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承载了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及难点,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传递意象成为译界的热点。王昌龄《出塞》的创作背景为盛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全民自信心极强,诗人借诗抒情,寓情于意象。
一、译者介绍
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且广受好评。《群玉山头》为《唐诗三百首》首个英译本,由江亢虎与宾纳共同编纂而成。民国学者江亢虎为译本题名《群玉山头》,取自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宾纳作为新诗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深受惠特曼自由诗体风格影响。其在江亢虎提供的粗略译本上,进行修改完善,撰写完成三百首唐诗译本。
本研究选取王昌龄《出塞》加以分析,以下为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群玉山头》合译本。
《出塞》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渊冲译:
On the Frontier
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of yore.
How many guardsmen of the Great Wall are no more!
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
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
《群玉山头》译:
Over the Border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Ch’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二、《出塞》意象分析
所謂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定义意象为:“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所以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杨武能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建立了翻译模型:作家—原著—译者—译本—读者。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原作来讲,译者是读者的身份;但是对于译本读者而言,译者又变成了作者。因此,译者处于枢纽地位,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杨武能提出的翻译模型,译者在其第一个阶段以读者的身份进行阅读。其对于原作的理解,会因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而造成差异;在第二个阶段即二度创作时,译者会根据自己前一阶段的理解进行翻译,选用不一样的翻译方法。
《出塞》一诗分两联共四句,其中涉及的边塞意象为七处。根据陈植锷先生对于意象的分类,可将之分为自然意象:明月;地名意象:关、阴山、龙城;人物意象:飞将;动物意象:胡马;历史文化意象:秦汉。“秦时明月汉时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画面: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显示了边塞的辽阔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其是诗人在“月”和“关”之前,使用了“秦汉”加以修饰,使得这幅月临关塞图,流淌于历史长河。
下面将从视域融合的三个维度对两个译本展开分析。
(一)韵律层次
《边塞》为七言律诗,平起首句押韵,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押尾韵[an],韵字分别为“关”“还”和“山”。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英格律诗共有三种尾韵韵式,分别是随韵(aabb)、交韵(abab)和抱韵(abba)。许渊冲在翻译此诗时,采用了随韵(aabb)的韵律形式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重视韵律美。首联和颔联押[??r],颈联和尾联押[?nd]。尾联中的“dared”“invade”“land”采用了行内押韵,全诗更具有节奏美,遵循了古体诗的韵律之美。宾纳与江亢虎的译本则选用自由翻译,在标点和句式上全部转换成自由诗体。尾联处理为感叹句,凸显了雄浑高昂之情。
(二)意象修饰层
原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表达自秦汉以来,此处的战争便从未停歇。许渊冲译文中将“秦汉”这一意象意译为“yore”,意为往昔。这一用词与诗中流露出来的年代感相契合,但却并未将战事不停歇一义表达出来。江亢虎与宾纳版本采取了拟人修辞手法,将月亮拟作人,音译“秦汉”意象词。但此种处理方法同样未传递出战事未歇的含义。
(三)意义建构层次
针对边塞诗特有的意象词,两个译本都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
“秦时明月汉时关”,许渊冲采取了直译法处理自然意象“明月”和地名意象“关”,译作“moon”和“mountain passes”。译者将历史文化意象“秦汉”意译为“yore”。“秦汉”意象代表历史沧桑,时过境迁。译者将其换译为古英语中的“yore”一词,与后一句的“more”押韵,用词也与原诗相符。但是其隐含的“战事从未停歇”一义却未能成功传达。在宾纳与江亢虎的译本中,译者针对“明月”和“秦汉”这两个意象采取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虽然将历史文化意象“秦汉”直接翻译出来,但是目的语读者对于原诗的“Ch’in”和“Han”,却因为文化差异而难以理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有两处意象,分别为地名意象“龙城”和人物意象“飞将”。许渊冲省略了“龙城”这一意象的翻译,同时将人物意象“飞将”直译为“flying general”。实际上原诗中的“龙城”一词指的是卢龙城,与“飞将” 一样代表汉朝。诗中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王昌龄此句诗中所提及的“飞将”,指的是汉代将军李广,如果将其直译为“flying general”和“Winged general”的话,目的语读者会产生歧义,更无法直接体会到“战神”带给人的冲击感。在这句诗中,许渊冲虽然没有将“龙城”这一意象翻译出来,但是他将整句诗处理为“如果飞将军尚在军中,那么……”的意思,读者足以理解本句内涵。江亢虎与宾纳则将两个意象直译为“Dragon city”和“Winged general”,未对两词加以解释,可能会造成误解。
第四句的动物意象“胡马”一词,是地名“胡”与动物意象“马”的结合,意思为“胡人的马”,也可以理解为“敌人”。许渊冲在此将之意译为“hostile steeds”,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了原诗的意象,让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胡马”的意思。许渊冲虽然对“阴山”一词采取了省译的方法,但传递出了不让敌人入侵我们的家园的豪迈之情。江亢虎与宾纳译本中,对两个意象都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和许一样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内涵。同时,在句式上进行了调整,使情感更为充沛。
三、翻译策略分析
总的来说,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译本针对《边塞》一诗的意象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
许渊冲选择的翻译策略较丰富,主要以直译、改译和省略为主。而宾纳和江亢虎的译本主要以直译为主,未采用省略法。归根结底,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所处时代与背景有一定联系。在作为读者阶段阅读原作时,许渊冲身为本国语言外译者,其期待视野与原诗融合得更好,对原诗意蕴的理解也更为透彻。在再创作阶段时,因为许渊冲比美国诗人宾纳更了解中国文化,所以诗歌中的“空白”对于许渊冲而言更容易填补。因此许渊冲会将意象背后传达的含义表达出来,而不是仅局限在字的表面意思。
江亢虎在逃避追捕时匆忙完成古诗大意稿,后续工作都由賓纳独自完成。而宾纳作为美国诗人,对中国的意象了解不如许渊冲深刻,因此其中一些“空白”很难填补,所以译者会偏向选择直译的策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但是宾纳作为目的语译者,对于目的语读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差异把握得更为准确,在再创作阶段更占优势。
四、结论
从韵律来看,许渊冲先生更重视韵律对称,宾纳偏向译文流畅达意。从修辞用法来看,许渊冲与宾纳都未达到原诗层次。从用词来看,两位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其中许渊冲偏向多种翻译方法并重,以直译、改译和省略为主;宾纳主要使用直译,且不用省略。究其根源,是因为许渊冲身为源语译者,对原诗的情感把握准确,且重视韵律,因此译文更具节奏美和韵律美;宾纳身为目的语译者,对译文的风格把握更易于读者理解,但在面对中文特有修辞和意象词时,处理得稍失原文风韵。
一、译者介绍
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且广受好评。《群玉山头》为《唐诗三百首》首个英译本,由江亢虎与宾纳共同编纂而成。民国学者江亢虎为译本题名《群玉山头》,取自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宾纳作为新诗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深受惠特曼自由诗体风格影响。其在江亢虎提供的粗略译本上,进行修改完善,撰写完成三百首唐诗译本。
本研究选取王昌龄《出塞》加以分析,以下为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群玉山头》合译本。
《出塞》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渊冲译:
On the Frontier
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of yore.
How many guardsmen of the Great Wall are no more!
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
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
《群玉山头》译:
Over the Border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Ch’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二、《出塞》意象分析
所謂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定义意象为:“所谓意象,即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所以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杨武能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建立了翻译模型:作家—原著—译者—译本—读者。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原作来讲,译者是读者的身份;但是对于译本读者而言,译者又变成了作者。因此,译者处于枢纽地位,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杨武能提出的翻译模型,译者在其第一个阶段以读者的身份进行阅读。其对于原作的理解,会因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而造成差异;在第二个阶段即二度创作时,译者会根据自己前一阶段的理解进行翻译,选用不一样的翻译方法。
《出塞》一诗分两联共四句,其中涉及的边塞意象为七处。根据陈植锷先生对于意象的分类,可将之分为自然意象:明月;地名意象:关、阴山、龙城;人物意象:飞将;动物意象:胡马;历史文化意象:秦汉。“秦时明月汉时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画面: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显示了边塞的辽阔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其是诗人在“月”和“关”之前,使用了“秦汉”加以修饰,使得这幅月临关塞图,流淌于历史长河。
下面将从视域融合的三个维度对两个译本展开分析。
(一)韵律层次
《边塞》为七言律诗,平起首句押韵,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押尾韵[an],韵字分别为“关”“还”和“山”。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英格律诗共有三种尾韵韵式,分别是随韵(aabb)、交韵(abab)和抱韵(abba)。许渊冲在翻译此诗时,采用了随韵(aabb)的韵律形式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重视韵律美。首联和颔联押[??r],颈联和尾联押[?nd]。尾联中的“dared”“invade”“land”采用了行内押韵,全诗更具有节奏美,遵循了古体诗的韵律之美。宾纳与江亢虎的译本则选用自由翻译,在标点和句式上全部转换成自由诗体。尾联处理为感叹句,凸显了雄浑高昂之情。
(二)意象修饰层
原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表达自秦汉以来,此处的战争便从未停歇。许渊冲译文中将“秦汉”这一意象意译为“yore”,意为往昔。这一用词与诗中流露出来的年代感相契合,但却并未将战事不停歇一义表达出来。江亢虎与宾纳版本采取了拟人修辞手法,将月亮拟作人,音译“秦汉”意象词。但此种处理方法同样未传递出战事未歇的含义。
(三)意义建构层次
针对边塞诗特有的意象词,两个译本都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
“秦时明月汉时关”,许渊冲采取了直译法处理自然意象“明月”和地名意象“关”,译作“moon”和“mountain passes”。译者将历史文化意象“秦汉”意译为“yore”。“秦汉”意象代表历史沧桑,时过境迁。译者将其换译为古英语中的“yore”一词,与后一句的“more”押韵,用词也与原诗相符。但是其隐含的“战事从未停歇”一义却未能成功传达。在宾纳与江亢虎的译本中,译者针对“明月”和“秦汉”这两个意象采取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虽然将历史文化意象“秦汉”直接翻译出来,但是目的语读者对于原诗的“Ch’in”和“Han”,却因为文化差异而难以理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有两处意象,分别为地名意象“龙城”和人物意象“飞将”。许渊冲省略了“龙城”这一意象的翻译,同时将人物意象“飞将”直译为“flying general”。实际上原诗中的“龙城”一词指的是卢龙城,与“飞将” 一样代表汉朝。诗中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王昌龄此句诗中所提及的“飞将”,指的是汉代将军李广,如果将其直译为“flying general”和“Winged general”的话,目的语读者会产生歧义,更无法直接体会到“战神”带给人的冲击感。在这句诗中,许渊冲虽然没有将“龙城”这一意象翻译出来,但是他将整句诗处理为“如果飞将军尚在军中,那么……”的意思,读者足以理解本句内涵。江亢虎与宾纳则将两个意象直译为“Dragon city”和“Winged general”,未对两词加以解释,可能会造成误解。
第四句的动物意象“胡马”一词,是地名“胡”与动物意象“马”的结合,意思为“胡人的马”,也可以理解为“敌人”。许渊冲在此将之意译为“hostile steeds”,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了原诗的意象,让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胡马”的意思。许渊冲虽然对“阴山”一词采取了省译的方法,但传递出了不让敌人入侵我们的家园的豪迈之情。江亢虎与宾纳译本中,对两个意象都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和许一样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内涵。同时,在句式上进行了调整,使情感更为充沛。
三、翻译策略分析
总的来说,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译本针对《边塞》一诗的意象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处理。
许渊冲选择的翻译策略较丰富,主要以直译、改译和省略为主。而宾纳和江亢虎的译本主要以直译为主,未采用省略法。归根结底,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所处时代与背景有一定联系。在作为读者阶段阅读原作时,许渊冲身为本国语言外译者,其期待视野与原诗融合得更好,对原诗意蕴的理解也更为透彻。在再创作阶段时,因为许渊冲比美国诗人宾纳更了解中国文化,所以诗歌中的“空白”对于许渊冲而言更容易填补。因此许渊冲会将意象背后传达的含义表达出来,而不是仅局限在字的表面意思。
江亢虎在逃避追捕时匆忙完成古诗大意稿,后续工作都由賓纳独自完成。而宾纳作为美国诗人,对中国的意象了解不如许渊冲深刻,因此其中一些“空白”很难填补,所以译者会偏向选择直译的策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但是宾纳作为目的语译者,对于目的语读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差异把握得更为准确,在再创作阶段更占优势。
四、结论
从韵律来看,许渊冲先生更重视韵律对称,宾纳偏向译文流畅达意。从修辞用法来看,许渊冲与宾纳都未达到原诗层次。从用词来看,两位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其中许渊冲偏向多种翻译方法并重,以直译、改译和省略为主;宾纳主要使用直译,且不用省略。究其根源,是因为许渊冲身为源语译者,对原诗的情感把握准确,且重视韵律,因此译文更具节奏美和韵律美;宾纳身为目的语译者,对译文的风格把握更易于读者理解,但在面对中文特有修辞和意象词时,处理得稍失原文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