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旅游早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将民族特色与文化相融合发展而成的特色旅游产业。在旅游的过程中,逐步将民族文化渗透到其中,做到这二者的协同、协调发展,为了切实挖掘其可行性,需要将民族文化的传播进行大力弘扬,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旅游;特点;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特点。如藏族向客人敬献“哈达”来表示最隆重的礼节,敬献的哈达越长越宽就表示礼节也最为隆重,在敬献哈达时,对于不同的群体,姿势也会有差异;壮歌久负盛名,壮族会定期举办对歌赛的“歌圩”盛会,另外,壮族刺绣、竹芒编等建筑艺术名扬远近;满族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以辽宁省最多,满族人是一个非常重视礼节的满族,平时见面要行请安礼。
(二)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民族分布都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所以由其创造的民族文化也分布在这一地域中;第二是民族文化往往与周围的地域环境先协调,而自然环境是无法人工复制的,所以民族文化也只能在这种环境中得以保存。
二、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促使民族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日益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当中,我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个层面上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所以说,作为当前民众也切实的体验了社会主义的良好政策。同时,不管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满足。现如今,随着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说话底气越来越足,旅游产业应运而生。然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取决于自然风光,在一定程度上看来,这种旅游的模式往往十分狭隘,几乎很难能够做到“二次旅游”。因此总的来说,尽力挖掘出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这样才能让游客们的精神享受获得满足。
(二)推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世界上很多景点都可以找出同样的,但是唯独于文化却是独一的、不可取代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区而言,要想对其进行区分,文化就是第一要素。所以说,发展特色旅游,最为重要的就是深度挖掘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并将旅游产品与文化这二者进行融合,真正吸引游客们的旅游兴趣。对于游客而言,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不同,了解差异,寻求一种刺激感。只有这种差异化享受才是游客们真正渴求的。
(三)推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一般而言,从大众的了来看,民族文化其实就是在根本上融合了一个地域的整体性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但是,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交流与碰撞,这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现如今,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其逐渐被孤立、被边缘化,且难以获得大发展。此外,对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言,主要就是一条能够曲线拯救这种文化的道路。除此之外,还能为当地的人们带来一份不错的额外收入,且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于一些民间工艺也同样适用。除此之外,也能在根本上使得民族工艺与旅游进行融合发展,最终走出困境。
三、民族文化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深入
旅游产业融入文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凸显了出来,然而,多处的旅游景点都是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只停留在表面,只是专注于建设面子工程。这样一来,民族文化逐步没落,旅游产业也会陷入发展僵局。
(二)大多数旅游景区对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营销没做到位
通常情况下,民族文化商品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但是大多数旅游景点没有意识到具有民族文化商品展览销售的重要性,反而所销售的商品与其它旅游景点的商品一致,没有本地文化的特色,不仅不利于文化传承,还容易使游客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整个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深度和综合利用不够,不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不够。
(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和相应的政策不够完善,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还相对滞后。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分析
(一)创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当明确自治区将来一段时间内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不仅仅要立足当前,更要有长远眼光,寻找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途径。此外,可以创建新的体制机制,打破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机制,打破部门、行业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的隔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除此之外,宣传以及营销都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手段。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进行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有目的性的进行营销策划,才能确保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真正被人们所知晓。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该景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断增强其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不断挖掘并提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从民族文化产业这一角度来看,想要更好的宣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的载体,相比较其它民族文化宣传的方式,通过旅游业所进行的文化宣传则更加能够促进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民族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正是因为如此,才应当实施民族文化旅游创意战略的发展模式,在对旅游市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此来增强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以及价值,给游客更多的文化深层体验。除此之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也不可忽视,应当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开展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提升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景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现在,旅游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地政府都把旅游业当作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一些地区为了能够使旅游业更迅速的发展,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特色文化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大热的趋势。要想使这种模式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对文化的创新,使景区能够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要全方位的进行挖掘,不断延伸特色旅游产品。总的来说,对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进行全方位的提高,使景区真正成为能够吸引顾客的金字招牌,以增加旅游收入。
(四)利用传统民族技艺,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不分国界,能够被我国民众普遍接受的文化,也必然能够被世界人们所接受。对于传统文化,通常而言可以充分的与旅游业连接起来,既拓展了旅游业的深度,也弘扬了传统文化,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以及获得共同发展。
(五)着力建设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要想使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完善旅游设施,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体而言,只有在根本上提高所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够使旅游业得到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一般而言,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努力建设专业化的旅游人才团队。
参考文献:
[1]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
[2]杨昌儒.浅论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王婵娟.民族旅游村寨旅游管理模式研究.贵州民族大学,2015 .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关键词】:民族旅游;特点;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民族性特点。如藏族向客人敬献“哈达”来表示最隆重的礼节,敬献的哈达越长越宽就表示礼节也最为隆重,在敬献哈达时,对于不同的群体,姿势也会有差异;壮歌久负盛名,壮族会定期举办对歌赛的“歌圩”盛会,另外,壮族刺绣、竹芒编等建筑艺术名扬远近;满族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以辽宁省最多,满族人是一个非常重视礼节的满族,平时见面要行请安礼。
(二)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民族分布都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所以由其创造的民族文化也分布在这一地域中;第二是民族文化往往与周围的地域环境先协调,而自然环境是无法人工复制的,所以民族文化也只能在这种环境中得以保存。
二、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促使民族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日益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当中,我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个层面上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所以说,作为当前民众也切实的体验了社会主义的良好政策。同时,不管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满足。现如今,随着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说话底气越来越足,旅游产业应运而生。然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部分都是取决于自然风光,在一定程度上看来,这种旅游的模式往往十分狭隘,几乎很难能够做到“二次旅游”。因此总的来说,尽力挖掘出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这样才能让游客们的精神享受获得满足。
(二)推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世界上很多景点都可以找出同样的,但是唯独于文化却是独一的、不可取代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区而言,要想对其进行区分,文化就是第一要素。所以说,发展特色旅游,最为重要的就是深度挖掘出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并将旅游产品与文化这二者进行融合,真正吸引游客们的旅游兴趣。对于游客而言,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不同,了解差异,寻求一种刺激感。只有这种差异化享受才是游客们真正渴求的。
(三)推进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一般而言,从大众的了来看,民族文化其实就是在根本上融合了一个地域的整体性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但是,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交流与碰撞,这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现如今,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其逐渐被孤立、被边缘化,且难以获得大发展。此外,对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言,主要就是一条能够曲线拯救这种文化的道路。除此之外,还能为当地的人们带来一份不错的额外收入,且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于一些民间工艺也同样适用。除此之外,也能在根本上使得民族工艺与旅游进行融合发展,最终走出困境。
三、民族文化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深入
旅游产业融入文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凸显了出来,然而,多处的旅游景点都是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只停留在表面,只是专注于建设面子工程。这样一来,民族文化逐步没落,旅游产业也会陷入发展僵局。
(二)大多数旅游景区对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营销没做到位
通常情况下,民族文化商品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的内涵,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但是大多数旅游景点没有意识到具有民族文化商品展览销售的重要性,反而所销售的商品与其它旅游景点的商品一致,没有本地文化的特色,不仅不利于文化传承,还容易使游客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整个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深度和综合利用不够,不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不够。
(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和相应的政策不够完善,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还相对滞后。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分析
(一)创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当明确自治区将来一段时间内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不仅仅要立足当前,更要有长远眼光,寻找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途径。此外,可以创建新的体制机制,打破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机制,打破部门、行业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的隔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除此之外,宣传以及营销都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手段。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进行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有目的性的进行营销策划,才能确保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真正被人们所知晓。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该景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断增强其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不断挖掘并提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从民族文化产业这一角度来看,想要更好的宣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的载体,相比较其它民族文化宣传的方式,通过旅游业所进行的文化宣传则更加能够促进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民族文化才得以不断传承。正是因为如此,才应当实施民族文化旅游创意战略的发展模式,在对旅游市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此来增强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以及价值,给游客更多的文化深层体验。除此之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也不可忽视,应当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开展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提升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景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现在,旅游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地政府都把旅游业当作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一些地区为了能够使旅游业更迅速的发展,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特色文化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大热的趋势。要想使这种模式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对文化的创新,使景区能够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要全方位的进行挖掘,不断延伸特色旅游产品。总的来说,对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进行全方位的提高,使景区真正成为能够吸引顾客的金字招牌,以增加旅游收入。
(四)利用传统民族技艺,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不分国界,能够被我国民众普遍接受的文化,也必然能够被世界人们所接受。对于传统文化,通常而言可以充分的与旅游业连接起来,既拓展了旅游业的深度,也弘扬了传统文化,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以及获得共同发展。
(五)着力建设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要想使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完善旅游设施,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体而言,只有在根本上提高所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够使旅游业得到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一般而言,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努力建设专业化的旅游人才团队。
参考文献:
[1]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15.
[2]杨昌儒.浅论布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王婵娟.民族旅游村寨旅游管理模式研究.贵州民族大学,2015 .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