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武十八年,山西溧阳县来了一位新县长,名叫李皋。李县长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有些年头了,对官场上的那一套熟精得很,所以,到任几个月,就和一个叫潘富的下属打得火热。
潘富是县衙的一名衙役,是不在编制之内的临时工。按说,国家公务员李县长对临时工潘富是瞧不上眼的,但两人偏就扯上了关系,而且很不一般,是因为临时工潘富有两点让李县长很欣赏。其一,潘富是个公关型人才,善于和领导搞关系,而且溧阳县的三教九流中都有他的朋友,李皋要想在溧阳站稳脚跟,很多方面还得倚仗潘富手中的关系网;其二,潘富還是捞钱的一把好手,这一点也恰恰是李县长最需要的。
李皋当上县长没几天,潘富就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公关手段,花钱买了一名歌舞坊的青年女演员,安顿在自家豪宅里,经常请李县长来家里“以解寂寞”。李县长也不客气,每天下班后就来潘富家休闲。
每天看着小美人和上司缠绵温柔,潘富的心也痒痒的。终于有一天,潘富向李县长提议,你也玩得差不多了,何不将她赏给我做小妾?
对于潘富的这个回收要求,李县长虽然有点舍不得,但碍于潘富的势力,还是忍痛割爱了。
潘富也知道县长大人心中不爽。这小子脑瓜子灵活,只要县长兜里有钱,还怕找不到漂亮的美眉?于是,他在李县长面前出了个歪点子:“科敛荆杖。”就是要求溧阳县的百姓,每人都必须向官府缴纳一根拐杖。
这个有点冷幽默的创意,估计也只有潘富这样一肚子坏水的胥吏想得出来。在实施这个敛财计划的过程中,潘富是这样做的,当老百姓前来县衙缴纳拐杖时,潘富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长短不行,就是粗细有异,总之,百姓们缴纳的拐杖不合格。不合格咋办?潘富说话了:“既然你们找不到合格的拐杖,那就折成现银,省得大家漫山遍野地找,耽误时间哈。”
在潘富的主持下,买拐杖的钱一个不落地收上来了,李县长得了不少的真金白银,潘富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之后,潘富在李县长的默许下,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税收征缴运动:理发要缴剃头税,走路要缴交通税,就连睡觉也要出资源占用税……
潘富是富了,老百姓却没法活了。溧阳县的百姓们忍无可忍,就推举了一个叫黄鲁的读书人上京告状,直接上访到最高领导朱元璋那儿。彼时,朱元璋正在全国大搞反腐运动,所以,黄鲁的上访,政府部门也不敢阻拦。
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气焰如此嚣张,朱元璋很生气,下令立即逮捕潘富。
这厢逮捕令刚下,那边潘富就得到了消息,这小子提前开溜了,成了一名在逃犯。
且看潘富在逃时是如何得到社会各界的眷顾的:先是山西溧阳富豪蒋士儒联合当地13名知名企业家将潘富秘密送往安徽广德县;不久,潘富又流窜到建平县;当朝廷的抓捕小组赶到建平时,潘富又得到消息,当地大亨王海三本着“越危险的地方也越安全”的反侦察意识,又将潘富秘密递送回了溧阳;当抓捕小组闻风而来时,溧阳大户朱子荣又将潘富护送到了江苏的宜兴县;不久,潘富感到这里也不安全,就在当地黑社会的保护下,潜入到了浙江崇德县,藏在盐贩子赵真家。
当抓捕小组赶来崇德时,赵真提前行动,将潘富秘密送到当地的一座寺庙里。抓捕队员又迅速赶往寺庙,孰料,庙里的和尚们操起烧火棍,和抓捕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械斗,还打伤了不少的公安人员。
至此,这件事就闹大了。
朱元璋拍案而起,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竟有如此大的能量,看我老朱怎么收拾你。于是,他再次下达诛杀令,将窝藏犯赵真的家产全部抄没,凡是参与围攻办案人员的,一律拉到菜市场砍了;沿途窝藏潘富,帮助其逃跑的107户人家,全部枭首示众,家产业一并抄没。
在朱元璋的亲自过问下,“潘富事件”划上了句号。但是其折射出的问题,连朱元璋想起来都有些后怕。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在帝国最高领导签署逮捕令之后,竟然能够上演千里大逃亡,在三省八县都有自己的死党和势力范围,有300多户人家冒着砍头的风险为其逃亡提供帮助或便利,其巨大的能量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潘富是县衙的一名衙役,是不在编制之内的临时工。按说,国家公务员李县长对临时工潘富是瞧不上眼的,但两人偏就扯上了关系,而且很不一般,是因为临时工潘富有两点让李县长很欣赏。其一,潘富是个公关型人才,善于和领导搞关系,而且溧阳县的三教九流中都有他的朋友,李皋要想在溧阳站稳脚跟,很多方面还得倚仗潘富手中的关系网;其二,潘富還是捞钱的一把好手,这一点也恰恰是李县长最需要的。
李皋当上县长没几天,潘富就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公关手段,花钱买了一名歌舞坊的青年女演员,安顿在自家豪宅里,经常请李县长来家里“以解寂寞”。李县长也不客气,每天下班后就来潘富家休闲。
每天看着小美人和上司缠绵温柔,潘富的心也痒痒的。终于有一天,潘富向李县长提议,你也玩得差不多了,何不将她赏给我做小妾?
对于潘富的这个回收要求,李县长虽然有点舍不得,但碍于潘富的势力,还是忍痛割爱了。
潘富也知道县长大人心中不爽。这小子脑瓜子灵活,只要县长兜里有钱,还怕找不到漂亮的美眉?于是,他在李县长面前出了个歪点子:“科敛荆杖。”就是要求溧阳县的百姓,每人都必须向官府缴纳一根拐杖。
这个有点冷幽默的创意,估计也只有潘富这样一肚子坏水的胥吏想得出来。在实施这个敛财计划的过程中,潘富是这样做的,当老百姓前来县衙缴纳拐杖时,潘富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长短不行,就是粗细有异,总之,百姓们缴纳的拐杖不合格。不合格咋办?潘富说话了:“既然你们找不到合格的拐杖,那就折成现银,省得大家漫山遍野地找,耽误时间哈。”
在潘富的主持下,买拐杖的钱一个不落地收上来了,李县长得了不少的真金白银,潘富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之后,潘富在李县长的默许下,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税收征缴运动:理发要缴剃头税,走路要缴交通税,就连睡觉也要出资源占用税……
潘富是富了,老百姓却没法活了。溧阳县的百姓们忍无可忍,就推举了一个叫黄鲁的读书人上京告状,直接上访到最高领导朱元璋那儿。彼时,朱元璋正在全国大搞反腐运动,所以,黄鲁的上访,政府部门也不敢阻拦。
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气焰如此嚣张,朱元璋很生气,下令立即逮捕潘富。
这厢逮捕令刚下,那边潘富就得到了消息,这小子提前开溜了,成了一名在逃犯。
且看潘富在逃时是如何得到社会各界的眷顾的:先是山西溧阳富豪蒋士儒联合当地13名知名企业家将潘富秘密送往安徽广德县;不久,潘富又流窜到建平县;当朝廷的抓捕小组赶到建平时,潘富又得到消息,当地大亨王海三本着“越危险的地方也越安全”的反侦察意识,又将潘富秘密递送回了溧阳;当抓捕小组闻风而来时,溧阳大户朱子荣又将潘富护送到了江苏的宜兴县;不久,潘富感到这里也不安全,就在当地黑社会的保护下,潜入到了浙江崇德县,藏在盐贩子赵真家。
当抓捕小组赶来崇德时,赵真提前行动,将潘富秘密送到当地的一座寺庙里。抓捕队员又迅速赶往寺庙,孰料,庙里的和尚们操起烧火棍,和抓捕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械斗,还打伤了不少的公安人员。
至此,这件事就闹大了。
朱元璋拍案而起,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竟有如此大的能量,看我老朱怎么收拾你。于是,他再次下达诛杀令,将窝藏犯赵真的家产全部抄没,凡是参与围攻办案人员的,一律拉到菜市场砍了;沿途窝藏潘富,帮助其逃跑的107户人家,全部枭首示众,家产业一并抄没。
在朱元璋的亲自过问下,“潘富事件”划上了句号。但是其折射出的问题,连朱元璋想起来都有些后怕。一个小小的县衙临时工,在帝国最高领导签署逮捕令之后,竟然能够上演千里大逃亡,在三省八县都有自己的死党和势力范围,有300多户人家冒着砍头的风险为其逃亡提供帮助或便利,其巨大的能量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