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界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别从朗读感知、形象分析、情感陶冶、愉悦感受、情景描绘、目标明确、教学渗透等七个方面来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语文 美育 学生 途径
18世纪50年代,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学科体系,几十年后,另一位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提出“美育”,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与德、智、体育一样,都是提高人性培养作人能力的形式。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语文教学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依据。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
语文教学中要实施美育,需用美来吸引学生,该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美育?
一、运用朗读,引导学生
朗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朗读,并把它称之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如叶老所说,用各地方言去读文章,要用普通话去朗读,语音要抑扬顿挫,语调要高低起伏,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这样朗读,学生自然会在读中感受到文章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欢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再现坚韧的青草、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美景。
二、分析形象,感染学生
美和形象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黑格尔也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虽然有间接性特点,但可以创造形象的图画,通过读者的全面感受,建立视觉形象。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认识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真人真事形象,运用形象来感染学生。
如课文《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形象逐渐丰满清晰。第一次“我”在远处,在暗中,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二次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行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先生,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补写出来。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教师就要认真带领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瘦”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美好的品质。
三、抓住情感,陶冶学生
情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泓清溪、一片风景、一轮明月,为什么在人们的眼中会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因为它凝练着人们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悲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内容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达到“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的美育效果。
如公元763年春天,杜甫闻听史军失败,史朝义降唐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兴奋中写下了一首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为什么会如此高兴,是因为这其中包含他深深的情感。作者生活在乱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盼望天下太平,盼望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当这一愿望就要实现时,他的情感就会很自然地宣泄出来。我们老师在教这首诗时,就要注意把学生带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把情感渗入表象当中,以美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下,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状态,从而来完成审美活动。
四、感受愉悦,调动学生
美育不像其他教育那样带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压迫感,而是让人无拘无束,自觉自愿,出于对美的渴望和向往,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不杂个人的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物质欲念的追求,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种享受如当代美学家蔡仪所说“是美的对象既引起我们的美感的愉快,又引起我们感性的快感或其他精神的愉快,于是全体说来,都是愉快的,一致的,调和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景的一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写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愉悦与畅快。它恰如其分地揭示作者此时看到这种美景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境。简言之,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和谐统一、浑然交融的。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此时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温柔的喜悦”。这种喜悦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勾勒情景,触发学生
情景在美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身处其间,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通过这种体验,感受到真善美,让心灵受到触动。在描述情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要充分分析,唤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以收到激发学生的特殊效果,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到美的存在。
六、明确目标,促进学生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不单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愉悦,而是要有一定目标的。它要求语文老师要在美育的同时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体味其优美的语言,分析其合理的结构,借鉴其创造美的经验,发现其美的规律,运用其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接受美的陶冶,形成美的心灵、美的人性。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制订不同的美育目标,按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老师也能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七、注重渗透,提高学生
语文的内容,是通过字、词、句、篇来表现的。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傍晚江上的幽美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弯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沁人心脾。像这样的词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找,还要让他们用心体会。再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一节中,说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是比喻;说“实在标致极了”,“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则是把比喻、夸张、讽刺综合地运用上了。稍作分析,那些出国留学的浪荡弟子的丑态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对这样的形象,学生是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人生需要美,我们的社会需要美,美育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话题。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家庭到社会,总是要和美丑打交道。这就需要用美育把人们的趣味、爱好、志向、理想引向真善美。尤其是青年学生,更需要多加引导,多用美的魅力化而育之,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则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好美育,既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教育,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会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
《语文教学艺术谈》人民教育出版社
《青年审美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
《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育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 美育 学生 途径
18世纪50年代,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学科体系,几十年后,另一位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提出“美育”,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与德、智、体育一样,都是提高人性培养作人能力的形式。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语文教学同美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依据。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
语文教学中要实施美育,需用美来吸引学生,该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美育?
一、运用朗读,引导学生
朗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朗读,并把它称之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如叶老所说,用各地方言去读文章,要用普通话去朗读,语音要抑扬顿挫,语调要高低起伏,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这样朗读,学生自然会在读中感受到文章的美感。例如朱自清的《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欢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再现坚韧的青草、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美景。
二、分析形象,感染学生
美和形象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黑格尔也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虽然有间接性特点,但可以创造形象的图画,通过读者的全面感受,建立视觉形象。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认识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记叙文中真人真事形象,运用形象来感染学生。
如课文《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形象逐渐丰满清晰。第一次“我”在远处,在暗中,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二次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行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先生,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补写出来。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教师就要认真带领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瘦”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美好的品质。
三、抓住情感,陶冶学生
情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泓清溪、一片风景、一轮明月,为什么在人们的眼中会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因为它凝练着人们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悲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内容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达到“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的美育效果。
如公元763年春天,杜甫闻听史军失败,史朝义降唐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兴奋中写下了一首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为什么会如此高兴,是因为这其中包含他深深的情感。作者生活在乱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盼望天下太平,盼望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当这一愿望就要实现时,他的情感就会很自然地宣泄出来。我们老师在教这首诗时,就要注意把学生带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把情感渗入表象当中,以美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下,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状态,从而来完成审美活动。
四、感受愉悦,调动学生
美育不像其他教育那样带有规范性、强制性和压迫感,而是让人无拘无束,自觉自愿,出于对美的渴望和向往,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不杂个人的功利目的,完全摆脱了物质欲念的追求,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种享受如当代美学家蔡仪所说“是美的对象既引起我们的美感的愉快,又引起我们感性的快感或其他精神的愉快,于是全体说来,都是愉快的,一致的,调和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景的一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写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愉悦与畅快。它恰如其分地揭示作者此时看到这种美景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境。简言之,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和谐统一、浑然交融的。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此时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温柔的喜悦”。这种喜悦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勾勒情景,触发学生
情景在美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身处其间,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通过这种体验,感受到真善美,让心灵受到触动。在描述情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要充分分析,唤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以收到激发学生的特殊效果,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到美的存在。
六、明确目标,促进学生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不单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愉悦,而是要有一定目标的。它要求语文老师要在美育的同时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体味其优美的语言,分析其合理的结构,借鉴其创造美的经验,发现其美的规律,运用其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接受美的陶冶,形成美的心灵、美的人性。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制订不同的美育目标,按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老师也能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七、注重渗透,提高学生
语文的内容,是通过字、词、句、篇来表现的。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傍晚江上的幽美景色,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用“玉弓”比喻“弯月”,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沁人心脾。像这样的词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找,还要让他们用心体会。再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一节中,说樱花“像绯红的轻云”,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是比喻;说“实在标致极了”,“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则是把比喻、夸张、讽刺综合地运用上了。稍作分析,那些出国留学的浪荡弟子的丑态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对这样的形象,学生是会油然而生厌恶之情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像柏拉图说的那样“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人生需要美,我们的社会需要美,美育是一个无处不在的话题。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家庭到社会,总是要和美丑打交道。这就需要用美育把人们的趣味、爱好、志向、理想引向真善美。尤其是青年学生,更需要多加引导,多用美的魅力化而育之,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则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好美育,既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教育,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会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
《语文教学艺术谈》人民教育出版社
《青年审美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
《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育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