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能力;公正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0-0046-02
在世界大转折和中国大变革时期,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为人们提供理念、思想和智慧,既是当代中国哲学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哲学工作者应当承载的使命。据此,中央党校哲学部试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既反映中央党校校委的要求,又有利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也符合哲学本性的学术研究之路。2004年7月28日,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央党校哲学部“奇思哲学论坛”正式成立,并举办了首次论坛。论坛的宗旨是:(1)回归哲学本性:倡导对话、辩论和反思,开创一种清新的哲学风气;(2)寻求交流方式:营造一种适宜于中央党校哲学工作者发挥其才能和个性的学术研究方式和生活方式;(3)探讨学术问题:搭建一个宽松和谐且能够促进学术交流、激发智慧、开拓思维、探索问题和沟通情感的平台,为思想者进行独立和创新性的思考、探索和交流提供阵地;(4)提供哲学理念:把论坛办成能够不断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的且在学术界具有影响的学术平台,使哲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上述宗旨,论坛必须坚持平等原则,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年龄,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首次论坛选择了“能力与公正”这一主题。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韩庆祥教授提出三个观点:(1)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权力为本的发展框架,到以物为本的发展框架,再逐步走向以能力为本的发展框架,确立以能力本位的核心发展理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社会向现代性的转型,日益把能力因素突出出来了,正因如此,中央才强调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能力问题日益突出的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能力与公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两个深层次、根本性问题。这里,能力和公正是彼此互相理解的关系;(2)能力本位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价值导向看,能力本位指的是在血统、权力、关系、金钱和能力等各种价值的选择中,应以能力作为本位价值,把血统、权力、关系、金钱以及现代价值体系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看,能力本位指的是使个人的能力配置到它本来应该有的岗位上;从用人制度看,能力本位就是使个人的能力贡献得到本来应该有的回报;从人的价值实现看,能力本位说的是每个人应凭自己的能力和业绩确立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从意义和作用看,能力本位指的是使能力复归到它本来应有的地位上;(3)要全面、正确和深入理解能力本位的内涵与意义,必须澄清的问题和确认的观点是:不能把能力本位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只是针对“血统本位”、“官本位”和“金钱本位”的消极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能力本位不等于个人本位,能力本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主体性和创造性;倡导能力本位,绝不是削弱道德的作用,恰恰相反,是强调要深入阐释和揭示道德的现代意义,我们既反对离开道德谈能力,也反对离开能力谈道德,倡导在当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要围绕人的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来理解和建构现代道德。越是注重能力,就越要强调道德;能力本位不仅不不排斥公正,反而内在要求确立一种中国迫切需要的、当代意义的社会公正。实际上,能力本位首先是针对由于非能力因素造成的不公正而提出来的一种强调权利、机会、规则、尺度和“回报”公正的理念,它强调相对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权利和机会公正),强调人才资源的相对合理配置(配置公正),强调遵循相同的规则(规则公正),强调人人凭能力和业绩立足(尺度公正),强调有为必有位(回报公正);能力本位也是一种价值理性,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因为第一,它要求超越“权力本位”、“钱本位”等一切妨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观念,要求由注重先定因素走向注重后定因素,由过于注重外在因素走向注重内在素质,由注重控制人走向解放人。这种价值取向既可以培育起人的现代人格,也可以给国民精神注入阳刚之气。第二,它既尊重强者,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尊重弱者,它是解决弱势群体生存境况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力本位意味着,一个面临客观条件比较差同时也没有“背景”和关系的人凭其努力奋斗和能力发挥而有所成就,他就应得到尊重和回报。第三,能力本位把人当作目的、主体和尺度。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充分发挥其能力,人的能力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发挥,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首要就是全面、平等和自由发挥其能力;人的主体性是而且只能是靠其能力确立起来的;判定一种制度、体制、组织、管理和政策是否先进,应以人的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为尺度。
戴木才教授提出以下观点:第一,能力本位作为一种学术观点,从学术探索的角度看,具有探索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第二,建设一种基于能力的制度和文化,适用于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的要求。市场经济社会从经济领域而言,主要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位的经济制度体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依赖体系、全面的能力体系、自由个性体系,是社会发展的三大不同社会形态,是人的三种社会地位体系。全面的能力体系是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与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相适应的,换言之,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在这种意义上说,能力本位说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第三,将能力本位与公正联系起来讨论,阐发了近年来对能力本位观探索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这个学术思想是能力本位观原来较少涉及的,也是能力本位观引起讨论的一个原因。第四,能力本位的思想在某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是关于能力的动力问题。在这里,涉及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如能力本位与以人为本的关系;能力本位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能力本位与自由个性的关系等等;二是能力与公正的对立统一关系。能力本位对公正的一般要求是,社会分配体系要按照能力贡献的大小来分配社会地位和财富。否则,所谓能力为本,就会成为空洞之物,谁也不愿意成为能者。然而,社会公正对能力的一般要求是,首先必须承认人民的天赋权利,承认人人的基本权利,对能者要给予相应的报偿,但同时也要重视保护弱者。
许多学者围绕主题也作了发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1)能力本位研究及理念的价值。有学者认为,话语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历史条件成熟,某种话语就会大量集中地凸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由过去那种以权力或物配置资源的社会,逐渐向以能力配置资源的社会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确立能力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同时“能力”话语也随之突现出来。有学者认为,能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虽然它不是惟一的和全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泰亚·森就将“能”视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大力弘扬能力本位,因为它与我们强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相互吻合,而且从社会发展意义上讲,倡导能力就意味着社会在走向公正。
(2)能力本位论也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人认为,不能把能力概念泛化,而应当局限于个人的层次。有人认为,能力本位与精英主义及个体主义并不矛盾,无论是精英主义还是个体主义,都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因素,因而在强调能力本位与精英主义、个体主义的区别的时候,应当先认可精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进步意义。有人认为,能力本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力本位并不必然或自然达至社会公正,这也就决定在倡导能力本位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一向都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如果承认这一点,似乎意味着在道德与能力二者之间,道德是更为根本的价值。此外,一些学者还就能力与制度、能力本位与以人为本、能力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与幸福、个人能力与群体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0-0046-02
在世界大转折和中国大变革时期,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为人们提供理念、思想和智慧,既是当代中国哲学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哲学工作者应当承载的使命。据此,中央党校哲学部试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既反映中央党校校委的要求,又有利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也符合哲学本性的学术研究之路。2004年7月28日,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央党校哲学部“奇思哲学论坛”正式成立,并举办了首次论坛。论坛的宗旨是:(1)回归哲学本性:倡导对话、辩论和反思,开创一种清新的哲学风气;(2)寻求交流方式:营造一种适宜于中央党校哲学工作者发挥其才能和个性的学术研究方式和生活方式;(3)探讨学术问题:搭建一个宽松和谐且能够促进学术交流、激发智慧、开拓思维、探索问题和沟通情感的平台,为思想者进行独立和创新性的思考、探索和交流提供阵地;(4)提供哲学理念:把论坛办成能够不断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的且在学术界具有影响的学术平台,使哲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上述宗旨,论坛必须坚持平等原则,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年龄,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首次论坛选择了“能力与公正”这一主题。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韩庆祥教授提出三个观点:(1)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权力为本的发展框架,到以物为本的发展框架,再逐步走向以能力为本的发展框架,确立以能力本位的核心发展理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社会向现代性的转型,日益把能力因素突出出来了,正因如此,中央才强调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能力问题日益突出的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能力与公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两个深层次、根本性问题。这里,能力和公正是彼此互相理解的关系;(2)能力本位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价值导向看,能力本位指的是在血统、权力、关系、金钱和能力等各种价值的选择中,应以能力作为本位价值,把血统、权力、关系、金钱以及现代价值体系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看,能力本位指的是使个人的能力配置到它本来应该有的岗位上;从用人制度看,能力本位就是使个人的能力贡献得到本来应该有的回报;从人的价值实现看,能力本位说的是每个人应凭自己的能力和业绩确立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从意义和作用看,能力本位指的是使能力复归到它本来应有的地位上;(3)要全面、正确和深入理解能力本位的内涵与意义,必须澄清的问题和确认的观点是:不能把能力本位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只是针对“血统本位”、“官本位”和“金钱本位”的消极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能力本位不等于个人本位,能力本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主体性和创造性;倡导能力本位,绝不是削弱道德的作用,恰恰相反,是强调要深入阐释和揭示道德的现代意义,我们既反对离开道德谈能力,也反对离开能力谈道德,倡导在当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要围绕人的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来理解和建构现代道德。越是注重能力,就越要强调道德;能力本位不仅不不排斥公正,反而内在要求确立一种中国迫切需要的、当代意义的社会公正。实际上,能力本位首先是针对由于非能力因素造成的不公正而提出来的一种强调权利、机会、规则、尺度和“回报”公正的理念,它强调相对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权利和机会公正),强调人才资源的相对合理配置(配置公正),强调遵循相同的规则(规则公正),强调人人凭能力和业绩立足(尺度公正),强调有为必有位(回报公正);能力本位也是一种价值理性,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因为第一,它要求超越“权力本位”、“钱本位”等一切妨碍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观念,要求由注重先定因素走向注重后定因素,由过于注重外在因素走向注重内在素质,由注重控制人走向解放人。这种价值取向既可以培育起人的现代人格,也可以给国民精神注入阳刚之气。第二,它既尊重强者,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尊重弱者,它是解决弱势群体生存境况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力本位意味着,一个面临客观条件比较差同时也没有“背景”和关系的人凭其努力奋斗和能力发挥而有所成就,他就应得到尊重和回报。第三,能力本位把人当作目的、主体和尺度。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充分发挥其能力,人的能力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发挥,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首要就是全面、平等和自由发挥其能力;人的主体性是而且只能是靠其能力确立起来的;判定一种制度、体制、组织、管理和政策是否先进,应以人的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为尺度。
戴木才教授提出以下观点:第一,能力本位作为一种学术观点,从学术探索的角度看,具有探索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第二,建设一种基于能力的制度和文化,适用于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的要求。市场经济社会从经济领域而言,主要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位的经济制度体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依赖体系、全面的能力体系、自由个性体系,是社会发展的三大不同社会形态,是人的三种社会地位体系。全面的能力体系是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与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相适应的,换言之,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在这种意义上说,能力本位说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第三,将能力本位与公正联系起来讨论,阐发了近年来对能力本位观探索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这个学术思想是能力本位观原来较少涉及的,也是能力本位观引起讨论的一个原因。第四,能力本位的思想在某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一是关于能力的动力问题。在这里,涉及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如能力本位与以人为本的关系;能力本位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能力本位与自由个性的关系等等;二是能力与公正的对立统一关系。能力本位对公正的一般要求是,社会分配体系要按照能力贡献的大小来分配社会地位和财富。否则,所谓能力为本,就会成为空洞之物,谁也不愿意成为能者。然而,社会公正对能力的一般要求是,首先必须承认人民的天赋权利,承认人人的基本权利,对能者要给予相应的报偿,但同时也要重视保护弱者。
许多学者围绕主题也作了发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1)能力本位研究及理念的价值。有学者认为,话语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历史条件成熟,某种话语就会大量集中地凸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的转型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由过去那种以权力或物配置资源的社会,逐渐向以能力配置资源的社会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确立能力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同时“能力”话语也随之突现出来。有学者认为,能力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虽然它不是惟一的和全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泰亚·森就将“能”视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大力弘扬能力本位,因为它与我们强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相互吻合,而且从社会发展意义上讲,倡导能力就意味着社会在走向公正。
(2)能力本位论也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人认为,不能把能力概念泛化,而应当局限于个人的层次。有人认为,能力本位与精英主义及个体主义并不矛盾,无论是精英主义还是个体主义,都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因素,因而在强调能力本位与精英主义、个体主义的区别的时候,应当先认可精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进步意义。有人认为,能力本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力本位并不必然或自然达至社会公正,这也就决定在倡导能力本位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一向都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如果承认这一点,似乎意味着在道德与能力二者之间,道德是更为根本的价值。此外,一些学者还就能力与制度、能力本位与以人为本、能力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与幸福、个人能力与群体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