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道教的两大民间教派:太平道与五斗米道,都是由张氏创立的,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因而张氏便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经过其孙张鲁雄据汉中近30年,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大力推广和不断完善,使之成为经典、醮仪、规戒齐全、组织完备的道教,张鲁归顺曹魏后,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所以后世论及道教创立者,都认为是东汉的张道陵。
张鲁归降曹操后,曹操对道教采取笼络和取缔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对张鲁家族给予优厚待遇并与张鲁攀为儿女亲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死后,其子张富,在曹操的控制下,袭职天师,继续在北方传道。后来张鲁的第四个儿子张盛,辞谢东都尉、散骑侍郎之职,带着祖传印鉴到了江西贵溪龙虎山,登坛受箓,传其道法。这样,五斗米道便以龙虎山为中心,在南方迅速传播开来。
在西晋时,门阀士族中已有人信奉五斗米道。到东晋时,在门阀士族中出现了很多信奉五斗米道的世家。据陈寅恪先生统计,当时北方的大士族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冯翊寇氏、京兆韦氏、天水尹氏,南方侨姓大士族琅琊王氏、高平郗氏、殷川瘐氏、陈郡殷氏、阳夏谢氏、泰山羊氏、谯国桓氏、汝南击氏,晋王室司马氏,次等士族如琅琊孙氏、长乐冯氏,吴姓士族丹阳葛氏、许氏、陶氏、吴兴沈氏、晋陵华氏、会稽孔氏、钱唐杜氏、吴郡顾氏、陆氏、张氏、孙氏(孙吴后裔)等等,这些家族中都有人信奉道教。实际可能还不止如此,这么多的门阀士族信道,表明五斗米道在东晋时在向上层的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琅琊王氏家族中的王羲之一门,是东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羲之诸子亦信五斗米道,羲之父子诸人皆为书法名家。王羲之为道士写《道德经》《黄庭经》换取白鹅,为书林韵事。
隋唐时期道教得到更大发展,张天师的地位得到空前加强。尤其在唐皇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道教的地位处于儒教和佛教之上,居三教之首。道教教主老子不仅被尊为唐宗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玄元皇帝”和“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事实上已成为道教的至高神和唐皇朝的护国神,道教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李唐皇朝利用老子姓李,攀附为同宗,尊老子为“圣祖”,自称是老子的“圣裔”,以利用老子在历史上的广泛影响来提高唐宗室的社会地位。
李唐王朝对道教的扶植和崇奉,促成了道教与皇权的结合,带来了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宫观,遍及各地。名山都邑的宫观规模日益弘大,唐高宗曾召第12代天师张恒至京师,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对曰:“能无为则天下治矣,上嘉之。”从此,唐高宗便将“清静无为”奉为治国之道,加以推行。这对唐代的繁荣和“开元之治”的出现,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天宝七载(748年),唐玄宗册封祖天师张道陵为“太师”,并召见第15代天师张高,命他在京师置坛传箓,颁赐金钱玉帛,免除龙虎山的租税。唐肃宗时,又赐龙虎山香币,并在龙虎山建醮,又赐宸翰以赞祖天师像。唐德宗贞元年间(785-793年),又赐金镀银香炉、香合、绯罗金帕及多种器物。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又召见了第20代天师张谌,赐传箓坛门额曰:“真仙观”三个大字,还拟任命张谌官衔,张谌辞归不受。咸通时(860-874年),唐懿宗又为第20代天师张谌建金箓大醮,赐金吊还山。
宋代皇帝大多崇奉老子而信道教,尤其是真宗与徽宗,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各地遍置道观,以退职官吏统领,称为祠官,领取祠禄,这是历朝所没有的。对于天师道,比之唐代更为礼待,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召见第24代天师张正随。从此开始,在京师正式设立了专门接待道教天师的授箓院。次年,赐号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张正随仙逝后,宋真宗还亲自为他写赞词。宋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年),天圣八年(1030年),召见了第25代天师张翰曜;至和二年(1055年),召见了第26代天师张嗣宗,并赐号“虚白先生”,张嗣宗仙逝后,仁宗为其赐赞云:“汉天师26代孙张嗣宗,绍承家学,绰有祖风。”不久,又召见了第27代天师张象中,特赐紫衣,亲洒宸翰,又赐束帛金器等。熙宁年间(1068-1077年),宋神宗召见了第28代天师张敦复,命其设醮于内殿,赐号“葆光先生”。崇宁年间(1102-1106年),宋徽宗曾四次召见第30代天师张继先,并赐号“虚靖先生”,同时追封第29代天师张景端为“葆真先生”。崇宁四年召见时,正值金兵南下威逼宋王朝之时,张继先又以“赤马红羊”之凶兆,劝徽宗修德治国,挽回颓势。五年期间第30代天师张继先连续四次赴京拜见,说明龙虎山与宋王朝关系之密切。天师从神仙世界返回人间劝谏皇帝,说明道教与政治已再度结缘。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宠信道士林灵素后,经过一番策划,群臣及道箓院上表册封宋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自此,宋徽宗便成为人君、天神、教主三位一体的皇帝。唐玄宗、宋真宗都是利用“灵符”“天书”来神化皇权和神化帝王的,而宋徽宗则更进一步,自称是天神下凡,是神、人合一,神权与君权合一的皇帝。当他成为金人的阶下囚时,依然身着紫道袍,头戴逍遥巾,一派道流打扮。由于“靖康之耻”应验了“赤马红羊”之兆,据说金兀术是红脸膛、赤胡须、山羊脸,攻克开封时骑一匹红色的火龙驹。更进一步提高了天师道的神圣性与权威性。端平三年(1236年),宋理宗召见第35代天师张可大,赐钱重刊先朝箓板。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加封张道陵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三年(1239年)四月复召张可大赴行都设醮退潮祷雨,灭蝗保边。同年七月,赐号“观妙先生”。理宗又下诏令由张可大提举三山(茅山上清宗、西山净明道、龙虎山天师正一宗)符箓并兼御前诸宫教门公事,又赐田免税,大修龙虎山,这样便正式确立了龙虎山天师道在道门中的领导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江南一带盛传龙虎山道教正一派教主张天师的民谣: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张恩溥“少治孔老之学,长研道教科仪”,待长到22岁时,因是长子而承袭道统,成为第63代天师,一度使正一道成为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最虔诚的宗教信仰。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龙虎山天师府仍保留着道教祖庭的高度声誉,海内外知名度都很高,特别是63代天师张恩溥嫡孙张金涛,1987年主持嗣汉天师府后,为弘扬道教文化事业苦心经营,使风雨飘摇、破败不堪的天师府全面修复,焕然一新。
时光荏苒,道教祖师张道陵也许不曾预料到,他的子孙至今已经绵延60余代,历时上千年,却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有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岁末年初之时,笔者试图从这红墙碧瓦的府第中寻找一点道教的真谛,却发现,不但道教神妙莫测,仅这60 余代张天师就给人太多神秘色彩,谜团叠出。相信,道家张天师一脉张氏与道家的渊源会一直流传不绝,低调而显赫的张天师家族必将为神秘道家文化发展做出不朽贡献。
张鲁归降曹操后,曹操对道教采取笼络和取缔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对张鲁家族给予优厚待遇并与张鲁攀为儿女亲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鲁死后,其子张富,在曹操的控制下,袭职天师,继续在北方传道。后来张鲁的第四个儿子张盛,辞谢东都尉、散骑侍郎之职,带着祖传印鉴到了江西贵溪龙虎山,登坛受箓,传其道法。这样,五斗米道便以龙虎山为中心,在南方迅速传播开来。
在西晋时,门阀士族中已有人信奉五斗米道。到东晋时,在门阀士族中出现了很多信奉五斗米道的世家。据陈寅恪先生统计,当时北方的大士族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冯翊寇氏、京兆韦氏、天水尹氏,南方侨姓大士族琅琊王氏、高平郗氏、殷川瘐氏、陈郡殷氏、阳夏谢氏、泰山羊氏、谯国桓氏、汝南击氏,晋王室司马氏,次等士族如琅琊孙氏、长乐冯氏,吴姓士族丹阳葛氏、许氏、陶氏、吴兴沈氏、晋陵华氏、会稽孔氏、钱唐杜氏、吴郡顾氏、陆氏、张氏、孙氏(孙吴后裔)等等,这些家族中都有人信奉道教。实际可能还不止如此,这么多的门阀士族信道,表明五斗米道在东晋时在向上层的传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琅琊王氏家族中的王羲之一门,是东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羲之诸子亦信五斗米道,羲之父子诸人皆为书法名家。王羲之为道士写《道德经》《黄庭经》换取白鹅,为书林韵事。
隋唐时期道教得到更大发展,张天师的地位得到空前加强。尤其在唐皇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道教的地位处于儒教和佛教之上,居三教之首。道教教主老子不仅被尊为唐宗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玄元皇帝”和“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事实上已成为道教的至高神和唐皇朝的护国神,道教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李唐皇朝利用老子姓李,攀附为同宗,尊老子为“圣祖”,自称是老子的“圣裔”,以利用老子在历史上的广泛影响来提高唐宗室的社会地位。
李唐王朝对道教的扶植和崇奉,促成了道教与皇权的结合,带来了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宫观,遍及各地。名山都邑的宫观规模日益弘大,唐高宗曾召第12代天师张恒至京师,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对曰:“能无为则天下治矣,上嘉之。”从此,唐高宗便将“清静无为”奉为治国之道,加以推行。这对唐代的繁荣和“开元之治”的出现,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天宝七载(748年),唐玄宗册封祖天师张道陵为“太师”,并召见第15代天师张高,命他在京师置坛传箓,颁赐金钱玉帛,免除龙虎山的租税。唐肃宗时,又赐龙虎山香币,并在龙虎山建醮,又赐宸翰以赞祖天师像。唐德宗贞元年间(785-793年),又赐金镀银香炉、香合、绯罗金帕及多种器物。会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又召见了第20代天师张谌,赐传箓坛门额曰:“真仙观”三个大字,还拟任命张谌官衔,张谌辞归不受。咸通时(860-874年),唐懿宗又为第20代天师张谌建金箓大醮,赐金吊还山。
宋代皇帝大多崇奉老子而信道教,尤其是真宗与徽宗,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各地遍置道观,以退职官吏统领,称为祠官,领取祠禄,这是历朝所没有的。对于天师道,比之唐代更为礼待,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召见第24代天师张正随。从此开始,在京师正式设立了专门接待道教天师的授箓院。次年,赐号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张正随仙逝后,宋真宗还亲自为他写赞词。宋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年),天圣八年(1030年),召见了第25代天师张翰曜;至和二年(1055年),召见了第26代天师张嗣宗,并赐号“虚白先生”,张嗣宗仙逝后,仁宗为其赐赞云:“汉天师26代孙张嗣宗,绍承家学,绰有祖风。”不久,又召见了第27代天师张象中,特赐紫衣,亲洒宸翰,又赐束帛金器等。熙宁年间(1068-1077年),宋神宗召见了第28代天师张敦复,命其设醮于内殿,赐号“葆光先生”。崇宁年间(1102-1106年),宋徽宗曾四次召见第30代天师张继先,并赐号“虚靖先生”,同时追封第29代天师张景端为“葆真先生”。崇宁四年召见时,正值金兵南下威逼宋王朝之时,张继先又以“赤马红羊”之凶兆,劝徽宗修德治国,挽回颓势。五年期间第30代天师张继先连续四次赴京拜见,说明龙虎山与宋王朝关系之密切。天师从神仙世界返回人间劝谏皇帝,说明道教与政治已再度结缘。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宠信道士林灵素后,经过一番策划,群臣及道箓院上表册封宋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自此,宋徽宗便成为人君、天神、教主三位一体的皇帝。唐玄宗、宋真宗都是利用“灵符”“天书”来神化皇权和神化帝王的,而宋徽宗则更进一步,自称是天神下凡,是神、人合一,神权与君权合一的皇帝。当他成为金人的阶下囚时,依然身着紫道袍,头戴逍遥巾,一派道流打扮。由于“靖康之耻”应验了“赤马红羊”之兆,据说金兀术是红脸膛、赤胡须、山羊脸,攻克开封时骑一匹红色的火龙驹。更进一步提高了天师道的神圣性与权威性。端平三年(1236年),宋理宗召见第35代天师张可大,赐钱重刊先朝箓板。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加封张道陵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三年(1239年)四月复召张可大赴行都设醮退潮祷雨,灭蝗保边。同年七月,赐号“观妙先生”。理宗又下诏令由张可大提举三山(茅山上清宗、西山净明道、龙虎山天师正一宗)符箓并兼御前诸宫教门公事,又赐田免税,大修龙虎山,这样便正式确立了龙虎山天师道在道门中的领导地位。
在20世纪30年代,江南一带盛传龙虎山道教正一派教主张天师的民谣: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张恩溥“少治孔老之学,长研道教科仪”,待长到22岁时,因是长子而承袭道统,成为第63代天师,一度使正一道成为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最虔诚的宗教信仰。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龙虎山天师府仍保留着道教祖庭的高度声誉,海内外知名度都很高,特别是63代天师张恩溥嫡孙张金涛,1987年主持嗣汉天师府后,为弘扬道教文化事业苦心经营,使风雨飘摇、破败不堪的天师府全面修复,焕然一新。
时光荏苒,道教祖师张道陵也许不曾预料到,他的子孙至今已经绵延60余代,历时上千年,却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有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岁末年初之时,笔者试图从这红墙碧瓦的府第中寻找一点道教的真谛,却发现,不但道教神妙莫测,仅这60 余代张天师就给人太多神秘色彩,谜团叠出。相信,道家张天师一脉张氏与道家的渊源会一直流传不绝,低调而显赫的张天师家族必将为神秘道家文化发展做出不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