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颁布的《考试大纲》对“考核目标与要求”做了修订,特别突出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认证和探讨问题”中明确了“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是最具学科特性的综合素养考查要求。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表明历史学科能力体系的提升和完整。
高中学生问题素养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创设学生提问的平台和途径,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切入口,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育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观察、提出问题的,我发现,高一新入学的学生教材文本阅读能力弱,生活经验少,多线性思维。例如,(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诸侯国会起兵叛乱,难道不怕镇压吗?周武王伐商,商纣王会不会很生气?第4课,汉武帝为何要实行“推恩令”?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难道他不担心过于重文轻武,日后无兵可用吗?
这些问题,有的初中就已学过,高中课本中也有现成的答案,如汉武帝推恩、商纣王生气,说明学生课前阅读不上心;有的问题不符合生活常识,如诸侯叛乱、宋太祖重文轻武,国家政策的出台与个人的重大选择一样,两难之中取其轻。看来,学生的问题素养较弱,与历史学科思维以及核心素养距离较远。
基于此,我们对高一新入学的新生开设学法指导讲座,讲座内容以初高中衔接为依托,指导学生教材文本阅读,联系生活经验,就文本提出自己的疑惑,主要有三角度进行设问:一是围绕历史核心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二是就历史的发展逻辑,三是就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
经过培训和示范,学生找到了提问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我们将较有思考性的问题贴在教室后面,进行示范和表扬,引导学生的向优秀看齐。
二、提供问题载体,激发学生问题兴趣。
激发问题兴趣,既要有指导,还得有任务驱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困惑,笔者在导学案设置一个栏目《学习疑惑》,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困惑点写下来,标明序号和该困惑点相对应课标知识点,一份导学案每一位同学至少写上一条,求精不求多,这样一来,学生问题质量有所提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提出“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不是首先爆发在经济发达的广东,而是爆发在偏远的广西?”,这个问题甚至超出了备课范围,确实令人“难以招架”,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从“土客矛盾”入手分析:自秦开五岭,广西由于地广人稀,气候适宜,又偏安西南一角,受中原政局的影响较小,所以成为中原汉族避乱的理想地之一。本地居民自身的繁衍和大量流民的流入,广西人多地少的矛盾演化为土著居民与客家人之间的矛盾,洪秀全利用这个矛盾,发动了起义。
这样的结论超越传统观点,超出教材文本,为扩大知识视野,我们定期向高一、高二学生推荐历史阅读书目,我介绍学生阅读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和简又文先生的文章,设置问题“两位史学泰斗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支撑观点的史料是什么?分歧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定期进行交流读书心得,撰写相关的历史小论文。
不可否认,培养相互交流的风气,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学生似乎受到了刺激,问题越提越多,内容变得越来越怪,情緒也越发高涨。
第9课北美大陆新体制,我将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展示在幻灯片上,“国会大还是总统大?为什么美国总统直接对宪法负责?”“三权分立原则会不会使美国政府机构互相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第1个问题,学生很快形成共识,法律至上,任何人都人遵守法律,总统也不例外。第2个问学生产生了分歧,经过讨论,应该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在美国,立法的成本比较高,但一旦形成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法律,其执法的成本比较低。而专制政体决策效率较高,但容易导致失误,风险大。这显然是高于课标的感悟,难道不是问题延伸出来的效益吗?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问题效益。
学生问题的课堂,一定与平时的常规课不大相同。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摸索出一套教学策略:在新课教学开始阶段,选取学生的典型问题,涉及教学重点及核心素养,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不拟定参考答案,让学生自主讨论。采用自由讨论,相互辩论和师生共同答疑等互动型教学方法。
选修四《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的主要内容有:少年天子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其中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初中已经学过,经过思考,我补充了一段史实,根据《康熙起居注》编写的1684年南巡经过:一是至泰安州,登泰山,祀东岳 ;二是至黄河北岸,临阅诸险工,与河臣靳辅论治河方略;三是至苏州,谕:今海外平定……弛海禁;四是至江宁,谒明太祖陵,亲为拜奠;五是至高邮湖,见民间田庐,多在水中,登岸行十余里,询耆老疾苦;六是至曲阜,进孔庙,行九叩礼,亲书“万世师表”。
设问,你对南巡行程中哪一个事件最感兴趣?为什么?
学生对拜明太祖、登泰山、弛海禁等再现感兴趣。其中,对康熙至江宁,拜奠明太祖陵最为不解?为什么要去拜奠被自己打败的对手?
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并分析原因,问题是自己提出的,思考就有了支点和趣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消除文化隔阂,收买汉族地主;显示自己的功绩,加强清帝的权威;表明宽宏大量。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从文化上来看,明孝陵是正统地位的象征,祭拜孝陵,昭示自身的正统性,接纳并吸收儒家文化,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满汉认同。由此,将课程目标上升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不仅需要军事手段的硬实力,还需要对儒家文化的传承等软实力,历史总是在文化的延续中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南巡现象进行归类,登泰山、册封孔子与拜明太祖有着相似之处,从文化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
高中学生问题素养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创设学生提问的平台和途径,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切入口,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育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观察、提出问题的,我发现,高一新入学的学生教材文本阅读能力弱,生活经验少,多线性思维。例如,(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诸侯国会起兵叛乱,难道不怕镇压吗?周武王伐商,商纣王会不会很生气?第4课,汉武帝为何要实行“推恩令”?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难道他不担心过于重文轻武,日后无兵可用吗?
这些问题,有的初中就已学过,高中课本中也有现成的答案,如汉武帝推恩、商纣王生气,说明学生课前阅读不上心;有的问题不符合生活常识,如诸侯叛乱、宋太祖重文轻武,国家政策的出台与个人的重大选择一样,两难之中取其轻。看来,学生的问题素养较弱,与历史学科思维以及核心素养距离较远。
基于此,我们对高一新入学的新生开设学法指导讲座,讲座内容以初高中衔接为依托,指导学生教材文本阅读,联系生活经验,就文本提出自己的疑惑,主要有三角度进行设问:一是围绕历史核心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二是就历史的发展逻辑,三是就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
经过培训和示范,学生找到了提问的感觉,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我们将较有思考性的问题贴在教室后面,进行示范和表扬,引导学生的向优秀看齐。
二、提供问题载体,激发学生问题兴趣。
激发问题兴趣,既要有指导,还得有任务驱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困惑,笔者在导学案设置一个栏目《学习疑惑》,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困惑点写下来,标明序号和该困惑点相对应课标知识点,一份导学案每一位同学至少写上一条,求精不求多,这样一来,学生问题质量有所提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提出“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不是首先爆发在经济发达的广东,而是爆发在偏远的广西?”,这个问题甚至超出了备课范围,确实令人“难以招架”,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从“土客矛盾”入手分析:自秦开五岭,广西由于地广人稀,气候适宜,又偏安西南一角,受中原政局的影响较小,所以成为中原汉族避乱的理想地之一。本地居民自身的繁衍和大量流民的流入,广西人多地少的矛盾演化为土著居民与客家人之间的矛盾,洪秀全利用这个矛盾,发动了起义。
这样的结论超越传统观点,超出教材文本,为扩大知识视野,我们定期向高一、高二学生推荐历史阅读书目,我介绍学生阅读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和简又文先生的文章,设置问题“两位史学泰斗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支撑观点的史料是什么?分歧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定期进行交流读书心得,撰写相关的历史小论文。
不可否认,培养相互交流的风气,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学生似乎受到了刺激,问题越提越多,内容变得越来越怪,情緒也越发高涨。
第9课北美大陆新体制,我将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展示在幻灯片上,“国会大还是总统大?为什么美国总统直接对宪法负责?”“三权分立原则会不会使美国政府机构互相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第1个问题,学生很快形成共识,法律至上,任何人都人遵守法律,总统也不例外。第2个问学生产生了分歧,经过讨论,应该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在美国,立法的成本比较高,但一旦形成共识,这个共识就是法律,其执法的成本比较低。而专制政体决策效率较高,但容易导致失误,风险大。这显然是高于课标的感悟,难道不是问题延伸出来的效益吗?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问题效益。
学生问题的课堂,一定与平时的常规课不大相同。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摸索出一套教学策略:在新课教学开始阶段,选取学生的典型问题,涉及教学重点及核心素养,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不拟定参考答案,让学生自主讨论。采用自由讨论,相互辩论和师生共同答疑等互动型教学方法。
选修四《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的主要内容有:少年天子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其中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初中已经学过,经过思考,我补充了一段史实,根据《康熙起居注》编写的1684年南巡经过:一是至泰安州,登泰山,祀东岳 ;二是至黄河北岸,临阅诸险工,与河臣靳辅论治河方略;三是至苏州,谕:今海外平定……弛海禁;四是至江宁,谒明太祖陵,亲为拜奠;五是至高邮湖,见民间田庐,多在水中,登岸行十余里,询耆老疾苦;六是至曲阜,进孔庙,行九叩礼,亲书“万世师表”。
设问,你对南巡行程中哪一个事件最感兴趣?为什么?
学生对拜明太祖、登泰山、弛海禁等再现感兴趣。其中,对康熙至江宁,拜奠明太祖陵最为不解?为什么要去拜奠被自己打败的对手?
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并分析原因,问题是自己提出的,思考就有了支点和趣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消除文化隔阂,收买汉族地主;显示自己的功绩,加强清帝的权威;表明宽宏大量。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从文化上来看,明孝陵是正统地位的象征,祭拜孝陵,昭示自身的正统性,接纳并吸收儒家文化,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满汉认同。由此,将课程目标上升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不仅需要军事手段的硬实力,还需要对儒家文化的传承等软实力,历史总是在文化的延续中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南巡现象进行归类,登泰山、册封孔子与拜明太祖有着相似之处,从文化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