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
它负载文化,呈现文化,传递文化,反映人类文化的基本成果。因此,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说,教材质量的高低,实质上是教材编者文化底蕴厚薄的反映;教学水平的差别,实质上也是教师文化素质高低的表现。文化底蕴越深厚,对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认识也越准确、越深刻。准确地把握就是科学性,审美地把握就是艺术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新境界。
为此,要关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关注中华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沟通。可以说,真正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才是真正现代的;真正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一是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活化传统文化,使之为现代服务;二是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导引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沟通。
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师生亦然。不能脱离“文化背景”孤立地看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言语行为,也不能离开“文化”去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一次文化活动,一种文化现象。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
还要关注尊重儿童文化,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线。决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们的“无知”,正是这些想人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显露了儿童的天性,是智慧的花蕾,是创新的萌芽。
其二,语文课程是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转化的过程。由此,杜威特别关注儿童的经验,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经验的改造。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把杜威的话倒过来说,认为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乃生活的改造。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上述言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容纳儿童的生活经验,还要改造、提炼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把粗糙、零碎的儿童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相融通的经验,以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典型性和儿童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的矛盾。并把儿童经验作为“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让儿童感到亲切、亲近。当然也要容纳教师的经验,并改造教师的经验,使之和教材贯通、和儿童靠近。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拟的生活;师生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不是戴着面具的人,是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儿童应是本真的儿童,教师应是本色的教师。教师不是“做戏”,教学拒绝“作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应是生活化的话语,教师的动作表情应是生活化的动作表情。儿童也应是生活中的儿童,是天真烂漫、幼稚可爱的儿童。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板着面孔,压着嗓子和儿童虚以应对,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威”,其实,所谓‘权威’,正是师生关系的屏障。为什么教师不露本相、显本色,以生活化的形象带给学生真心、真情呢!
人不仅是个体的存在,而且还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是平等的。学生的地位和权利是本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不是教师的施舍和恩赐。教师不是知识的惟一占有者,教师的话不是“金科玉律”,应允许学生怀疑.质疑,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话语进行补充和纠正。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兴奋、一起激动。是平等的对话,是民主的交流,是自由的讨论。
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特定关系之中的存在。需要强调的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特性,反映出师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个性,形成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也不会有创造性。
张扬个性既是教学新理念,又是教学新策略,有助于解决教学要求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儿童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的矛盾。当前,理论上不反对‘发展个性’,但实际上对学生管得很紧,统得太死,没有给学生个性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依然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用固有模式去规范一切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并不是完全按预制的方案行事的,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使教学过程或停顿、或迁回、或反复、或跳跃,因此,教师要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既要考察教学活动的有序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又要考察教学活动中的易变性、反常性、无序性.随机性、偶然性。要用有序性的原则、规则、规律,明确的概念武装起来,在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性中进行探索。
需知,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确定性。学生心理在不同的认知活动中会发生各自不同的变化,教师心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也可能产生新的不确定性。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掩盖“不确定性”,而是利用出现的“不确定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活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感情,在有限的时空里开拓无限的时空。
它负载文化,呈现文化,传递文化,反映人类文化的基本成果。因此,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有赖于对文化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说,教材质量的高低,实质上是教材编者文化底蕴厚薄的反映;教学水平的差别,实质上也是教师文化素质高低的表现。文化底蕴越深厚,对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认识也越准确、越深刻。准确地把握就是科学性,审美地把握就是艺术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新境界。
为此,要关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关注中华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沟通。可以说,真正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才是真正现代的;真正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一是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活化传统文化,使之为现代服务;二是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导引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沟通。
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师生亦然。不能脱离“文化背景”孤立地看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言语行为,也不能离开“文化”去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一次文化活动,一种文化现象。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
还要关注尊重儿童文化,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线。决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们的“无知”,正是这些想人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显露了儿童的天性,是智慧的花蕾,是创新的萌芽。
其二,语文课程是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转化的过程。由此,杜威特别关注儿童的经验,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经验的改造。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把杜威的话倒过来说,认为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乃生活的改造。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上述言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容纳儿童的生活经验,还要改造、提炼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把粗糙、零碎的儿童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相融通的经验,以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典型性和儿童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的矛盾。并把儿童经验作为“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让儿童感到亲切、亲近。当然也要容纳教师的经验,并改造教师的经验,使之和教材贯通、和儿童靠近。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拟的生活;师生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不是戴着面具的人,是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儿童应是本真的儿童,教师应是本色的教师。教师不是“做戏”,教学拒绝“作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应是生活化的话语,教师的动作表情应是生活化的动作表情。儿童也应是生活中的儿童,是天真烂漫、幼稚可爱的儿童。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板着面孔,压着嗓子和儿童虚以应对,试图建立自己的“权威”,其实,所谓‘权威’,正是师生关系的屏障。为什么教师不露本相、显本色,以生活化的形象带给学生真心、真情呢!
人不仅是个体的存在,而且还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是平等的。学生的地位和权利是本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不是教师的施舍和恩赐。教师不是知识的惟一占有者,教师的话不是“金科玉律”,应允许学生怀疑.质疑,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话语进行补充和纠正。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兴奋、一起激动。是平等的对话,是民主的交流,是自由的讨论。
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特定关系之中的存在。需要强调的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特性,反映出师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个性,形成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也不会有创造性。
张扬个性既是教学新理念,又是教学新策略,有助于解决教学要求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儿童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的矛盾。当前,理论上不反对‘发展个性’,但实际上对学生管得很紧,统得太死,没有给学生个性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依然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用固有模式去规范一切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并不是完全按预制的方案行事的,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使教学过程或停顿、或迁回、或反复、或跳跃,因此,教师要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既要考察教学活动的有序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又要考察教学活动中的易变性、反常性、无序性.随机性、偶然性。要用有序性的原则、规则、规律,明确的概念武装起来,在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性中进行探索。
需知,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确定性。学生心理在不同的认知活动中会发生各自不同的变化,教师心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也可能产生新的不确定性。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掩盖“不确定性”,而是利用出现的“不确定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活跃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感情,在有限的时空里开拓无限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