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实训教学是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方式。本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合作竞争学习方法作为改善会计实训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实训 合作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注重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参与大量专业实务实训,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一整套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动手和适应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从时间安排上分为随课程进度的日常训练与阶段性的集中实训。
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观察、思考,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研讨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发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文所述。
(一)生源素质引致的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高考分批次录取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结果是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多数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较为懒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学生专业兴趣下降,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参与学习实训配合度不足,难以达到以往的教学效果。这一转变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规范化有限
1.实训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衔接不足。会计专业课程与相关实训课程内容的标准化衔接不足。比如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比较完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任务书与财务会计课程的要求往往在形式上会一致,但实质上实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安排或者实训材料选取的原因,会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度不够,教学内容重点、实训侧重点的掌控不会太严谨。
2.实训课程考核方式未体现细节。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局限在日常考勤与综合实训成果的考核方面,教师主观性影响较强。实训考核在细节上针对学生分项会计技能的测试与考核方式欠缺,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评价不足。
3.教师实训执行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专业实训指导方面,教师由于专业内容理解程度不一、实务经验的差异,同样的实训课程,在会计操作准确性、流程与规范方面,教师实训教学会有较大差异性,各班学生的实训效果也就各有不同。
(三)实训环境建设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所了解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视力度较强,对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也不断投入,专业实训环境改善明显,但还是表现出系统性不足。
会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训设施与专业课程间的协同性、资源互补性不足,实训岗位流程化作业体现不清楚,企业外部化实训环境(财税、银行业务机构)建设匮乏。主要原因一是会计专业相关系部对于实训设施建设计划缺乏整体性,细节思考深度不够;二是校方对会计专业建设预算投入缺乏连续性而导致相关系部实设施建设的短视或应急化处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对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从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来说,实训环境系统性建设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主要是硬环境方面的建设,软环境则涉及教学内容统筹安排与设计。国内不少职业教育学者对会计实训体系构建与基于工作岗位教学组织上都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内容,但目前这类研究往往较为宏观,且主要从会计任务要求,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探讨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缺乏操作层面的细致深入研究。本文会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源动力的微观课堂组织方面进行探讨,以提升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二、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著作《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给出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
合作学习可表现为一方面小组内部人员进行互动,并形成依赖性,不同成员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小组间的团体竞争,通过外部竞争来激发成员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合作竞争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
(一)会计专业实训具备合作互动学习的基础
会计专业实训贯穿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涉及到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不同工作岗位间的协作配合,学生实训本身就有合作倾向。
(二)有助于解决三四线城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
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动力不足。在合作学习团队中,通过构建团体合作契约对一些后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团队约束,克服懒散状态,并通过组间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三)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实训教学效果预期成效可能较显著
相比较实训体系构建与工作流程教学内容重构,合作竞争学习作用于微观教学层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动力;教师在组织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对组织方法、效果提升评价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达到师生互促的作用。
三、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选择
(一)合作竞争学习的主要方法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多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景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具体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196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共学模式(Learning together,简称LT)。它要求学生在4~5人异质小组中学习指定的作业单(Assignment sheets)。小组共交一份作业单.依小组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共同学习前的小组组建活动和对小组内部组员活动情况的定期讨论。
19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太学的沙伦夫妇创设的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简称GI),方法将学生们组织成2~6人小组。各小组再将自身子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开展必需的探究、研讨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自我介绍,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Robert Slavin及其研究小组创设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简称STAD)。方法中,4到5个学生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掌握课程的有关内容,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将他们的分数计入团队的总成绩,得分最高的团队会在每周的班级报纸上得到表扬[2]。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De Vries&Edwards创设了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s-Games-Toumament,简称TGT)。这是学习成绩分组法的变式和发展。方法主要以作业单为载体团队进行讨论学习,并定期让各组能力相似的学生进行组间竟赛,优胜者为所属团队赢得分数。组织竞赛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竞赛相对公平[3]。
著名的现代合作学习方法还有复杂指令法(Cohen,Early 1980s),团队加速指令法(TAI)(Slavin&Associates,Early1980s),合作学习结构法(Kagan,Mid1980s)等。
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到现在其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国内研究主要提现在相关方法的应用改进。
(二)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行为特点的合作竞争学习方法选择
本文讨论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他们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1.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生基本常识、数理知识积累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专业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一部分学生会逐步放弃,一些学生则保持现状,不去改善。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后能自主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很少,随着学习的深入与自身成长,部分学生会有所转变。
3.学生对符合其兴趣点的事物学习能力较强。不少学生对于手机游戏、微商店铺宣传、淘宝售卖技巧都能比较擅长地去解决问题,证明其学习能力不弱,只是更加集中在能带来短期满足感的事情上,毅力有一定不足。
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特点,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更注重教学微观设计,让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在合作竞争学习方法上,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简称TGT)适当组合较为适合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当中,团队分数的增加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进步,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进步的压力不是特变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第二,小组游戏竞赛法中的组间竞赛能适当激发出学生的进取心,为集体荣誉而努力,而且竞赛进行分层,相似学习水平的同学间进行比赛,保障比赛的相对公平性,让学生有兴趣参赛、有能力赢得比赛。
会计专业实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奖励方法等影响因素的选择,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逐步深入探讨各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8.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
[3]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实证研究》(项目编号:ZJB2013034)。
作者简介:陈健(1975-),男,湖南耒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高职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实训 合作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注重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参与大量专业实务实训,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一整套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动手和适应能力强的培养目标,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职业基本素养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从时间安排上分为随课程进度的日常训练与阶段性的集中实训。
一、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观察、思考,与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研讨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发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文所述。
(一)生源素质引致的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高考分批次录取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的结果是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多数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较为懒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学生专业兴趣下降,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参与学习实训配合度不足,难以达到以往的教学效果。这一转变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规范化有限
1.实训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衔接不足。会计专业课程与相关实训课程内容的标准化衔接不足。比如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比较完备,财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任务书与财务会计课程的要求往往在形式上会一致,但实质上实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安排或者实训材料选取的原因,会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度不够,教学内容重点、实训侧重点的掌控不会太严谨。
2.实训课程考核方式未体现细节。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局限在日常考勤与综合实训成果的考核方面,教师主观性影响较强。实训考核在细节上针对学生分项会计技能的测试与考核方式欠缺,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评价不足。
3.教师实训执行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专业实训指导方面,教师由于专业内容理解程度不一、实务经验的差异,同样的实训课程,在会计操作准确性、流程与规范方面,教师实训教学会有较大差异性,各班学生的实训效果也就各有不同。
(三)实训环境建设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所了解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视力度较强,对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也不断投入,专业实训环境改善明显,但还是表现出系统性不足。
会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训设施与专业课程间的协同性、资源互补性不足,实训岗位流程化作业体现不清楚,企业外部化实训环境(财税、银行业务机构)建设匮乏。主要原因一是会计专业相关系部对于实训设施建设计划缺乏整体性,细节思考深度不够;二是校方对会计专业建设预算投入缺乏连续性而导致相关系部实设施建设的短视或应急化处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对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从改善教学效果的方式来说,实训环境系统性建设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主要是硬环境方面的建设,软环境则涉及教学内容统筹安排与设计。国内不少职业教育学者对会计实训体系构建与基于工作岗位教学组织上都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内容,但目前这类研究往往较为宏观,且主要从会计任务要求,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探讨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缺乏操作层面的细致深入研究。本文会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源动力的微观课堂组织方面进行探讨,以提升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二、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著作《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给出的定义是“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
合作学习可表现为一方面小组内部人员进行互动,并形成依赖性,不同成员交流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小组间的团体竞争,通过外部竞争来激发成员的学习动力与兴趣。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合作竞争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果。
(一)会计专业实训具备合作互动学习的基础
会计专业实训贯穿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涉及到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不同工作岗位间的协作配合,学生实训本身就有合作倾向。
(二)有助于解决三四线城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
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在下降,不少学生学习习惯差、动力不足。在合作学习团队中,通过构建团体合作契约对一些后进学生形成一定的团队约束,克服懒散状态,并通过组间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三)合作竞争学习提升会计实训教学效果预期成效可能较显著
相比较实训体系构建与工作流程教学内容重构,合作竞争学习作用于微观教学层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其学习动力;教师在组织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对组织方法、效果提升评价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达到师生互促的作用。
三、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选择
(一)合作竞争学习的主要方法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多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景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具体的合作学习策略与方法。 196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共学模式(Learning together,简称LT)。它要求学生在4~5人异质小组中学习指定的作业单(Assignment sheets)。小组共交一份作业单.依小组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共同学习前的小组组建活动和对小组内部组员活动情况的定期讨论。
19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太学的沙伦夫妇创设的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简称GI),方法将学生们组织成2~6人小组。各小组再将自身子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开展必需的探究、研讨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自我介绍,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Robert Slavin及其研究小组创设了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udent Teams-Achievement Divisions,简称STAD)。方法中,4到5个学生组成一组,要求他们掌握课程的有关内容,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将他们的分数计入团队的总成绩,得分最高的团队会在每周的班级报纸上得到表扬[2]。
1970年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De Vries&Edwards创设了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s-Games-Toumament,简称TGT)。这是学习成绩分组法的变式和发展。方法主要以作业单为载体团队进行讨论学习,并定期让各组能力相似的学生进行组间竟赛,优胜者为所属团队赢得分数。组织竞赛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竞赛相对公平[3]。
著名的现代合作学习方法还有复杂指令法(Cohen,Early 1980s),团队加速指令法(TAI)(Slavin&Associates,Early1980s),合作学习结构法(Kagan,Mid1980s)等。
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早,到现在其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国内研究主要提现在相关方法的应用改进。
(二)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行为特点的合作竞争学习方法选择
本文讨论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他们在学习行为上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1.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生基本常识、数理知识积累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专业学习,会产生畏难情绪,一部分学生会逐步放弃,一些学生则保持现状,不去改善。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学生主要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课后能自主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很少,随着学习的深入与自身成长,部分学生会有所转变。
3.学生对符合其兴趣点的事物学习能力较强。不少学生对于手机游戏、微商店铺宣传、淘宝售卖技巧都能比较擅长地去解决问题,证明其学习能力不弱,只是更加集中在能带来短期满足感的事情上,毅力有一定不足。
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特点,会计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更注重教学微观设计,让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在合作竞争学习方法上,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简称TGT)适当组合较为适合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当中,团队分数的增加更多地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进步,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进步的压力不是特变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第二,小组游戏竞赛法中的组间竞赛能适当激发出学生的进取心,为集体荣誉而努力,而且竞赛进行分层,相似学习水平的同学间进行比赛,保障比赛的相对公平性,让学生有兴趣参赛、有能力赢得比赛。
会计专业实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奖励方法等影响因素的选择,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逐步深入探讨各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8.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
[3]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作竞争学习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实证研究》(项目编号:ZJB2013034)。
作者简介:陈健(1975-),男,湖南耒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