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肥治理土壤污染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我们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陆地上生活,但要说出自己脚下独特而丰富的土壤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却可能是一件难事。今天,当我们随时都能够听到有关气候变化、水和空气污染的新闻时,对于土壤所面临的危机讨论得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我们的健康生活不但离不开干净的水和干净的空气,也离不开‘健康’的土壤。”
  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叶谦教授的眼里,土壤就像是地球的肺和肾脏,可以为农作物和地球上所有植物生长提供最基本的生存要素。
  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现状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016〕31号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显示: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计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民以食为天”,事实上,华夏文明历史上始终以农业作为立国之基,十分懂得并重视土壤与百姓安居乐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历史上每年耕种之际,明清帝王会亲自到“社稷坛”(今北京市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行古礼。在古代,人们称土神为“社”,称谷神为“稷”。东汉史学家班固的书中写道:“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地;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诗经》中也记录了西周时期的古人使用杂草沤成有机肥料以养土壤的耕种窍门。
  有“社”才有“稷”
  科技创新治污染,还土壤生机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满足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协调的必然选择。”今年九月,原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由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硅谷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提高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科学用肥治理土壤污染”高峰论坛上强调,要抓住农业绿色变革的引领力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科技支撑机制,通过他们引领和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民专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宋福如向本刊记者表示,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达3亿亩,国家对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在解决含镉大米方面,应该调整方向,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不应该造成二次污染,比如使用影响农产品生长环境的石灰、天然矿产品去治理重金属污染。”
  经过多年研究,由河北省民政廳批复建立的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摸索出解决大米含镉的研究方向——利用有机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剂肥料,它能够恢复土壤平衡酸碱的能力,保持PH值稳定在7左右,钝化重金属镉的生物活性,减缓水稻对镉的吸收,从而确保稻米镉含量不超标。
  把有机硅改性材料与化肥原料结合,它产生的亲土性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可以保证肥料不流失,解决土壤的板结问题;它产生的高强分散性,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增量吸收功能,把化肥利用率能提高到80%以上,叶面肥的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PH值是重金属镉污染的控制因素,PH值每减少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增加100倍左右,操作控制土壤的PH值,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条件,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十几年的研究表明,使用有机硅活性剂与肥料结合,就能够操控土壤的PH值达到中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令这一切变为事实。”宋福如表示。
  此前,因重金属污染超标,江西吉安县万亩茶园产品出口受阻,使用有机硅肥料后,茶园产品顺利拿到符合欧盟标准的资质,产品因此顺利出口到欧盟市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硅谷肥料,中国制造”
  21世纪世界三大科技前沿是信息化、生命科学和新材料。有机硅材料是高分子化工最有生命力、无毒无害、用途广泛的新材料,世界上有机硅材料的产品已经有1万多种,中国目前只有1000多种,在我国已经把有机硅新材料应用到航天、航空、工业、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但是,在农业领域应用甚少,目前有机硅改性材料已经从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走进各个领域。
  硅,不仅是作物的有益元素,更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品质元素,而目前我国土壤普遍缺乏作物可利用的活性硅元素。宋福如介绍说,“我们的科研团队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杂交水稻实验田,在使用硅谷肥料后,亩产达到1082.1公斤,创造了高纬度水稻单产世界最高纪录。”为此,袁隆平院士颁发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授予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并亲笔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
  “经过系统性的实验后,我们发现,有机硅水溶缓释肥能有效阻断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经检测,稻米含镉量是0.02mg/公斤,比国家标准0.2mg/公斤降低了10倍,成功、高效地解决了稻米含镉超标的难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涂书新教授进一步说明,经过测产,每亩增产水稻可达150多公斤,增收400多元,农民兄弟相当于零成本治理了含镉大米问题。
  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在改良盐碱土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技推广中心的研究员王利军说,巴彦淖尔市840万亩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占总耕地面积的45.1%。2016年引进硅谷肥业有机硅肥料后,2017年全市有445亩以上盐碱化耕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与此同时,该市的粮食作物较往年增产8.5%~15.4%,平均每亩增收40元,瓜果增产10%~22.1%,平均每亩增产440元。
  “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主要是解决了三大难题:一是解决了施肥与土壤不酸化的矛盾;二是解决了肥料速效 长效(水溶 缓释)兼容的技术难题;三是解决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同步不能同步提高的矛盾。”硅谷农化中心专家曹宝忠表示。
  宋福如认为,治理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这道世界级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的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土壤的灵性,恢复大地生命之春,用有机硅缓释肥治理土壤污染,值得有志于此的同行的关注与参与。
  日本曾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土壤重金属对农产品污染的国家,但是至今四十多年还没有找到绿色、环保、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我们有能力、有智慧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用逆向思维、科技创新征服这一道世界难题,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领航者。”宋福如坚信。
其他文献
光污染:美丽星空的杀手  国际暗夜协会北京分会负责人王晓华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天文界就提出了光污染的概念。后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了光污染的定义:一是過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二是成为影响光学望远镜所能检测到的最暗天体极限的因素之一。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自然界和人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PCT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的价值。方法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66例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
当人类步入一个崭新世纪的时候,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名成员。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目睹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感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们更清醒地
国内券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在重新“洗牌”中接受严峻的挑战,群雄纷争,在实力既定的条件下,唯有创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并在产业震荡中脱颖而出。作为证券四大业务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引擎”和“孵化器”的风险投资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风险投资不仅是发展高科技、增强民族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促
<正>一、问题的提出美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具有美的品格、美的理想、美的情操和美的素养
会议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深受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他不仅视歌德为西方近代人生精神意义的代表,并深入具体地探究了歌德的文学世界及其人格特征。宗白华对歌德的人格体悟、生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