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重视阅读前的指导,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注重以读促写,并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参与度;提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在阅读教学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不注重预习,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教师指导缺乏成效,阅读课堂评价单一。针对这些现状,教师可尝试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角度展开教学。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做好课前指导。教师根据文本的特质和学生的特点,布置明确的、学生可完成的预习内容,并对预习内容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针对阅读教学,我访谈了一些学生:“在进行讨论时,你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吗?”学生选择“经常”的不到20%。在学生的经验中,阅读课就是教师讲讲讲,学生抄抄抄的过程,学生总是被动地参与阅读。那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真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呢?教师要积极探索,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阅读教学的媒介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会给人以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触动。如教《一夜的工作》时,作者对于周恩来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当学生怀着一份崇敬之情走进文本时,就能唤起他们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您在备课中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吗?”大部分同行回答不会。教师在课堂提问后,一般有学生回答出预设的答案后,教师即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那些没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大多以讲授答案的方式来完成指导。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就要在备课的时候注重备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要有浅显的、易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的问题,也要有一些需要思考的、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简单一点的直接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也可以是难度大点的,涉及阅读方法的,如修辞、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其实,那些需要想一想才能回答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语言的运用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当学生能够轻松地把自己在阅读课堂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必定会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语文教材是很好的学习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把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展开练笔。当学生发现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原来是那么近,课堂的东西可以融进自己的生活中时,就会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对于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小兴安岭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他们并不熟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家乡不同季节的照片,模仿《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用文字展示家乡四季的美景。在讲《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首词扩写成一篇文章,比一比谁写得更好。适当地选取阅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改写、续写、扩写,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很大帮助。
阅读是一个积累、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参与度,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既要检测学生学习后的知识能力水平,更要关注学生阅读时思维的全过程,关注他们能力的形成,把评价贯穿于阅读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阅读的评价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更要让学生自己、同伴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自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伴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辨别、欣赏、评价;家长的评价则能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学习的重视,也能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作品展示、视频制作等活动,将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进行多元评价,从而激发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用心教育,以生为本,孜孜探究,以期在小学阶段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参与度;提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在阅读教学上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不注重预习,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教师指导缺乏成效,阅读课堂评价单一。针对这些现状,教师可尝试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角度展开教学。
一、重視阅读前的指导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做好课前指导。教师根据文本的特质和学生的特点,布置明确的、学生可完成的预习内容,并对预习内容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阅读教学,我访谈了一些学生:“在进行讨论时,你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吗?”学生选择“经常”的不到20%。在学生的经验中,阅读课就是教师讲讲讲,学生抄抄抄的过程,学生总是被动地参与阅读。那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真正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呢?教师要积极探索,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阅读教学的媒介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会给人以美的熏陶和心灵上的触动。如教《一夜的工作》时,作者对于周恩来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流溢于字里行间,当学生怀着一份崇敬之情走进文本时,就能唤起他们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我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您在备课中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吗?”大部分同行回答不会。教师在课堂提问后,一般有学生回答出预设的答案后,教师即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那些没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大多以讲授答案的方式来完成指导。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就要在备课的时候注重备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既要有浅显的、易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的问题,也要有一些需要思考的、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简单一点的直接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也可以是难度大点的,涉及阅读方法的,如修辞、篇章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其实,那些需要想一想才能回答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四、注重以读促写
语言的运用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当学生能够轻松地把自己在阅读课堂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必定会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语文教材是很好的学习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把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展开练笔。当学生发现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原来是那么近,课堂的东西可以融进自己的生活中时,就会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对于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小兴安岭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他们并不熟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家乡不同季节的照片,模仿《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用文字展示家乡四季的美景。在讲《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首词扩写成一篇文章,比一比谁写得更好。适当地选取阅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改写、续写、扩写,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很大帮助。
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阅读是一个积累、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参与度,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既要检测学生学习后的知识能力水平,更要关注学生阅读时思维的全过程,关注他们能力的形成,把评价贯穿于阅读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阅读的评价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更要让学生自己、同伴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自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伴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辨别、欣赏、评价;家长的评价则能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学习的重视,也能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作品展示、视频制作等活动,将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进行多元评价,从而激发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用心教育,以生为本,孜孜探究,以期在小学阶段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