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一种幼稚叫“只讲理”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哥们博览群书,三观刚正,从人人网到微博,从微博到朋友圈,每逢热点问题都在论战第一线。然而半年来他的朋友圈很安静。我好奇问他:“你咋这么淡定?”他说:“少年,你撕多了就懂了。操控网民靠的是情绪,不是逻辑。这么多年撕x经验告诉我,网上讲理,身不由己;不和稀泥,必死无疑。”
  一入网络深似海,从此理性是路人。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脑残半女神。任你是雄才大略,苦口婆心,伶牙俐齿,凤毛麟角,想在网上跟人家讲理,唯有死路一条。
  某怪人来到孔子学生们面前问:“一年有几季?” 弟子们道:“四季。”此人坚称一年只有三季,双方开撕。孔子问询赶来,端详此人说:“哥!一年的确是三季,我们无知!”屌丝听罢满意离去。见此人远离,孔子对弟子们说:“此人是蚱蜢精,蚱蜢是过不了冬季的,它一生只有三季!你们跟他讲个毛道理!”众弟子大悟。
  后人杜撰的这个孔圣人的段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一根杰出的老油条,就是要懂得:给狗让路,不丢人!
  如上,我们很多时候,真没必要“讲理”,或者说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道理”。


  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人,在面对偏激论调或愚昧行径等个体认知破裂的时候以及共识危机或突发事件等社会舆论风暴的时候,只爱“讲理”,倡导“理性”,“客观”,“公允”等,他们强烈倾向并参与到社会理性捍卫和建设中来。
  他们有一种责任感:教化对方乃至开启民智是他们作为文明人的义务;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作为文明人他们有资格和能力来教化和启发眼前的乌合之众;他们有一种成就感: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战斗,使对方或者民众有所进步和成长。
  然而,对于责任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作多情”;对于优越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以为是”;对于成就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惭形秽”。当很多人耗尽全力对着他认为愚昧无知的对象耍尽十八般武艺的时候,他会惊恐地发现,他的一切努力都那么苍白无力。
  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不是用理智在交流,而是在用情绪对抗。情绪,是我们讲理的第一障碍。你以为他们关心你说的“好不好”,“对不对”,其实他们只关心你说话时候“乖不乖”。他们并不用逻辑和理性来判断这个世界,而是用情绪和感性来感知这个世界。
  情绪之外,还有两个鸿沟,决定着很多交流注定失败。
  每个人读的书,挨的刀,走的路,爱的人都不一样。你想跟他“说明白”“讲清楚”,需要跨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背后的认知水平。如果想仅仅依靠自己的思想储备对别人实现价值观同化是很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同对方吵来吵去,最后争论的是“同一个事儿”就不错了。
  其次,利益关系。“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很多人应对某个事件的状态。很多人的认知水平不低于你,他也明确知道你在说什么,更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不是不懂,而是假装不懂;他不是对立,而是偏要对立。你的障碍不是他的大脑,而是他的腰包;你的思想和语言的对手不是他的思想和语言,而是他的欲望和利益。
  最后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警惕自我。你要保证你的对面是一个跟你认知结构相当,利益关系和谐,性情自控稳定的人,同时还要保证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配得上对方的认知结构,不为利益冲突左右,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保证对方不脑残,已经很难,保证自己不脑残,难上加难。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往往自以为是,自认为自己“聪明”“博学”“公正”,责备对方“浅薄”“偏执”“愚昧”,而事实上是我们自己不能够设身处地在对方的境遇上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能够有足够的见识和能力把握和判断对方的论述,或者不能够有足够的修养和定力保证自己不被情绪左右……
  我绝不否认坚守理性的意义和伸张正义的价值,只是一味讲理,在理念上是不成熟的,在操作上是有风险的。
  当我们再面对需要沟通的个体或者群体的时候,不妨首先内省,警惕自身智识,情绪和修养。然后立足理性,不拘泥于抽象道理和逻辑,而是通过综合协调情绪,利益和修养等多方因素,达成沟通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很多人确实不需要交流,因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进化成了人。
  最后,以《庄子·秋水》的一段话自持和自省:“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中
其他文献
在今天,SOHO代表了一种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SOHO一族没有固定的老板,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想何时工作就何时工作。澳洲在2001年统计资料显示,约67%的小型企业是“居家企业(Home-Based Business)”,比如“SOHO”一族,创业者们在自己家中设立公司。  在中国农村,各级妇联一直在大力推广的项目是:居家创业。这是另一种SOHO,我们可以称之为乡村SO
期刊
10年前我单身租房,房东是一对年近五十的夫妇,住在我的楼上。女人原是棉纺厂女工,提前办了内退,男人单位倒闭,工龄被一次性买断,靠平日打零工赚钱。  那房子是他们父母留下的一套老房,又破又旧,没有物业,每季度都是她来上门收取房租和水电费。  她每次来,寒暄三句之后,总能自动开启祥林嫂模式:  “哎,我告诉你呀小李,找对象,一定得看好了,我年轻时傻乎乎的,找这么个窝囊废,真是命不好啊。”  “我二十来
期刊
看着深夜里摇曳的灯光睡不着?独自为爱辗转反侧?为前路焦虑?喂夜奶的妈妈?梦中哭醒的外乡人?……每一盏深夜亮着的灯光背后,藏着一分心情,来讲讲你的无眠故事。QQ:78807415  忙完一整天回到家,你的心情是崩溃的,拖着似魔鬼的步伐,计划着洗洗就睡。  你告诉自己:下线,去睡觉。  然而你并没有这么听自己的话。你瘫倒在沙发上回消息,刷朋友圈、微博,最后拖拖拉拉洗了澡,回到床上,想做些放松静心的事情
期刊
某新闻大热的时候,办公室里讨论孕期出轨话题,男同事感慨:“男人就这样啊!”女同事感慨:“哼,男人就这样!不要脸!”  男同事觉得那些在老婆怀孕时憋着忍着的男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女同事咬牙切齿地表示:“出轨罪不可赦!人又不是动物!”  正在怀孕中的老婆们,担心老公出轨吗?  心理咨询师宫学萍的解读:  很多人对性的内涵和外延理解特别窄,觉得性只能指夫妻之间传统的啪啪。妻子一怀孕,丈夫就只能忍着,这
期刊
从前看人作序,或是题画,或是写匾,在署名的时候往往特别注明“时年七十有二”“时年八十有五”或是“时年九十有三”,我就肃然起敬,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有资格在署名的时候也写上年龄。  我揣想署名之际写上自己的年龄,那时心情必定是扬扬得意,好像是在宣告:“小子们,你们能否活到老夫这样的高寿恐怕尚未可知哩。”  后来当我真的年事已高,反而不想这样署名了。因为在夸示高龄的时候,未来的岁月已所余无几了。人生在世
期刊
我家老屋的屋檐下,有个燕子窠,燕子年年归来繁衍生息。前年,外墙翻新贴了瓷砖,两只归燕重又辛苦筑巢,修到一半,墙面太滑,掉了。燕子不死心,重起炉灶,仍以失败告终。两燕子在阳台边盘旋多时,才失望地离开。  没过几天,楼下的小屋来了新房客。是外地来的一对新婚夫妇,两人很有夫妻相,都是圆脸。男的圆脸黑黑的,剃个小平头,牛一样温顺无辜的一对大眼。女的圆脸白白的,脑后高高扎个马尾,一双小眯眯眼很喜气。男的在附
期刊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书——就是我隐形的翅膀。  关于读书,清高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用者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黄金屋”;培根总结得最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
期刊
“人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娘告诫孩子们的口头禅,也是娘为人处世的准星,似乎娘一辈子都被这话导航着。  娘只杀过一次鸡,但没能杀成功。那是我上师范时,假期中,与我特别要好的一位外地同学,专程到我家回访,娘准备杀只鸡好好款待。鸡抓到了,本想找邻居帮忙杀,但不凑巧,只好自己操刀。娘慌乱中未杀到正地方,鸡仅是受了轻伤,一扔到地上,就打着扑棱飞到房顶上去了。打这,娘再也没有杀过鸡,她说鸡也通人性,怪可怜的
期刊
朋友在一家著名公司实习,周末一起吃饭吐槽。公司很好,部门领导为人友善,同事相处愉快。  她主要负责组织出国讲座,联系场地、布置位置、安排人员,还有组织现场。刚去的时候谁都不熟悉,人不认识几个。  我们坐在靠街边上的小店里面,喝奶茶,晚风习习,很惬意:“刚去那一次,我在公司门口拿讲座的资料,不知道讲座地点在哪里,正好碰到门口一个职员。她戴着公司标牌,一身素色的上衣、齐膝裙子,戴着眼镜,气质知性。” 
期刊
我从未见过约瑟夫·莱沃尔涅工作时的模样。那天,当我迈进他的办公室时,我可以说是大吃一惊。  约瑟夫的金色头发通常会用发油抹得服服帖帖,此刻却杂乱不堪。一根根头发因为发油而变硬,从脑门上戳出来。他的面色苍白,一脸筋疲力尽的样子,五官因为紧张情绪下的抽搐而扭曲变形。  他怒视了我一眼,目光里充满怨恨,差点让我落荒而逃。但是因为我看见他弓着背端详一张图纸,我的好奇心胜过了我的敏感内心。于是我踏入房间,摘
期刊