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结合了优美的人声和旋律,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本文以作品《长相知》《枫桥夜泊》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作品乐谱分析、演唱实践等方法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手法和演唱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理论概述;第二部分是《长相知》《枫桥夜泊》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分析;第三部分是青年学生如何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演绎以及传承。笔者希望通过上述研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声乐爱好者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开始更为广泛地关注古诗词艺术歌曲并热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
【关键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理论概述和产生背景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艺术歌曲的完美交融。作为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是历尽坎坷。古诗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自古以来,诗乐一体,诗三百首皆可吟唱,皆有曲调。它们立意深刻,文字精练,内涵丰富,韵律悠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辉,例如楚辞、琴歌、明清小曲等等形式。但遗憾的是,诗乐一体的形式并没有传承下来,现今只剩下纯文字的形式,缺少了曲调曲谱记录。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现代作曲家以经典古典诗词为歌词,结合钢琴伴奏及现代曲调创作而成的艺术歌曲,运用西方现代与传统创作技法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技法,展现中国经典古典诗词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总而言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是对中国古诗词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发展。
二、《长相知》《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及演唱分析
《长相知》源自于汉乐府诗集《饶歌》的情歌,经作曲家石夫改编,成为了一首流传较广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主要情境是描写了一位痴情女子对于爱人的热烈表白,主人公直抒胸臆,表达了 “与君相知无绝衰”的愿望,又从 “与君绝”的角度刻画了女主角意志坚定的形象。这首歌曲表达了古诗词《长相知》本身的炽烈感情,曲风古朴典雅,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其继承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又大量吸收了西方声乐的创作手法,并将两者进行创新表现,为古诗词歌曲的改编和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演唱时应充分结合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并辅以现代声乐演唱技巧,在歌唱中,应以情带声,将歌曲内涵充分表达出来。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演唱者来说,更应该密切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部分人群在演唱时,更多关注的是歌唱的技巧,如气息是否到位,声音的位置是否统一。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若我们能在技巧中加入自己古对诗词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那便是锦上添花了。在《长相知》实际演唱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声乐技巧,特别是装饰音技巧的运用,使得很多字符更加具有戏曲的韵味。比如说第一句的“上邪”,虽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运用了多种技巧,韵味悠长。有的字符短促且一笔带过,但使人回味无穷。演唱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歌曲的咬字归韵,这首歌曲是由古诗词改编,所以在演唱时速度不能过快,在一些“e”“i”音的演唱时,归韵不要操之过急,导致草草收场。
在情感表达方面,《长相知》这首诗词重点表达了主人公热烈的情感。在改编歌曲的过程中,作曲家保留了其中的细腻与热烈,并赋予了更深的意味。在演唱“山无棱,天地和,才敢与君绝”时,情绪应到达顶峰。在演唱“我欲与君长相知”时,情绪又恢复平静,把主人公细腻的情感演唱出来。这首歌的音域并不是很宽,但能直击人心,使人回味无穷。不仅表现出了戏剧唱法的特征,而且表达了一咏三叹的情感,完整地展现出情感的丰富。
同样,《枫桥夜泊》的歌词来源于唐代诗人张继名落孙山时,夜晚在湖上泛舟有感而发的同名诗篇。这首诗生动细腻地描述出了诗人夜晚泛舟湖上的直观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的冷寂,忧国忧民的伤怀,以及自己的愁绪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这首歌曲最大限度地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性、优美性与古诗词中所写的“愁”结合在了一起。在演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时声音由远到近,在‘霜’字处音量最大,往后逐渐缩小声音,直至声音消失。“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的情感就要平稳许多,眼前浮现出江景的画面。“姑苏城外寒山寺”,此句在演唱时应具有连贯性,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要重复,在第一遍时,音量逐渐扩大直至爆发,在之后重复时声音又由近到远,如同作者的愁绪,余音环绕,使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刚开始学习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吟诵的方式先熟悉歌曲并体会歌词的抑扬顿挫,这对于我们歌唱是十分有帮助的。因为在吟诵时,我们会更注意气息的把握和力度的强弱,为演唱打基础。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最需要注意的是歌曲的旋律性,旋律的基本节拍是4/4拍,开头是弱起,同时运用大量的连音线让这个歌曲具有较强的强弱规律性, 烘托出主人公心情的起伏不定;此外,休止符也十分重要,通过与伴奏的密切配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进行演唱的时候,演唱者必须对歌词的含义和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特别要注意休止符。 这首作品中多处运用了转调、对比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了主人公内心的起伏不定,突出了作者复杂、不平的心理变化。
三、发展与传承
我国丰富的诗词文化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是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古典审美理想现代化的音乐作品,从而形成具有独特意韵的歌曲文化形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声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我们应该积极发扬并传承我国的诗词文化,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不应使演唱只停留于技术层面,更应该去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将声乐技术与情感作品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作品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当今的声乐爱好者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致力于将具有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赖光享.浅析三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赵哲.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郑婷婷.诗乐相融相得益彰——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J].当代音乐,2016(2):38-40.
[4]吴启慧.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仁莉.中国古诗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J].艺术教育,2015(4):159-160.
[6]曹立红.浅析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以吴碧霞演唱《楓桥夜泊》版本为例[J].艺术科技,2015, 28(8):141,212.
[7]张雪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借鉴“琴歌”演唱声乐教学谈——以《枫桥夜泊》为例[J].黄河之声,2013(21):28-29.
[8]易柯宇.初探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处理的艺术性[J].黄河之声,2013(9):93.
作者简介:成斯瑗(1997—),山东科技大学音乐系。
【关键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理论概述和产生背景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艺术歌曲的完美交融。作为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是历尽坎坷。古诗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自古以来,诗乐一体,诗三百首皆可吟唱,皆有曲调。它们立意深刻,文字精练,内涵丰富,韵律悠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辉,例如楚辞、琴歌、明清小曲等等形式。但遗憾的是,诗乐一体的形式并没有传承下来,现今只剩下纯文字的形式,缺少了曲调曲谱记录。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现代作曲家以经典古典诗词为歌词,结合钢琴伴奏及现代曲调创作而成的艺术歌曲,运用西方现代与传统创作技法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技法,展现中国经典古典诗词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总而言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既是对中国古诗词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一种发展。
二、《长相知》《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及演唱分析
《长相知》源自于汉乐府诗集《饶歌》的情歌,经作曲家石夫改编,成为了一首流传较广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主要情境是描写了一位痴情女子对于爱人的热烈表白,主人公直抒胸臆,表达了 “与君相知无绝衰”的愿望,又从 “与君绝”的角度刻画了女主角意志坚定的形象。这首歌曲表达了古诗词《长相知》本身的炽烈感情,曲风古朴典雅,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其继承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又大量吸收了西方声乐的创作手法,并将两者进行创新表现,为古诗词歌曲的改编和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演唱时应充分结合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并辅以现代声乐演唱技巧,在歌唱中,应以情带声,将歌曲内涵充分表达出来。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演唱者来说,更应该密切注意到这一点,因为这部分人群在演唱时,更多关注的是歌唱的技巧,如气息是否到位,声音的位置是否统一。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若我们能在技巧中加入自己古对诗词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那便是锦上添花了。在《长相知》实际演唱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声乐技巧,特别是装饰音技巧的运用,使得很多字符更加具有戏曲的韵味。比如说第一句的“上邪”,虽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运用了多种技巧,韵味悠长。有的字符短促且一笔带过,但使人回味无穷。演唱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歌曲的咬字归韵,这首歌曲是由古诗词改编,所以在演唱时速度不能过快,在一些“e”“i”音的演唱时,归韵不要操之过急,导致草草收场。
在情感表达方面,《长相知》这首诗词重点表达了主人公热烈的情感。在改编歌曲的过程中,作曲家保留了其中的细腻与热烈,并赋予了更深的意味。在演唱“山无棱,天地和,才敢与君绝”时,情绪应到达顶峰。在演唱“我欲与君长相知”时,情绪又恢复平静,把主人公细腻的情感演唱出来。这首歌的音域并不是很宽,但能直击人心,使人回味无穷。不仅表现出了戏剧唱法的特征,而且表达了一咏三叹的情感,完整地展现出情感的丰富。
同样,《枫桥夜泊》的歌词来源于唐代诗人张继名落孙山时,夜晚在湖上泛舟有感而发的同名诗篇。这首诗生动细腻地描述出了诗人夜晚泛舟湖上的直观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的冷寂,忧国忧民的伤怀,以及自己的愁绪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这首歌曲最大限度地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性、优美性与古诗词中所写的“愁”结合在了一起。在演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时声音由远到近,在‘霜’字处音量最大,往后逐渐缩小声音,直至声音消失。“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的情感就要平稳许多,眼前浮现出江景的画面。“姑苏城外寒山寺”,此句在演唱时应具有连贯性,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要重复,在第一遍时,音量逐渐扩大直至爆发,在之后重复时声音又由近到远,如同作者的愁绪,余音环绕,使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刚开始学习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吟诵的方式先熟悉歌曲并体会歌词的抑扬顿挫,这对于我们歌唱是十分有帮助的。因为在吟诵时,我们会更注意气息的把握和力度的强弱,为演唱打基础。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最需要注意的是歌曲的旋律性,旋律的基本节拍是4/4拍,开头是弱起,同时运用大量的连音线让这个歌曲具有较强的强弱规律性, 烘托出主人公心情的起伏不定;此外,休止符也十分重要,通过与伴奏的密切配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进行演唱的时候,演唱者必须对歌词的含义和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特别要注意休止符。 这首作品中多处运用了转调、对比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了主人公内心的起伏不定,突出了作者复杂、不平的心理变化。
三、发展与传承
我国丰富的诗词文化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是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古典审美理想现代化的音乐作品,从而形成具有独特意韵的歌曲文化形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声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我们应该积极发扬并传承我国的诗词文化,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不应使演唱只停留于技术层面,更应该去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将声乐技术与情感作品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作品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当今的声乐爱好者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致力于将具有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赖光享.浅析三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6.
[2]赵哲.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郑婷婷.诗乐相融相得益彰——赏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J].当代音乐,2016(2):38-40.
[4]吴启慧.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特点及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仁莉.中国古诗词类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J].艺术教育,2015(4):159-160.
[6]曹立红.浅析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以吴碧霞演唱《楓桥夜泊》版本为例[J].艺术科技,2015, 28(8):141,212.
[7]张雪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借鉴“琴歌”演唱声乐教学谈——以《枫桥夜泊》为例[J].黄河之声,2013(21):28-29.
[8]易柯宇.初探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处理的艺术性[J].黄河之声,2013(9):93.
作者简介:成斯瑗(1997—),山东科技大学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