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筛查ALT临界值的变更后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对比ALT临界值调整后40~50U/L和>50U/L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观察降低血液报废率效果和探讨ALT异常与HBV和HCV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分析青岛市中心血站2013~2014年2656例ALT> 40U/L的无偿献血者的HBV和HCV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ALT在40~50 U/L者共1771例(66.68%),其中6例HBsAg ELISA(+),NAT(+)2例, NAT(-)4例,8例抗-HCV ELISA(+)样本中,NAT(+)4例, NAT(-)3例,1例TP阳性未做NAT.ALT> 50U/L的885例献血者中,HBsAg反应性者5例,抗-HCV反应性者7例,全无反应性者873例.相关性统计数据表明:ALT与H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H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LT在40~50U/L的献血者的比例远远高于>50U/L的献血者,调整临界值后大大降低了血液报废率,ALT升高与HBV发生存在相关性而与HCV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2017年3月31日,全国妇联纪念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25周年暨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中的作用,为HBV基因的分型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份 HBV-DNA阳性样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分型PCR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ELISA检测均合格的献血者标本170 316份,再采用核酸检测技术联合检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