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终将成为历史,却不一定会成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首先要是个“人物”,是可能流传千古,其名其行被后人记住的人。即使不在正式的史书典藉之中,也会在士大夫的笔端、乡野的闲谈中世代相传。看纳兰词《饮水集》,几乎是别无选择地喜爱这个敏感至极的男子,甚至觉得整个清朝都因他有了色彩。
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年,作为满洲人,他有显赫而复杂的出身。清王朝是由爱新觉罗氏统一女真诸部后建立起来的后金脱胎而成。爱新觉罗氏在统一女真诸氏族部落时结了不少仇家,叶赫部落的贝勒金台石就是其中一个。据说这位叶赫贝勒在被努尔哈赤逼上绝路时曾经发誓:哪怕叶赫氏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掉爱新觉罗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爱新觉罗氏的怀柔政策,叶赫部落的后人渐渐泯消了仇恨,与爱新觉罗氏重新开始了联姻关系。纳兰性德就是联姻的成就: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金台石的孙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纳兰性德的身上流淌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氏的血液。
有了这样的家庭,纳兰性德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繁华似锦的富贵生活中度过的。纳兰性德17岁这年,其父升任兵部尚书,自己也开始了功名之路,进入太学读书,18岁便考中了举人,22岁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七名进士。在中进士之前,这个20刚出头的青年就已经主持编写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并开始编著集天文地理历算佛学等等内容于一体的《渌水亭杂织》。
纳兰性德的才华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中进士的第二年,他当上了康熙帝随身的三等御前侍卫,这是一个贵戚功勋子弟担任的职位。能做皇帝近侍,纳兰性德的相貌风采自然也颇有可观。据其同僚曹寅称:“楞伽山人貌姣好。”此后纳兰性德也就一直在御前侍卫任上,虽然等级不断提升直到一等侍卫,却一直没有担任过什么实际的职务,只是时刻随从于康熙帝的身边而已。康熙帝也对他非常喜爱,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他,还时常与他诗文相和。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不是纳兰性德所想要的,这位世家公子深受汉族士人气息影响,向往隐居的文人生涯——“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然而家庭虽然能给他创造清高的生活条件,却不能让他真正与世无争地生活。他不得不时时跟随在皇帝身边,北上南下地奔波。这让纳兰性德很痛苦。他不得不经常远离自己的妻妾儿女,每天面对尔虞我诈的宫廷内幕。而家世显赫也使他更深地了解了权势与富贵背后的你死我活。于是,他虽然少年得志,身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顶级富贵地,他所有的诗文却都弥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游离的情绪,时时都沉浸在一种世事无常、为情所困的敏感心境里。
关于纳兰性德的悲哀和情困,还有另一种说法,虽是不太可靠的野话,却也值得一提。
据说纳兰性德有一个表妹,这表妹幼失父母寄养在明珠府里,纳兰性德与这位表妹相恋殊深,誓同死生。然而就在他18岁考上举人准备谈婚论嫁之时,表妹却被选入宫中,做了康熙帝的低级嫔妃。纳兰性德大病不起,以致康熙十二年“因病未与廷试”,中进士的时间也因此推迟了三年,完婚更是耽搁到年满20岁以后(在那时候可算是晚晚婚模范了)。更令纳兰性德没想到的是,自己虽然考中进士却仍然被康熙帝留在身边当贴身侍卫,每天都不得不面对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却将自己倾心所爱夺为寻常侍妾的皇帝。这件事康熙帝虽不知道,当时与纳兰性德同为御前待卫的曹寅却颇有耳闻。更不幸的是纳兰性德虽失初恋,与结发妻卢氏却也感情甚笃,卢氏却仅仅与他有三年缘份就留下一个儿子早逝了——若干年后,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著《红楼梦》,据说就是以“纳兰明珠家事”为蓝本。
纳兰性德还有一个与寻常满洲王孙公子大异其趣的特殊之处。那就是他从少年起交往的朋友都是汉族文人。他不但与他们交往,还往往达到“朋友为肺腑”的程度。
纳兰性德三岁这年出了一件科场大案,有个名叫吴兆骞的江南文人被无辜牵连,由顺治帝钦定发配宁古塔。其友顾贞观后来在纳兰明珠家教书,与纳兰性德遂成好友。纳兰性德得知此事后竭力营救并以重金救赎,终于在数年后使康熙帝为流放宁古塔的读书人签发了赦免状。康熙二十二年冬天,吴兆骞回到北京,长住时已升为太子太傅的纳兰明珠府邸,成了纳兰性德弟弟的老师。除了吴兆骞之外,纳兰性德对命途坎坷的文人都深为同情,只要是他所知道的,都得到了他“生馆死殡”“赀财无所计惜”的帮助。
天赋好容貌,家世显赫,气质清贵,少年得志,功名轻易,不必经历苦厄就身居人上,才华出众,卓尔不凡,雅量高致,名士风流,文武兼修——这样一个人却在英年极盛时撒手人寰,留给后人无尽的思量。纳兰性德病逝时年仅31岁。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著作,仅词一项就有384首,还有其他书著上百卷之多。纳兰性德的词清新哀怨,凄婉动人。他虽早逝,才华却为世人推崇,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早逝未尝不是多愁善感的纳兰性德之幸。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其父纳兰明珠被罢去了大学士等职郁郁而终;其弟因在康熙帝诸子争位时倾向皇八子而得罪雍正帝,被夺官削谥。纳兰性德若是活着经历这些家族惨情,不知该是何等心境。
花开得越灿烂,越让人不忍其凋零,纳兰性德将花开至绝美而骤落,因而使人越发留恋。
编辑/姚晟
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年,作为满洲人,他有显赫而复杂的出身。清王朝是由爱新觉罗氏统一女真诸部后建立起来的后金脱胎而成。爱新觉罗氏在统一女真诸氏族部落时结了不少仇家,叶赫部落的贝勒金台石就是其中一个。据说这位叶赫贝勒在被努尔哈赤逼上绝路时曾经发誓:哪怕叶赫氏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掉爱新觉罗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爱新觉罗氏的怀柔政策,叶赫部落的后人渐渐泯消了仇恨,与爱新觉罗氏重新开始了联姻关系。纳兰性德就是联姻的成就: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金台石的孙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纳兰性德的身上流淌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氏的血液。
有了这样的家庭,纳兰性德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繁华似锦的富贵生活中度过的。纳兰性德17岁这年,其父升任兵部尚书,自己也开始了功名之路,进入太学读书,18岁便考中了举人,22岁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七名进士。在中进士之前,这个20刚出头的青年就已经主持编写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并开始编著集天文地理历算佛学等等内容于一体的《渌水亭杂织》。
纳兰性德的才华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中进士的第二年,他当上了康熙帝随身的三等御前侍卫,这是一个贵戚功勋子弟担任的职位。能做皇帝近侍,纳兰性德的相貌风采自然也颇有可观。据其同僚曹寅称:“楞伽山人貌姣好。”此后纳兰性德也就一直在御前侍卫任上,虽然等级不断提升直到一等侍卫,却一直没有担任过什么实际的职务,只是时刻随从于康熙帝的身边而已。康熙帝也对他非常喜爱,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他,还时常与他诗文相和。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不是纳兰性德所想要的,这位世家公子深受汉族士人气息影响,向往隐居的文人生涯——“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然而家庭虽然能给他创造清高的生活条件,却不能让他真正与世无争地生活。他不得不时时跟随在皇帝身边,北上南下地奔波。这让纳兰性德很痛苦。他不得不经常远离自己的妻妾儿女,每天面对尔虞我诈的宫廷内幕。而家世显赫也使他更深地了解了权势与富贵背后的你死我活。于是,他虽然少年得志,身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顶级富贵地,他所有的诗文却都弥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游离的情绪,时时都沉浸在一种世事无常、为情所困的敏感心境里。
关于纳兰性德的悲哀和情困,还有另一种说法,虽是不太可靠的野话,却也值得一提。
据说纳兰性德有一个表妹,这表妹幼失父母寄养在明珠府里,纳兰性德与这位表妹相恋殊深,誓同死生。然而就在他18岁考上举人准备谈婚论嫁之时,表妹却被选入宫中,做了康熙帝的低级嫔妃。纳兰性德大病不起,以致康熙十二年“因病未与廷试”,中进士的时间也因此推迟了三年,完婚更是耽搁到年满20岁以后(在那时候可算是晚晚婚模范了)。更令纳兰性德没想到的是,自己虽然考中进士却仍然被康熙帝留在身边当贴身侍卫,每天都不得不面对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却将自己倾心所爱夺为寻常侍妾的皇帝。这件事康熙帝虽不知道,当时与纳兰性德同为御前待卫的曹寅却颇有耳闻。更不幸的是纳兰性德虽失初恋,与结发妻卢氏却也感情甚笃,卢氏却仅仅与他有三年缘份就留下一个儿子早逝了——若干年后,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著《红楼梦》,据说就是以“纳兰明珠家事”为蓝本。
纳兰性德还有一个与寻常满洲王孙公子大异其趣的特殊之处。那就是他从少年起交往的朋友都是汉族文人。他不但与他们交往,还往往达到“朋友为肺腑”的程度。
纳兰性德三岁这年出了一件科场大案,有个名叫吴兆骞的江南文人被无辜牵连,由顺治帝钦定发配宁古塔。其友顾贞观后来在纳兰明珠家教书,与纳兰性德遂成好友。纳兰性德得知此事后竭力营救并以重金救赎,终于在数年后使康熙帝为流放宁古塔的读书人签发了赦免状。康熙二十二年冬天,吴兆骞回到北京,长住时已升为太子太傅的纳兰明珠府邸,成了纳兰性德弟弟的老师。除了吴兆骞之外,纳兰性德对命途坎坷的文人都深为同情,只要是他所知道的,都得到了他“生馆死殡”“赀财无所计惜”的帮助。
天赋好容貌,家世显赫,气质清贵,少年得志,功名轻易,不必经历苦厄就身居人上,才华出众,卓尔不凡,雅量高致,名士风流,文武兼修——这样一个人却在英年极盛时撒手人寰,留给后人无尽的思量。纳兰性德病逝时年仅31岁。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著作,仅词一项就有384首,还有其他书著上百卷之多。纳兰性德的词清新哀怨,凄婉动人。他虽早逝,才华却为世人推崇,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早逝未尝不是多愁善感的纳兰性德之幸。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其父纳兰明珠被罢去了大学士等职郁郁而终;其弟因在康熙帝诸子争位时倾向皇八子而得罪雍正帝,被夺官削谥。纳兰性德若是活着经历这些家族惨情,不知该是何等心境。
花开得越灿烂,越让人不忍其凋零,纳兰性德将花开至绝美而骤落,因而使人越发留恋。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