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创作《红旗渠的基石》之前,正在深入林州市的慈善事业。林州慈善总会于2010年4月成立,我于2012年应邀深入这方天地。那时林州的慈善已经做到令我惊讶、佩服、敬仰的境地,被国家民政部认为是河南第一、全国一流。特别是林州慈善有一项活动,即救助红旗渠伤残民工,可以说,知晓红旗渠的人多得不计其数,但是知晓为修渠而伤残失去劳动力,甚至不能自理的,却少之又少。
我去采访七十五岁的郑年仔,他为修渠不幸被哑炮崩瞎双眼,那年才22岁。郑年仔因为伤残与已订婚的未婚妻解除婚约,五十多年过去,至今终生未婚。我到他家去,看到破败的院落,凌乱的家什,灶房煤火上半锅菜饭(这是郑年仔的妹妹,隔三岔五来为哥哥做的饭,做一顿要吃上三天),这种场景使我动情,使我油生一种伤感,我马上产生了一种想法,应当报告郑年仔的生活。在交谈中,他对当年修红旗渠的壮举,依然是那么赞成和支持,他丝毫没有因为眼睛失明而怨天尤人,只是这样对我说:“只要政府别忘了俺为修红旗渠出过大力,流过血汗,逢年过节派人看看俺,要是能提桶油,带袋大米,多少给一点儿经济补助,贴补俺吃药输液,就中啦!”
多么好的太行山人啊!其实,这也是红旗渠精神,朴实、厚道、表里如一的奉献精神!
作为作家,应该做雪中送炭的事,应该为这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会索取的人树碑立传。因为这是有血有肉的红旗渠精神!
一个命题,此时油然而生:“无名英雄,有时比显赫的英雄更伟大。”
接下来,我又采访了几位为修红旗渠而伤残的老人,随即写出《阳光的背面》(见《慈善公益报》2015年4月17日一版)。
红旗渠是由数万人修建而成的,但是世人知晓的仅是几位劳苦功高的模范,有更多更多的修渠人,包括去世的勇士,还有如今正在维护红旗渠的卫士,却鲜为人知。其实,他们都是红旗渠的中流砥柱,是支撑红旗渠的中坚力量。正如华丽宏伟建筑中的钢筋水泥,从不露面却默默奉献,如姹紫嫣红的绚丽花朵的根,埋在深深的土壤里,却用生命供给花儿水分和营养。
红旗渠不仅是靠这些无名人物建成的,红旗渠精神也是靠这样的无名英雄铸炼成的,他们是红旗渠这座精神大厦的基础,是“红旗渠的基石”。
我深入到这个特殊群体生活,其中伤残壮士尚有40位,而健在的当年的修渠人就多得多了,但年龄大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有的甚至已经90岁高龄。我知道,这是一种“抢救”工程,因为随时会有老人去世的噩耗传来。有两次,当向导带我先后走进两个偏远山村,去寻觅事先要拜见的老人时,村里人和他们的家人分别告知我,老人已经不在了,有位老人,是在我们赶去的前几天才走的……
我之所以要写《红旗渠的基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如果仅靠近两三年的采访,对林州和红旗渠的认识肯定是肤浅的。1985年,我发表了写林县人生活的第一篇文章,之后,1986年,画家王宏剑(如今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的油画《奠基者》,在全国六届美展获得银牌,也是河南省画家第一次获此殊荣。这是一幅描绘林州山民精神风貌的杰作,画家用了两年光阴完成。我为此画写了《踏破铁鞋去寻觅》(见《报告文学》月刊1987年7期),为写这篇文章,我深入到画家王宏剑足迹所到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林州的次数就更多了,也写过许多关于林州的人和事的文章,如《太行山魂》《鸡鸣三省任村镇》《一石一水藏锦绣》《大鹏,在太行展翅》直到长篇报告文学《神州之路》等等。这一时期,我对这个太行县城有了较多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切都是我创作《红旗渠的基石》的基础。
在当今世风日下、信仰缺失的大背景下,有一种信仰危机时时涌动在四方氛围,人们大多不相信英雄模范及他们的事迹。写这本书时,我确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即不说大话,不用标语口号式的词藻,即使像“人民”这样的称谓,在书中也写为“百姓”或“庶民”。特别是书中选择的人物,必须有原型,必须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如王宏剑的《奠基者》,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是为寻觅适当准确的模特花去大量光阴时间方完成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才是有生命的。我开始又一次在太行山峦采掘,在红旗渠畔寻觅。寻找到的人不一定能够入书,入书的人必须要寻找到。这是一场马拉松式赛事。
我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自我个人的文学观,我的文学观决定着我的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命力。我的文学观是什么?我写过一篇题名《不识庐山真面目》(见《人民日报》2014年6月9日大地副刊)的小文。文中这样写:想识庐山真面目的心理,也许人皆有之,真正要去做了,并不那么简易,只有抛掉浮躁,弃之急功近利的人,方能渐入庐山腹地,潜心研究,细细琢磨,这期间,举一反三的小聪明必须放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智慧预见也不能用。因为识庐山真面目需要经历,只有经历过才有体验,只有体验过方有感悟,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只有无比虔诚又恳切地去求教大自然的字里行间、沟沟坎坎,才能做到,不仅横看了庐山的岭状,而且能侧视到庐山的峰态;不仅能远看庐山的朦胧轮廓,且能近视庐山的局部细处;不仅能仰视庐山的一方躯体,且能俯视庐山相貌全景……其实,庐山的景致是看不完的,只有进入了它的深处,方有不断的发现和永远发现不完的发现。许是这种缘故,真正進入庐山了,反道不敢说已识庐山真面目,只是说略知庐山的一二三四,充其量是识庐山真面目的五六七八罢,庐山就像数学的自然数,有头无尾吗?
是的,人人都应该努力去识庐山真面目,一旦大家都踏上探觅庐山的途径,步入这条漫漫里程,人们会变的平静安然,社会会变得太平吉祥,前程会变得锦绣光明……
是这种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了我的文学观,是这种文学观调动着我不断的改换位置,变换角度,去生活中求教,在求教中洞察并感悟,又是这种反复的实践坚定着我永不改变的持续的深入生活,忠实于生活的观念。早些时候,我曾以十里钢城(安阳钢铁公司)等几家企业为生活基地,之后,我又以林县(当时县未改市)、巩县为生活基地。之后,到济源市政府挂职工作,深入生活,任副市长六个春秋;接下来,应邀到河南姿华房地产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两年七个月;又经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副巡视员,体验法官生活五个寒暑;到2012年,又进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深入生活…… 我很清楚,自己是专业作家,必须要深入生活。而且,应该力求进入主流社会。否则,一个长期在社会边缘的人,能对社会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吗?能把握准确各种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吗?
我在作家队伍中属于个例,因为没有人像我这样对深入生活如此较真,如此固执。我尊重每位作家的文学观,尊重各种各样,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我曾比喻,作品犹如不同的菜系:如粤菜、川菜、鲁菜、湘菜、豫菜、杭帮菜、苏帮菜等等,各有各的食客,各有各的销路,各有各的烹饪方法,是很难比个高下优劣的,因为它本不是体育赛事,但是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有读者青睐,有人愿读就可、就好!
我的作品,如今被多家出版社称为畅销书,我为此感到释然和慰藉。从出版《市长日记》到《红旗渠的基石》,其中七部长篇小说,三部长篇报告文学(不包括之前出版的数部图书)前九部长篇皆有一个共性,即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少没有一本让出版社赔钱的书。也许是这个缘由,虽然我的书没有获得过大奖,但一直受出版社欢迎和青睐,总是有持续的约稿。而且,书稿成书时,出版社就以“免检”式“流程”,列入出版计划,进行操作。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有销路,倘若没了销路,我当不会如此勤奋,一本接一本地写。
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信念,即我对生活的认识:
生活,是作家的恩师。
生活,是文学的母亲。
生活,是蕴藏瑰宝的矿床。
生活,是常读常新的经典。
专家锐评
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可歌可泣的场景,深刻地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这是红旗渠题材同类创造当中的一种新开拓,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焦述先生长期的生活积累、饱满的创造热情、深厚的艺术造诣及其对文化的担当和领会。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云鹏
这部颂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是我省文艺创作的又一高峰,对于解决弥补信仰缺失、抑制道德滑坡、扶正价值观错位、拨乱反正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像一场及时雨润泽了人们干渴的心灵大地、传播了引领方向的正能量、弘扬了蓬勃向上的主旋律。
——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谭福森
《红旗渠的基石》这部作品让我很受感动,焦述写的红旗渠精神也好,太行山精神也好,重在基石。焦述在书中写到历朝历代那里的人们为了吃上水修过各种各样的渠,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说逃出来或者搬走离开这块土地,说明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所以,我觉得他写到“基石”其实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支柱,这个民族无论是遭受过多少的灾难,依然能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这是我们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基石。
——原河南省文联巡视员、原作协主席李佩甫
红旗渠工程是人类农耕时代的最后一个壮举,那是用双手、用肩膀、用锄头修出来的。这本书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壮举和个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呈现了这个历史事件当中个人的价值和作用,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关怀,也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怀。还有一点就是从对一个壮举的关怀到对一个壮士的关怀,个人的奋斗史、个人的命运史、个人的意志、个人的自我尊严作为生存价值的理解。
——原河南省作协主席田中禾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中原当代精神一个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红旗渠的基石》这部作品别开生面,作者深入历史真实,写活了历史人物,在众多的红旗渠作品中具有独到的认识价值,让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
《红旗渠的基石》这样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的规范,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时代的壮举,在壮举的关注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人类的命运,在这样的壮举中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命运是需要我们关心的。同时,也有助于重塑我们人民的精神,在这一方面这部作品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
我去采访七十五岁的郑年仔,他为修渠不幸被哑炮崩瞎双眼,那年才22岁。郑年仔因为伤残与已订婚的未婚妻解除婚约,五十多年过去,至今终生未婚。我到他家去,看到破败的院落,凌乱的家什,灶房煤火上半锅菜饭(这是郑年仔的妹妹,隔三岔五来为哥哥做的饭,做一顿要吃上三天),这种场景使我动情,使我油生一种伤感,我马上产生了一种想法,应当报告郑年仔的生活。在交谈中,他对当年修红旗渠的壮举,依然是那么赞成和支持,他丝毫没有因为眼睛失明而怨天尤人,只是这样对我说:“只要政府别忘了俺为修红旗渠出过大力,流过血汗,逢年过节派人看看俺,要是能提桶油,带袋大米,多少给一点儿经济补助,贴补俺吃药输液,就中啦!”
多么好的太行山人啊!其实,这也是红旗渠精神,朴实、厚道、表里如一的奉献精神!
作为作家,应该做雪中送炭的事,应该为这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会索取的人树碑立传。因为这是有血有肉的红旗渠精神!
一个命题,此时油然而生:“无名英雄,有时比显赫的英雄更伟大。”
接下来,我又采访了几位为修红旗渠而伤残的老人,随即写出《阳光的背面》(见《慈善公益报》2015年4月17日一版)。
红旗渠是由数万人修建而成的,但是世人知晓的仅是几位劳苦功高的模范,有更多更多的修渠人,包括去世的勇士,还有如今正在维护红旗渠的卫士,却鲜为人知。其实,他们都是红旗渠的中流砥柱,是支撑红旗渠的中坚力量。正如华丽宏伟建筑中的钢筋水泥,从不露面却默默奉献,如姹紫嫣红的绚丽花朵的根,埋在深深的土壤里,却用生命供给花儿水分和营养。
红旗渠不仅是靠这些无名人物建成的,红旗渠精神也是靠这样的无名英雄铸炼成的,他们是红旗渠这座精神大厦的基础,是“红旗渠的基石”。
我深入到这个特殊群体生活,其中伤残壮士尚有40位,而健在的当年的修渠人就多得多了,但年龄大都已经七十多岁了,有的甚至已经90岁高龄。我知道,这是一种“抢救”工程,因为随时会有老人去世的噩耗传来。有两次,当向导带我先后走进两个偏远山村,去寻觅事先要拜见的老人时,村里人和他们的家人分别告知我,老人已经不在了,有位老人,是在我们赶去的前几天才走的……
我之所以要写《红旗渠的基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如果仅靠近两三年的采访,对林州和红旗渠的认识肯定是肤浅的。1985年,我发表了写林县人生活的第一篇文章,之后,1986年,画家王宏剑(如今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的油画《奠基者》,在全国六届美展获得银牌,也是河南省画家第一次获此殊荣。这是一幅描绘林州山民精神风貌的杰作,画家用了两年光阴完成。我为此画写了《踏破铁鞋去寻觅》(见《报告文学》月刊1987年7期),为写这篇文章,我深入到画家王宏剑足迹所到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林州的次数就更多了,也写过许多关于林州的人和事的文章,如《太行山魂》《鸡鸣三省任村镇》《一石一水藏锦绣》《大鹏,在太行展翅》直到长篇报告文学《神州之路》等等。这一时期,我对这个太行县城有了较多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切都是我创作《红旗渠的基石》的基础。
在当今世风日下、信仰缺失的大背景下,有一种信仰危机时时涌动在四方氛围,人们大多不相信英雄模范及他们的事迹。写这本书时,我确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即不说大话,不用标语口号式的词藻,即使像“人民”这样的称谓,在书中也写为“百姓”或“庶民”。特别是书中选择的人物,必须有原型,必须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如王宏剑的《奠基者》,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是为寻觅适当准确的模特花去大量光阴时间方完成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才是有生命的。我开始又一次在太行山峦采掘,在红旗渠畔寻觅。寻找到的人不一定能够入书,入书的人必须要寻找到。这是一场马拉松式赛事。
我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自我个人的文学观,我的文学观决定着我的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命力。我的文学观是什么?我写过一篇题名《不识庐山真面目》(见《人民日报》2014年6月9日大地副刊)的小文。文中这样写:想识庐山真面目的心理,也许人皆有之,真正要去做了,并不那么简易,只有抛掉浮躁,弃之急功近利的人,方能渐入庐山腹地,潜心研究,细细琢磨,这期间,举一反三的小聪明必须放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智慧预见也不能用。因为识庐山真面目需要经历,只有经历过才有体验,只有体验过方有感悟,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只有无比虔诚又恳切地去求教大自然的字里行间、沟沟坎坎,才能做到,不仅横看了庐山的岭状,而且能侧视到庐山的峰态;不仅能远看庐山的朦胧轮廓,且能近视庐山的局部细处;不仅能仰视庐山的一方躯体,且能俯视庐山相貌全景……其实,庐山的景致是看不完的,只有进入了它的深处,方有不断的发现和永远发现不完的发现。许是这种缘故,真正進入庐山了,反道不敢说已识庐山真面目,只是说略知庐山的一二三四,充其量是识庐山真面目的五六七八罢,庐山就像数学的自然数,有头无尾吗?
是的,人人都应该努力去识庐山真面目,一旦大家都踏上探觅庐山的途径,步入这条漫漫里程,人们会变的平静安然,社会会变得太平吉祥,前程会变得锦绣光明……
是这种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了我的文学观,是这种文学观调动着我不断的改换位置,变换角度,去生活中求教,在求教中洞察并感悟,又是这种反复的实践坚定着我永不改变的持续的深入生活,忠实于生活的观念。早些时候,我曾以十里钢城(安阳钢铁公司)等几家企业为生活基地,之后,我又以林县(当时县未改市)、巩县为生活基地。之后,到济源市政府挂职工作,深入生活,任副市长六个春秋;接下来,应邀到河南姿华房地产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两年七个月;又经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副巡视员,体验法官生活五个寒暑;到2012年,又进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深入生活…… 我很清楚,自己是专业作家,必须要深入生活。而且,应该力求进入主流社会。否则,一个长期在社会边缘的人,能对社会有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吗?能把握准确各种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吗?
我在作家队伍中属于个例,因为没有人像我这样对深入生活如此较真,如此固执。我尊重每位作家的文学观,尊重各种各样,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我曾比喻,作品犹如不同的菜系:如粤菜、川菜、鲁菜、湘菜、豫菜、杭帮菜、苏帮菜等等,各有各的食客,各有各的销路,各有各的烹饪方法,是很难比个高下优劣的,因为它本不是体育赛事,但是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就是有读者青睐,有人愿读就可、就好!
我的作品,如今被多家出版社称为畅销书,我为此感到释然和慰藉。从出版《市长日记》到《红旗渠的基石》,其中七部长篇小说,三部长篇报告文学(不包括之前出版的数部图书)前九部长篇皆有一个共性,即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少没有一本让出版社赔钱的书。也许是这个缘由,虽然我的书没有获得过大奖,但一直受出版社欢迎和青睐,总是有持续的约稿。而且,书稿成书时,出版社就以“免检”式“流程”,列入出版计划,进行操作。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有销路,倘若没了销路,我当不会如此勤奋,一本接一本地写。
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信念,即我对生活的认识:
生活,是作家的恩师。
生活,是文学的母亲。
生活,是蕴藏瑰宝的矿床。
生活,是常读常新的经典。
专家锐评
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可歌可泣的场景,深刻地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这是红旗渠题材同类创造当中的一种新开拓,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焦述先生长期的生活积累、饱满的创造热情、深厚的艺术造诣及其对文化的担当和领会。
——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云鹏
这部颂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是我省文艺创作的又一高峰,对于解决弥补信仰缺失、抑制道德滑坡、扶正价值观错位、拨乱反正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像一场及时雨润泽了人们干渴的心灵大地、传播了引领方向的正能量、弘扬了蓬勃向上的主旋律。
——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谭福森
《红旗渠的基石》这部作品让我很受感动,焦述写的红旗渠精神也好,太行山精神也好,重在基石。焦述在书中写到历朝历代那里的人们为了吃上水修过各种各样的渠,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说逃出来或者搬走离开这块土地,说明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所以,我觉得他写到“基石”其实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基础和支柱,这个民族无论是遭受过多少的灾难,依然能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这是我们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基石。
——原河南省文联巡视员、原作协主席李佩甫
红旗渠工程是人类农耕时代的最后一个壮举,那是用双手、用肩膀、用锄头修出来的。这本书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壮举和个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呈现了这个历史事件当中个人的价值和作用,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关怀,也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怀。还有一点就是从对一个壮举的关怀到对一个壮士的关怀,个人的奋斗史、个人的命运史、个人的意志、个人的自我尊严作为生存价值的理解。
——原河南省作协主席田中禾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中原当代精神一个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红旗渠的基石》这部作品别开生面,作者深入历史真实,写活了历史人物,在众多的红旗渠作品中具有独到的认识价值,让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
《红旗渠的基石》这样的写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学的规范,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时代的壮举,在壮举的关注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关心人类的命运,在这样的壮举中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命运是需要我们关心的。同时,也有助于重塑我们人民的精神,在这一方面这部作品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