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u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或检察方式仍是比较典型的职权主义模式,职权主义侦查垄断与当事人主义控辩或庭审方式存在较多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控辩双方对案件事实了解和证据掌握的极不平衡,阻碍了辩护职能的充分行使和控辩相互对抗,最终使对抗制庭审方式流于形式.证据开示制度是一种补救,使在庭审中控辩职能得以平衡,改变被告人的不利境地.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不断提高,其对配电网谐波的影响也越发严重。通过研究系统中谐波监测点的最佳配置,并以对谐波监测点处谐波影响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多节点的分布式光伏
针对目前微网调度难于全局最优收敛的问题,从概率网络的角度出发,将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理论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贝叶
戴维南等效参数准确辨识是实现电网静态稳定在线评估的关键。采用两个时刻潮流的辨识方法很难保证两时刻之间等效参数不变的假设条件。首先分析了现有等效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的
中国刑事程序法治化改革举步维艰 ,职权主义的取向难以有效改观 ,就其原因而言 ,一般认为是由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所决定 ,但在作者看来关键是因为在模式认识论方面存在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