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效课堂、渗透数学思想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问题不仅是知识、方法的传授,更要抽象概括出其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建构有效课堂来帮助学生获得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下是笔者在教授《确定圆的条件》这节课的几个关键片段实录及思考 .
  一、教学片段
  片段一:情景引入:
  问题:某地区新建了三个居住小区A、B、C. 现要在此建造一所学校,使学校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你如何选取这所学校的地点?
  设计意图:借助实际问题来回顾圆的概念,归纳出确定圆的要素是定圆心、定半径.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为解决本节课的目标“确定圆的条件”和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注入动力.
  片段二: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复习确定直线的条件:
  问题:经过一点A可以作几条直线?
  问题:经过两点A、B可以作几条直线?
  追问:那么经过三点可以作几条直线呢?
  引导学生:要分类,有两种情况,分别为:
  第一种: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经过三点可以作一条直线;
  第二种: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经过三点不能作一条直线.
  设计意图:预设学生在学习研究确定圆的条件时,不会思考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更不会考虑到要分类,会出现思维障碍.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复习研究确定直线的条件,为探索“经过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作研究方法上的铺垫,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因此,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学习确定圆的条件时打通了思维上的障碍,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片段三:类比确定直线的思路探究确定圆的条件:
  问题:经过已知一个点A作圆,可以作多少个圆?
  问题:经过A、B两个点作圆,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圆心O与A、B两点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经过A、B、C三点,能不能作圆?
  生答:经过A、B、C三点,作圆也要分类,有两种情况,分别为:
  第一种: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能作一个圆.
  第二种: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能确定一个圆.
  追问:经过四点A、B、C、D能作一个圆吗?如何思考?
  设计意图:
  类比确定直线的思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表达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类比归纳思想,从而归纳出:如何用“尺规”作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的方法及对四个点以上作圆怎样思考.
  片段四: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具体操作探究确定圆的条件的过程中,体会不能仅限于简单、机械、重复性的操作,更应注重从“熟能生巧”走向“科学训练”,注重操作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思考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安排,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1. 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主动建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有时新旧知识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由于有相似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例如: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之前,设计了回顾确定直线的条件这一环节,将本节课的难点提前预置,从而学生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时,能够主动运用类比、分类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探究实践能力.
  2. 重视课堂有效追问,在经验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关节点”上,要重视课堂的有效追问. 例如,在本节课中,对于如何使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时,追问:“经过三点可作几条直线呢?”这一问题. 让学生通过思辨进行梳理、归纳,从而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真正地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
  3. 重视课堂总结,在知识归纳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课堂总结不但要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更要对其蕴含的思想方法进行概括总结. 在本节课中,不仅总结了所学的内容,还归纳了研究的思路,更是渗透了类比、分类的思想. 这样设计,能使学生更好的将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融为一体,使思想方法落到实处,知识技能有了升华.
  【参考文献】
  [1]董林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
  [2]任满琴,李静.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有意义学习的课堂.
  [3]李海东.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4]《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大脑和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初中生建模思想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学生;初中数学;建模思想  一、初中数学建模思想分析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充满奇迹的学科,很多中小学生都对数学学科性质充满了好奇,并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和学习.另外,数学也是对初中生升学和发展影响非常重大的一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带调和势的具双非线性项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通过分析该方程对应的基态解的性质,建立基态解的变分结构,构造对应的能量泛函、交叉約束变分问题和发展不变流形,并运用位势井理论及凹方法,从而得到整体解存在的一个最佳条件.  【关键词】双非线性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整体解;爆破解;基态解;最佳条件  【基金项目】广东科技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GKY-
【摘要】“一次函数”是在认识了函数、函数的图像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函数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函数,本节课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提供了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函数的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一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一次函数”的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201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潜能生,数学学不好,这对于他们今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制约.本文就数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转化潜能生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培
【摘要】 为了掌握初中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意义,再具体论述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水平,促使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今后灵活的运用数学与数学建模.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应用题教学的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不管是在人教版还是在北师大版中,它都是七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学习好一元一次方程才能为以后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从打基础和寻提高这两方面来谈谈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应用;提高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其实就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
【摘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针对专业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将中专数学教学内容按章节分阶段进行应用专项训练,训练中以数学为主要工具,以解决专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专业;实际问题;合作学习  近年来,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
分析 高中阶段函数恒成立问题都要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构造函数,“如何构造函数”“构造一个怎样的函数”成了解決这类问题的关键.分离参量构造函数?还是移项构造差函数?还是变形后再构造函数?下面我们就这个题目一一进行尝试.
【摘要】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通过列表对比得出小学数学关于数学史内容改革的趋势:内容方面,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编排方面,新版本对数学史知识的编排比旧版本更加提前,涉及的内容也更
【摘要】代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函数是代数的核心知识,也是代数的难点.教材编写应当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材编写应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通过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形式,函数概念的影子从小学、初中、高中越来越清晰.  【关键词】函数概念;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