与“命运共同体”等,是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治理,提出中国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在以色列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仍比较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播不强,仍以传统节日以及中以双方公办的文化活动为主,传统文化传播力有限。
三、加强中以间人文领域交流的建议
(一)塑造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经济下行状况下,塑造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延续了2018年下滑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多数新兴经济体均出现经济增长乏力迹象,制造业尤显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争端频发,贸易保护倾向日趋加强,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以及对各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重了投资者观望心态,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的态势下,2019年中国仍保持了6.2%的GDP增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世界发展贡献自己方案的政策。通过中以间的人文交流,塑造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家形象,为中以间多层次的投资与合作,带来更多的信心。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交流
新时代的条件下,民间的艺术交流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也具有着新的特征。首先,民间外交的形式多样化。从中国赴以色列演出的艺术交流可以看出,除现代歌舞剧外,还涌现出了钢琴演出、琵琶演奏、武术表演和画展展出等的交流形式。这给中以间文化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使得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次,民间交流的主体多元化。除了众多的艺术交流之外,高校间学者交流、联合论坛的举行、商人和考察团等,多种形式的中以间合作,也促进了中国在以色列的文化交流。最后,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中,民间外交向网络化转变体现在注重增强城市—企业—社会组织的纽带联系。增强民间外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沟通能力,提升中以间的民间交流。
(三)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力
中华文化秉承着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精神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能把文化传播变成意识形态的生搬硬套,也不能变成价值输出的僵硬手段,而是要将中国的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共享,实现文化传播的双赢互补。首先,充分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作用。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国“和为贵”、“天下观”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播中,影响力日益扩大,是中以间人文交流的有效载体和增进中以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其次,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是两个古老的民族,都为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两者近代也有相似的命运和情感。充分发挥丝路精神,让“互利共赢”与“和平发展”等的理念通过文艺、影视、书刊和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等,增强中以人民的价值认同感。最后,转变文化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演出外,转向运用电子图书、手机、报刊、直播平台、论坛、微博和微信等新兴传媒,为中以间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空间。
作者简介:
申超(1993,11-)民族:汉族,籍贯:山西长治,职称: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东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