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后习题 达成单元整组教学目标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语文教材已在小学全面启用,课后习题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架。教学中,教师可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为例,谈巧借课后习题,单元整体推进语文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比对教材:明确“学什么”,找准单元学习目标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灯光》,这些课文在原人教版教科书中都有编排,且前三篇课文学生已开展过学习。老课文新编并重组,从选择上跨度非常大,教师可利用新教材优势开展学情分析。
  (一)利用新教材优势
  将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与原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训练要素和课后习题等进行分析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1.所处册组集中整组编排
  《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原编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狼牙山五壮士》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这组课文中还有《圆明园的毁灭》《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灯光》这篇课文则被编写在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而统编版将这四篇文章集中编排在了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统一为“革命岁月”。
  2.单元训练要求指向明确
  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灯光》单元训练的要求是侧重于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而统编版“革命岁月”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3.习题设计体现语文要素
  统编版“革命岁月”单元的课后习题凸显了语文要素的学习,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习题第3题为“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习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运用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形式和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开国大典》课后习题第2题则为“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同样旨在让学生体会以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方法。
  (二)开展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需要教师对不同版本教材和课后习题进行深入对比,还需分析学情,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从而更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学为中心”“精准教学”的教学理念。
  1.文章内容和背景层面,学生已有一定学习经验
  对学习经验来说,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中的《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原人教版教材也有收录,因此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类似的革命传统题材类文章中,如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家国之殇”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结合查找的资料,从分段叙述中逐步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法。
  2.单元语文要素层面,需要不同程度加以落实
  对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运用点面结合来写场面的方法”,以往学习是零散的,没有进行重点专项学习。为此,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表达情感的基础上,重点习得抓“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能力。如《七律·长征》需要适当点拨提升,《狼牙山五壮士》则应提升到点面结合层面进行比较。《开国大典》重在迁移运用“介绍阅兵式中的某一个场面”,《灯光》需要注意让学生从场景描写角度去体会蕴含的感情。
  3.立足全面系统思考,精准确定整组学习目标
  在不同版本教材、前后几课课后习题对比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形成这样的学习构想,即利用课后习题整合,优化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以单元整体设计学习。整个单元的学习主要目标是达成单元语文要素,同时制定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目标。如《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目标为“比较中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开国大典》学习目标为“批注中体会情感,学习用点面结合来写阅兵式场面的方法,并创造性尝试运用”,使单篇课文学习目标既有与单元主要目标一致的共性,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以改变单篇学习目标中面面俱到、各自为政的弊病,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将每篇课文的学习有机、系统地融合起来。
  二、巧借习题:聚焦“怎么学”,推进单元整组学习
  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借助课后习题来设计学习,努力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形成单元整组学习活动设计,推进整组学习的展开,形成学、教、评一体化,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单元整组学习目标的统整引领下,教师可打破原整组课文编排的学习顺序,将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融合起来,合理转化为学习活动,整体推进学生学习。
  (一)打破课文编排学习顺序,使学习功能更大化
  整组课文的学习立足语文要素的更好落实,将课文学习顺序进行调整重组。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两篇课文,利用《狼牙山五壮士》课后习题第3题和《开国大典》课后习题第2題来开展互文学习,使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有深入学习,接着学习课文《七律·长征》和《灯光》,旨在拓展延伸。打破课文编排学习顺序,使学习在单元语文要素引领下,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将习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使学习支架动态化
  课后习题是学生静态的学习支架,教师应根据学情和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将静态的学习支架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活动,将课后习题与课堂学习融合起来,推进学生学习和落实语文要素。整个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根据课后习题共设计六个主要的学习活动,如《七律·长征》利用课后习题第1、2题转化为学习活动“以点带面,理清内容,感受情感”,《灯光》一课的学习利用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理解课文在谋篇布局上的独特之处”。   (三)单元整体推进学习活动,使学习达成系统化
  学习活动在课堂学习推进过程中逐层开展,《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主要的学习活动是“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迁移运用”,《语文园地·习作》学习活动是“观看阅兵式,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活动推进中同样呈现了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系统落实。
  三、达成目标:解决“怎么学”,亲历学习过程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教师以单元整体推进学习活动达成整组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对单篇课文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开展。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应倡导密切联系、环环相扣,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一)细化活动目标,从低目标迈向高目标
  要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就必须科学细化学习活动核心目标,确定各学习环节的子目标,从较低层次目标逐步达到较高层次目标,最终实现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如在切准《狼牙山五壮士》单篇学习活动核心目标“以比较阅读、尝试运用等体会课文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学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的基础上,将核心活动目标分解成四个子目标:首先为“明确课文特点、巩固以往语文要素”,其次是“感知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学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再次是“深化用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的表现形式”,最后“迁移运用个体特写进行扩写”,使每部分的学习环节有目标,呈螺旋上升、渐进的态势发展。
  (二)遵循认知规律,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
  学习活动推进除了要在单元整体设计上体现坡度,在单篇课文学习活动的展开中同样需要由浅入深。单篇课文学习活动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做到有层次、有坡度,由低阶思维逐步迈向高阶思维训练,进行深度学习。如在《狼牙山五壮士》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语文教学的规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见表1)。
  通过《狼牙山五壮士》几个层次的学习,学生更好地体会了群体描写和个体特写结合来写场面的好处。
  (二)实现“学为中心”,从教师的“教”迈向学生的“学”
  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理想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将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追求从“教过”走向“教会”,从“学过”走向“学会”。《狼牙山五壮士》单篇课文的学习活动把“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分为“扶、放、迁”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着力于通过对五位战士神态、动作和人物特点进行概括,让学生感知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第二阶段让学生对比学习,学习深化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第三阶段在课文语境下迁移扩写,让学生运用个体特写对其他战士用石头痛击敌人的场面进行扩写。三个阶段的递进展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體,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
  教师立足“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课后习题单元整体来设计统编版六年级上册“革命岁月”单元学习活动,将课后习题这一学习支架与课堂学习有机交融,从而以单元整组学习活动为主线来构建学习过程,解决了“怎么学”的问题,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集中,更好地实现精准教学。
  (责任编辑:李晶)
其他文献
摘要:“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中普遍认为最“难”的部分,更是发展运算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入阶段。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和浙教版四个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的编排体系,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去对比、分析与解读。在此基础上,应基于单位运作视角,构建与思考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我们可以通过纵向梳理、横向对比来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与解读。然后,要在立足于小数除
期刊
摘要:地方和学校在实施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时,应注重资源建设,因地制宜地做好通用技术教育装备保障。乐高机器人有着巨大的结构、探索、创意和逻辑等优势,又含有多种编程软件,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用技术教育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实践学习方式为特征的,二者都有彼此所需的丰富资源。开发《乐高简易机器人制作》校本教材,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4C教学模式,即“联系—构建—反思—延续”,能够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语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对主题文化感知与理解、内化与迁移,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端正学生的文化态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语篇教学;文化意识;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
期刊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的,它摆脱了使用具体数字研究问题的局限,提供了揭示数量关系一般性的可能,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但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认知活动经验来看,学生对字母表示数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陌生,如扑克牌中的A,表示特定的数,正方形周长公式S=a×4表示周长与边长间的数量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
期刊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独立设置,是教材编写的一大突破,其编排与设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精准教学的价值导向:精读课文的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交流平台》的讨论要着重梳理、归纳所学的观察方法;《初试身手》要求学生尝试书写观察片段;习作例文则进一步要求学生感知习作方法;单元习作则是学生观察表达的全面展示。教学时,教师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这一目标,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表达出来,使得习
期刊
摘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历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分析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探索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备考策略。备考策略主要包括关注整体设计,明确备考方向;注重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优化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形成历史知识体系;精选精练精讲,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关注时政热点,重视以史为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轻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将数学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突出知识整体性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单元整体教学顺应这一思想,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新趋势。单元整体教学将各个微小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关联和整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网络,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發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期刊
多年来,兴城市红崖子镇初级中学秉承“各美其美、人尽其才”的办学理念,创建“适才教育”多元课程体系,打造“适才教育”教师队伍,为实现“构建适才校园,奠基幸福人生”学校愿景,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校园文化为导向,创建“适所”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根基与灵魂,是学校师生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我校的文化主旨是“适才教育”,即开展适合学生才
期刊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主要讲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内容看似简约,教学处理却并不简单。结合本节课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学生体验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我对“以习惯养习惯,以能力提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让学生在合作与展示中养成学习习惯  (一)学生的合作习惯源于教师的观念与设计  课改理念的关键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同伴合作是转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最稳妥、最有效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分浅层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伤害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同样需要深度学习。情境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情境课堂中就存在着浅层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情境枯燥——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引用数个案例创设情境,每个案例只是很粗略地把事件陈述一下,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打动人心的细节,不利于学生真正进入情境去深度理解;问题浅显——是非善恶指向明确,学生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