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与实践探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现在实施全面教育发展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主要在于观察与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生活经验从中学到与科学有关的知识。小学科学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启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能够在学生们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学生们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要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尤其是低段的一二年级学生,在他们的学习初期就灌输好好学习科学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教育是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提供高素质人才,所以低段的小学科学课程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地提出培养方略,在实践探索中提高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就必须从课堂抓起。
  (一)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前提。低段的小学生,年龄还小,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这有利于教师对于孩子们兴趣的引导。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就需要有观察的目的、方法和记录。比如在《地球家园有什么》这篇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們去观察大自然中自己喜欢的事物,并提出为什么要观察,这些事物又是如何生存的问题,用这种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找到观察的目的。那学生们如何观察、使用了什么工具这就是学生观察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写下来自己观察了什么,怎么观察的,得到了什么结论,这是观察的记录。通过这一系列有趣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再就是在课堂上要创造浓厚的探究氛围,比如让学生自行组队探讨各自观察的成果,这也是一种让学生热爱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创新课堂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纯理论的讲授。首先,现在的科学课堂不能仅仅是观察与实验,还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学会用科学技术,像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促进教学。因为教学资源与设备的限制,很多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现象无法呈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一些直观的、立体的、复杂的图像动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再者,课堂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应该多到自然环境中去看看,亲身教学更有效。比如教学《太阳的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出去观察太阳的变化,使这门课程更加生动形象。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持久的教育和引导,在这段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与改正。举个例子,在学习《土壤——动植物的乐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对植物的管理与记录来了解这些植物在土壤中的变化以及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等。如果是养育动物,也是一样的,需要了解一些小动物如何在土壤中生存,和土壤又有什么关系。这样就可以让这一课时更加高效地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创新实践探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才能出真知,科学素养不能仅仅依赖于理论知识的构建,还需要多多实践,动手去做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学习能力与科学素养。
  (一)学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把死板的课程以实践的或者说是“玩”的形式上出来。比如教学《不同材料的餐具》这一课程时,老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去制造一些餐具;在《做一顶帽子》这一课程,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帽子。总之,就是每一个课时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放开去“玩”,这样学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主动去创造,从而掌握课程内容。
  (二)多设课外活动
  创新思维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多听、多看、多体验,从中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方式,激发新的创造思维,这一点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举个例子,在课程《神奇的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放开,去想象纸为什么神奇,神奇在哪里,或者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这也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培养多思好问的好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结语科学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
  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资源也是有限的,但是自然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更新与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的教育与激励虽然很重要,但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更加重要,要想满足现代社会科学素养人才的目标,还需要极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础。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能力,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宿。着眼于培养学生质疑品质,坚持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合作、思辨、体验、创作,这才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改进行到现在,我发现干扰着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观念如下:一是只关注知识,以传授知识为本位;二是只立足本学科,把学科教学作为根本,忽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学生个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成为幼儿园优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信息化技术中的影像、声音、动画等方法的运用,更加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特点,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把老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最优组合,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从而让幼儿园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
项目化教学目前所指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主观意识,因此项目化教学方法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主张。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知识不断储备之后,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知识储备越多,学习却越来越难,从原因上分析,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不相符合,也就是说学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